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蓮
摘 ?要:在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為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養目標,有必要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外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會更多地接觸到有關西方社會、政治、文化等的信息,其思想難免會受到影響,因此,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既有必要性、又有其突出優勢,其能促進高校外科專業的良好發展。本文著重分析了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融入路徑,以此為構建高效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外語專業教學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文科背景;應用型本科;外語專業;課程思政
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高校的專業課程教學中可以讓教師的教育思路更開闊,也可以為學生綜合素質有效助力,同時也是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徑。將這兩者相互結合,教師需要擁有正確的教學理念,并明確教育意義所在,讓教學內容顯得更加科學,突出教學特征[1]。在高校專業課與思政課程融合過程中,應選擇有效途徑,構建個性化的理論教學體系,實現教學實踐的一體化,讓師生關系平等化,實踐課程教學的網絡化,確保高校思政課程的有效性。
一、課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意義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堅定社會主義信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當前社會形勢發生了變化,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與內容也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斷優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依靠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外,還要發揮其它學科的優勢,因此,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設計以及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由此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2]。
二、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融入路徑
(一)強化高校英語教師的思政意識
教育主體的主觀意識能有效地指導與調節教育過程與教育結果。高校英語教師思政能力的提升,關鍵在于強化其思政意識,高校各方面可通過組織思政理論學習或者黨內政治生活等多種措施,提升高校英語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的思政理論水平,促使其能夠進一步了解自身所承擔的教育責任,從而自覺地強化對思政教育方法論的探索與研究,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播核心價值觀,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其民族自豪感,真正發揮“課程思政”對高校英語教師的思想行為的導向作用,提升其政治自覺性[3]。在英語教學中,能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不動搖,在思想、政治、行為等各方面保持與黨中央政策指導的高度一致性,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辨別力與敏銳性,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宣傳黨的理論、方針與政策,積極抵制英語國家不良文化及敵對思潮的侵蝕,在課堂教學中絕不發表有損黨和國家形象的不當言論,不做不利于黨和國家利益的舉動。
(二)充實高校英語教材中的思政資源
由于高校英語大綱中對于愛國思想、道德情操等思政元素并沒有明確要求,從而導致高校英語課程中普遍存在缺乏思政元素、思政功能有所弱化的問題。而英語教材作為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的重要載體,是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指南,教材中所包含的教學內容與其比重設計,對于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所以,要強化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的思政職能,要著眼于英語教學大綱的調整與改革,強化英語教材建設、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在英語教材中適當地融入思政理念與相關資源,在源頭上體現中國特色,突出思政理論的引導作用,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與傳統道德美的等相關內容融入其中,為課程思政在高校英語專業課程中的推進實施價值引領與資源支撐。比如,在高校應用教材中體現相關中國民族文化、政治理論等 內容的介紹,或者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關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主體辯論等。在對西方英語國家相關習俗的介紹中,適時、適度地講解一些中國的風情地貌等內容;在闡述英語國家民主制度時,可酌情介紹中國政治制度的先進性等,使得中國元素成為高校英語教材內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讓學生對西方英語國家相關內容進行了解的同時,加深對中國元素的印象,提升其思想辨別能力,使其文化自覺得以增強[4]。
(三)創新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為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可將學生分組,讓每組學生在課前搜集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素材,搜集整理后可以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將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帶入到課堂,完成思政內容進課堂的第一步。在教學中還可以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加強學生語言技巧培養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促使思政教育內容融入英語課堂。課堂教學可以分為問題導入、講授、討論、總結四個環節。教師要設置好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形式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教師可以根據討論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之后教師要進行課堂講授,對教學內容進行集中的分析與講解,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另外,還要將第二課堂的優勢發揮出來,創建課后學習環境,組織思政主題的演講辯論,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得到提升。
結束語:
高校是培養精英人才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將課程思政教育工作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新文科背景下,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外語專業中應該有效的融入課程思,以此為培養德才兼備的英語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梅香.“課程思政”融入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路徑探索[J].成才之路,2021(29):20-21.
[2]范黎坤.高校外語課程思政實踐探索——以“基礎德語”為例[J].外語與翻譯,2021,28(03):71-76.
[3]楊俊.高校外語教學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0):100-101.
[4]段玉捷.課程思政化背景下高校外語教師面臨的挑戰、問題與對策[J].海外英語,2021(15):106-1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