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 要:高考是學生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次考試,考試的結果大概率決定著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與《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這兩份文件中對高考考查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指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以及教師的立德樹人工作是高考的重點考查對象。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物理學科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的變化,物理教師應當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指導,通過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的針對性調整來實現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育的目的。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物理學科;新高考;核心素養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發布標志著始于2014年的高考綜合改革正式落地,使新時代深化高考試題內容改革與命題工作有了理論意義的指導。高考評價體系被概括為“一核”“四層”“四翼”,其不僅會對高考考生及高中教師產生深刻的影響,還會對中國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在各國間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人才越來越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在這種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就必須依靠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高考是人才選拔的重要途徑,在人才培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滿足新時代國家發展對于人才的現實需要,必須對高考評價體系給予足夠的重視。物理是研究物質運動規律與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對于學生的理性思維、探究精神培養大有裨益。在高考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物理教師如何以高考評價體系為指導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每一個高中一線教師都應當重點考慮的問題。
一、高考評價體系概述:“一核”“四層”“四翼”
(一)“一核”
“一核”指的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了高考的目的,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作為決定高中生命運的一種考試,高考的目的不僅是檢測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拔專業型人才,還意味著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否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培育他們的愛國情懷以及民族自豪感。以應試教育為主意味著學校以及家長的目光都放在如何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上,高考評價體系為高考改革提供了指導,強調高考的功能既包括選才也包括德行提高。
(二)“四層”
“四層”明確了高考的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回答了高考的內容,學科素養是重點內容。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指的是當學生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情境時,能夠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通過整合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及其他學科知識來實際解決問題,并形成自主探究、獨立思考的能力。2021年新高考物理試題重點考查學生解決生活化問題的能力,其實質上是在考查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四翼”
“四翼”表述了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了高考的方式。除此以外,高考評價體系還明確了高考的評價載體——情境,有價值的物理情境試題圍繞生活實踐、學習實踐或探究實踐展開,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題目背后蘊含的知識點,形成解決問題的良好素養。2020年高考全國卷在考查“萬有引力”這一知識點時,通過設置一定的任務情境,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從而闡明物理學習的真諦。
二、高考評價體系下的物理核心素養
(一)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指的是對于物理現象的一些基本認知,在此基礎上能夠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體系,這是解釋自然現象和實際問題必須具備的。學生只有頭腦中具備了一定的物理觀念,才能夠對生活中出現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進而運用多學科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二)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指的是一種認知方式,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等要素,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是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對于學生來說,創新精神能夠讓他們跳出原有思維的束縛,從而尋找到新的解題思路。
(三)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一種思考方式,也是一種研究手段,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會涉及。科學探究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理論探究、課題研究,也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研究,無論是何種形式,其目的都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并強化物理觀念,養成一定的科學思維。
(四)科學態度與責任
科學態度與責任指的是在正確認識科學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等關系的基礎上,要持有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科學本質要求學生意識到物理研究是一項創造性工作,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而科學態度則強調學生從事物理研究的時候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以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開展研究。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標準是是否對社會具有責任感,通過物理教學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性。
三、2021年高考的新變化
2021年新高考不再區分文理科,實行“3+1+2”或“3+3模式”,語文、數學、英語是統考科目,全國所有考生都必須參考,而物理、化學等科目則為選考科目,由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加以選擇。對于考生來說,由于物理科目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深奧,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及邏輯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選擇的時候,物理科目的選擇人數比較少,物理“遇冷”在多個省市的高考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就2021年新高考物理試題而言,受高考評價體系及素質教育的影響,題目類型在設置時重點考查學生能否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多為情境化試題。所謂情境化試題,指將物理概念、規律等與生活化問題融合,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具備應用物理規律來解決實踐問題的意識與能力。作為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一種試題形式,情境的來源多種多樣,一般包括社會生產實踐、學科前沿等,可以被分為生產實踐情境與運動動作情境。生產實踐情境主要考查物理觀念與科學思維等核心素養,考試素材通常是生產實踐活動中的某種現象,旨在強調物理與生活是存在聯系的,物理知識能夠被用于社會生產實踐之中。運動動作情境以人或動物的運動為考試題目,考查學生是否對運動和力這一知識點有準確的掌握,在情境中往往會涉及多個運動模型。
四、高考評價體系下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重視物理情境創設,避免題海戰術
“情境化”能夠將復雜深奧的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發生聯系,從而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在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培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分數是家長與學校評價學生的重要依據,為了達到得高分的目的,拼命讓學生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做同類型的題目,雖然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長遠來看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近年來,高考物理試題重點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如果現有的高中物理教學沒有意識到高考的這一變化,那么學生很難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脫穎而出。從高考物理情境化命題入手,高中物理一線教師應當在教學時重視物理情境的創設,著重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考的新變化。高中物理知識點比較繁雜,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物理學習都比較吃力,情境化的教學及命題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并不是空洞的學科,能夠對現實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注重教育的育人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人才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基石,而教育是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一個途徑,想要獲得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注重發揮教育的育人價值,將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高中是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一方面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徹底形成,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另一方面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充滿渴望,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比較強的。教師在培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時候,要從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對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進行創新,從而真正發揮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價值,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新時代,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對于人才的數量及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而核心素養是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物理學科來說,核心素養的培養重點在于使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探究,在收獲一定物理知識的同時要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
(三)改進教學模式,重視基礎教學
通過對“四層”“四翼”的透徹理解,新高考重點在于學生能力的考查,然而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仍然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育者應當以革新教學模式為切入點,在高考評價體系的指導下開展教學活動,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首位。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強調學生要在頭腦中形成物理觀念,這一點離不開基礎知識的積累,在高考評價體系中明確指出高考考查內容的基礎性,為了提高教學的效果,應當給予基礎教學足夠的重視。在“唯分數論”的影響下,很多家長都送孩子去上一些拔高班,但往往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大部分學生的基礎并不扎實,很難跟上教師的思路。物理的一些知識點都比較深奧,學生在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候教師就要通過情境化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牢固記憶。
(四)加快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師資力量
教師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一方面向學生傳遞知識,使學生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從而獲得精神世界的滿足,另一方面能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在高考評價體系出臺之后,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成為物理學科教學的核心,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專業的師資隊伍做后盾。為了構建高水平的物理師資隊伍,對于教育部門來說要為現有的師資隊伍提供專業的平臺,幫助他們對高考評價體系與物理核心素養有正確的認知,從而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努力踐行。對于高中學校來說,為了增強物理教師的整體實力,除了要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還應當形成合理的考評機制,而對于教師來說則要認清自己肩負的責任,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作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保駕護航。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有著準確的把握,因此教師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但是人才培養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應當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作用,多方面共同努力來保障學生的健康發展。
對考生來說,高考不僅僅是一場選拔考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今后的工作方向,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物理學科的本質是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往的教學大多為無意識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沒有形成系統,教學缺少目的性與主動性。在高考評價體系出臺的大背景下,為了推動高考改革的進一步落實,要始終將核心素養的養成作為教育改革的一環,這不僅是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需要,而且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必然選擇,對于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是十分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宋國梁.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J].中學物理,2021,39(11):57-59.
[2]黎錦志.新高考彰顯育人功能注重核心素養考查:以2020山東物理卷第13、15題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21,36(3):78-82.
[3]潘懷宇,曾秀,李春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考試題分析研究:以2020年全國高考物理Ⅰ卷試題為例[J].物理教師,2020,41(1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