黃烈福
摘 ?要:小學生處于初接觸數學學科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應在數學教學中重視學生感性經驗的積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施專項能力訓練,并注重因材施教。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目前大多數小學生,在遇到學習及生活問題時,都會出現緊張、害怕的心理,無法進行理性分析和思考,難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將會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困擾。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會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保持鎮定,在理智、理性思考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將有利于學生不斷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讓其保持學習和生活的自信。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能使其思維更加縝密,能夠在不知不覺中促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現象看事物本質的能力也會不斷提高,這將有利于學生達到一般人難以抵達的學術高峰,為其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二、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感性經驗積累
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考慮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實踐活動,由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細心觀察、動手操作,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奠基。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和思維的重要前提,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工作,真正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對數學知識和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之中。
(三)實施專項能力訓練
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過程中,會涉及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和推理等多項能力,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效果,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薄弱環節進行了解,以提高訓練的針對性。
(四)注重因材施教
每一個小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學習能力、知識基礎、認知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要將因材施教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為不同類型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結語
教師要加強對教材內容和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的了解,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案進行科學設定,并按照已定方案有序培養,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責任編輯:淳 ?潔)
參考文獻:
[1]薛鵬. 試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97-98.
[2]樓詩音. 立足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J]. 讀寫算,2021(19):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