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輝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工作者們在積極的創新教學模式,只為跟上改革步伐并跟進教育教學發展趨勢,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人才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當前來看,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在創新教學模式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了更多關注、引起了巨大反響,也收獲了社會各界的較多好評,在協助教師完成教學使命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鑒于此,我們圍繞翻轉課堂展開探索,進一步闡述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翻轉課堂 人體解剖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43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Human Anatomy Teaching
MA Hui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8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teachers and workers are actively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only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reform and follow u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alent quality. At present, they have made som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caused great repercussions, received more prais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helping teachers complete their teaching mission. In view of this, we explore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further elaborate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human anatomy teaching for reference.
Keywordsflipped classroom; human anatomy; teaching application
1翻轉課堂概述
1.1翻轉課堂的誕生
翻轉課堂,也被稱為“顛倒課堂”,主要指重新調整教學結構并將學習決定權交還給學生的全新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的權利被大幅度縮減。且該課堂對于信息技術有著較強依賴,可以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助力學生學習權利體現,包括看視頻講座、聽播客等等,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實現更靈活學習、更主動學習,同時,也徹底顛覆傳統課堂,推動課堂發生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實現與時俱進變革。
翻轉課堂一詞,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由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兩名化學教師提出,他們首次嘗試通過視頻錄制、上傳方式,幫助缺席課堂學習的學生補課,翻轉課堂便由此產生,該理念于2012年被正式提出。雖然這種教學模式早已產生,但是直到2011年才開始真正流行起來,各地的各所學校皆受到可罕學院的視頻教學啟發,將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推向了巔峰。目前,中國還處于翻轉課堂教學的探索階段,特別是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搬入人體解剖學課堂,依舊存在不小爭議,需要進一步加深探究。
1.2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近些年,醫學行業成為熱門行業,也是有較大發展潛力的行業,也因此使得這幾年報考醫學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人體解剖學是醫學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科目,每一位從醫學生都要接觸和了解這個科目,學好與掌握其中的知識和技能成為醫學生的重要目標。
在回顧以往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實驗課程中所需要的尸體標本資源較少,時常處于缺失狀態,這就會干擾和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進度,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核心知識與技能。同時,尸體標本需要大量的化學藥劑浸泡儲存,這些化學物質多多少少對專業教師和醫學生的健康造成威脅,翻轉課堂的出現,對解決這一現實問題有著較大幫助。
此外,翻轉課堂教學優勢顯著,有推廣應用的價值。在翻轉課堂實踐中,學生學習將不再孤立無援,也不會在學習上有更多的不便,甚至會形成集體討論格局,學生不能解決的事情都可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來巧妙解決,便于教師收集課堂反饋信息,自可強化對課堂教學節奏及進度的控制力,對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豐富知識儲備、提高實踐技能大有裨益,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好處格外明顯。
2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不足與爭議
2.1應用優勢
翻轉課堂上,學生可以享有更多的學習權利與自由,這意味著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磨煉和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包括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是以往學生身上較為欠缺的素質,在翻轉課堂下的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可以得到較大程度彌補。此外,翻轉課堂下的師生定位更清晰,便于師生平等交流、和諧互動,可以維系和升溫師生間的情感,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師的指導、幫助,利于學生實現個性學習與成長。此外,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上有了更多選擇性和決定權利,只因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資源豐富,可調控、可重復觀看,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時間來學習,突破了時間、空間、地域上的束縛,自主學習將不再難度重重。
一般來說,翻轉課堂中的教學視頻會比較精煉,有較強針對性且圍繞學生學習特點、學習需求而設計,會較好的符合學生“胃口”并讓學生樂于接受,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毫無疑問的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會比傳統教學模式更有趣、更鮮活,增多了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合作探究機會更多,或許學生學習情況也將不再成為難事。另外,比較顯而易見的好處,是翻轉課堂教學中的視頻可以緩解學生對于尸體的恐怖,更可借助3D式的解剖面助力學生更好的了解人體器官的解剖學結構、位置關系等等,教學成本較低且不用擔心教學資源不夠,甚至不用擔心化學物質對于師生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2.2應用不足
翻轉課堂上的視頻教學課件,需要精心設計且做到內容的精心篩選,如若選取的素材與完成的設計不符合實情,將大概率影響教學效果,這點需要專業教師重點把握,避免挑選過于抽象、過于復雜的內容,也要有意識突出翻轉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才可調動學生學習、探索、實踐熱情。
此外,翻轉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設計和實踐上的失誤,源于教師對翻轉課堂的不充分認知,如翻轉課堂并非單獨存在就是好的,它與傳統課堂結合后的教學效果會更突出,這是許多教師所不了解的真相。又或是對于毫無醫學基礎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課前自主觀看教學視頻并完成一些醫學題目,存在較大難度,這個時候賦予學生探索機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是不合理的。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暴露出了翻轉課堂教學的不足,當然,不同翻轉課堂存在不同問題,需要教師從實際出發認知與把握這些不足,從根源上緩解和消除,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2.3應用爭議
當前,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仍舊存在較大爭議。結合外界研究來看,翻轉課堂下的學生成績遠遠好于傳統課堂下的學生成績,但是同一批學生傳統課堂下的成績與翻轉課堂下的成績差異不顯著,也讓人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價值和功效有所質疑。為此,對于翻轉課堂教學實際功效和可應用價值一直是討論和爭議的焦點,需要今后繼續研究,最終肯定翻轉課堂的實際價值。
3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明確翻轉課堂的應用要求
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應當以明確其應用要求為前提,具體要求可分為三點:
第一,對教師的要求。負責人體解剖學學科的專業教師,要率先完成角色的轉變,從傳統課堂中的絕對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設計者和組織者。專業教師更要具備操作信息化平臺、操控計算機在內的諸多設備能力,同時,也要具備網絡教學資源搜集能力、設計能力,從實際入手開展教學工作,更要時刻圍繞學生的學習與進步努力,尊重和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賦予學生應有的學習權利、學習自由。
第二,對學生的要求。學生需要盡快適應翻轉課堂環境及氛圍,更要在教師的帶領下,積極了解與認知翻轉課堂,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并彰顯自身地位,更要從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更要學會與他人合作,更要熟練操作各類電子工具,包括平板電腦、手機等,樹立信息化意識、做好課堂定位并懂得利用手頭工具搜索信息。
第三,對學校的要求。學校要努力支持專業教師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工作,給予經濟、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協助,構建良好網絡環境、加快信息化建設,保證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傳送和共享,切實為人體解剖學各項實驗、多樣教學形式提供強有力的軟硬件支撐,電腦機房向學生全面開放,對于沒有翻轉教學經驗的教師,也要及時組織培訓活動、開展專家講座、提供進修機會,最終保障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取得圓滿成功。
3.2發揮翻轉課堂教學優勢并提前做好教學準備
對于專業教師而言,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顯著優勢,是開展人體解剖學教學的第一步,做好該項工作,后續工作才可更好開展,包括不必緊張教學時長的限制、不必過度焦慮尸體標本的缺失問題等等,從而緩解焦慮情緒、轉變教學思路,讓學生也受益匪淺。專業教師需要在事先認知和享受翻轉課堂帶來的諸多好處基礎上,鉆研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接下來,專業教師需要做好教學前的各項準備,包括教學視頻的錄制、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學各個環節時間上的規劃、道具準備等等,確保翻轉課堂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更順暢。其中,涉及的預習資料,要在設計完畢后共享到班級學生群,讓學生事先了解學習內容,才可保障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得到充分利用,即可提升教學效率。
3.3部署各個階段的教學安排并按計劃實踐
在基于翻轉課堂下的人體解剖學教學課堂,需要做好各個環節的部署工作和實踐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課前預習。教學開始前的一段時間內,專業教師要實現布置預習任務,建議提早兩周發布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思考、解決任務上享有充裕時間。之后,要提供提前錄制好的解剖學視頻課件,共享到微信群或QQ群,讓公告中強調,學生于有條件的情況下下載與瀏覽。此外,教師可額外補充參考教材、解剖學精要等課外學習資料,擴寬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一些摻有實踐內容的預習任務,還需在特定時間開放實驗室。鼓勵和引導學生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學習資料,形成對學習內容的初步認知,可在有疑惑的時候匯總疑問,以便在之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討論、解決。
教師帶領學生解決困惑。對于學生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教師要帶領學生解決疑惑,而非教師自顧自說的直奔主題、公布答案。具體來說,就是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匹配對應的素材,可以是圖片、可以是視頻,在循循善誘下激發學生的靈感和思路,讓學生一步步接近真相。當然,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困惑,還需以教師講解基礎知識、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必要前提,從而讓學生的思路更清晰、知識結構更完整,才可更好的跟著教師的思路解決原有的問題。
圍繞教學重點、難點,提出更具挑戰性的問題并展開討論。到了人體解剖學課堂的核心階段,需要在學生扎實基礎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更具挑戰性的問題,主要圍繞教學重點、難點設計,讓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細致分析,每位成員皆要發言,小組長在發表意見基礎上,做到實時記錄。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尋求網絡資源的協助,更好的整合課內、課外知識,做到解剖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較大程度提升學習效率。
公布結果、加以總結。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討論,將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予以公布,為了讓每個小組的討論成果更清晰、更直觀,可以通過演講的形式匯報,也可在多媒體設備的協助下,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出來,最終加以對比,才可快速發現討論成果間的差異,便于更好的分析和思考。對于每個小組的討論成果,專業教師要站出來總結,肯定每個小組結論中的優點,也要指出結論中的不足,最終表達更全面、完整的論點,讓學生學習與借鑒。
課堂評價環節讓學生更多的發言。課堂評價環節主要出現在人體解剖學教學尾聲,要鼓勵學生發言,可以是個人名義的發言,也可以是小組名義的發言,可以對預習階段的安排、任務設計的安排等等進行評價,也可以對教師個人提出建議或意見,總之,要讓專業教師看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中的不足,從而更好的優化課堂、提升教學質量。此外,也要促成學生的個人評價、學生與學生間的評價、教師與學生間的評價,讓學生也有機會更多的認清自己并了解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才可更好的取長補短。毫無疑問的是,這是個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與權利的較好契機,需要專業教師牢牢把握,方可培養學生于翻轉課堂上的主人翁意識、才可增多學生參與翻轉課堂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屬于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雖然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存在不小爭議,但是仍舊有應用價值和應用的必要性,為此,還需負責人體解剖學學科的專業教師認真制定教學計劃,更要一絲不茍的實施計劃,期間要認真總結不足、不斷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不拘泥于單一的教學形式,才可不斷優化翻轉課堂,那么,學生才有望學好人體解剖學學科,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小潔.翻轉課堂在高職五年制護理專業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21,44(03):264-265.
[2]楊慧科,李雪梅,許鳳燕,等.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教學方式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1,41(02):143-146.
[3]徐小潔.翻轉課堂在高職院校人體解剖學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 4(26):125-126.
[4]孟海偉,丁兆習,馮蕾,等.病例引導的翻轉課堂在神經解剖學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報,2021,52(03):485-488.
[5]張文立,張靜,劉洋,等.基于虛擬人的翻轉課堂聯合對分課堂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研究,2020,42(05):477-479.
[6]黃鵬飛,肖維.基于《人體解剖學》教學的“翻轉課堂”實踐條件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6(6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