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鳳
摘 ?要: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中學數學教育的改革得到了一定的推進。中學數學是學生的主要學習科目,它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又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探究式教學是目前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運用于中學數學課堂,可以改變以往的單一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地改善教學效果。因此,本論文旨在探討探究式教學在中學數學課堂上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廣大中學數學教師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應用策略;探究式教學法
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探究式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主動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而目前的數學課堂主要還是以理論知識的形式進行,這對學生的數學思考有很大的影響。而探究式教學法則是建立在學生的思考基礎上,通過運用學生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和數學素養的目的。
一、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辨思維能力,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由于傳統高中數學教學形式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該種教學形式使得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壓抑,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動力。而探究式教學法的教學目的便是為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將其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能弱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生主體性,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有效激發其學習數學知識的思維興趣,進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自主探究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探究式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生數學學習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其對學生學習成績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數學實際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應重視加強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的能力,并借助教學策略的引導,促使學生學習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以《等差數列》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先在黑板中寫出0,5,10,15,20……與18,15.5,13,10.5……兩列數字,然后引導學生對兩列數字之間的共同點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發現第一組數據相鄰數值差為5,而第二組數據相鄰差為-2.5,由此可知,等差數列之間的相鄰數字數值差為固定數。通過該種自主探究的形式,能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等差數列的特點,有效加深其學習印象,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教育領域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與合作探究意識。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合作探究當作開展探究教學法的核心內容,促使學生在實際合作中能互相學習與進步,達到提升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以《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開始前,可先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結合教學內容為其布置課堂教學任務,如“在同一平面之中,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呈平行關系,那么這兩條直線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或“處于同一空間的兩條直線有多少種位置關系?”等,學生在接受教學任務后,便能通過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并積極發表自身想法和意見,最終獲得相應的結論。通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形式,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為其今后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生活探究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適當開展生活探究式教學法,強化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先適當融入學生的生活元素,通過創設或還原現實生活場景,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隨后結合實際生活與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探究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目的。以《空間幾何體的三體圖和直觀圖》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尋找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空間幾何體,并以多個角度描述所看到的形狀,使學生深刻感知到數學知識的有效運用,提高其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素養得以完善。由此可知,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采取探究式教學法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互動探究
在探究活動中,教師并不是一個袖手旁觀的人。它是一個與學生同等地位的學習者,它是指導、合作和參與的人。我們要把權力完全下放。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和自主選擇,確立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在引導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的探索性的基礎上,在培養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引導和培養,為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保證。我們應該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自主地、積極地思考,從而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發掘他們的潛力。更重要的是,當學生的思維陷入困境、出現錯誤和分歧時,數學家必須提供必要的引導。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和數學家的數學指導相結合。這種學習方式打破了過去老師的“灌輸”模式,由單一的“單向”轉變為“多元”,通過“主動”的交互,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感”,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使“思維”更加“有意義”。在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是有效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也是我們教育事業的一個永遠的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探究式教學法,能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以合理的方式引入探究式教學法,通過開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達到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有效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范可. 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12):47.
[2] 孫美雙. 評價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咨詢,2020(18):154.
(作者單位:淄博市博山區實驗中學,山東 ? 淄博 ? 2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