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思維導圖具有的直觀性、構建性、系統性等特點,探索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整合思維導圖設計資源;精選思維導圖的投放時機;組織思維導圖應用活動;優化思維導圖訓練方法;延伸思維導圖實踐時空,以期為教學增添活力,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生物 思維導圖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4-0117-02
思維導圖具有直觀性、構建性、系統性等特點,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展開教學設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清晰的學習路線,順利啟動學生的學科思維。在具體的執行應用階段,教師要從思維導圖資源整合、時機選擇、活動組織、訓練設計、實踐對接等角度展開重點探索,推出更多科學的思維導圖教學機制,讓思維導圖為學科教學注入強勁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整合思維導圖設計資源
在設計生物學科教學流程時,教師借助思維導圖能給學生的感官帶來沖擊。學生對直觀性、邏輯性圖示內容比較敏感,自然會展開思維對接,開展多項思維互動。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結構”時,在課堂導學階段,教師以問題導入:我們都知道DNA是重要的遺傳物質,為什么DNA能夠起到遺傳作用呢?通過專業研究,DNA結構特點在遺傳表現上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學生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教師繼續做出引導和講解,對DNA的化學組成做具體分析,并展示思維導圖:觀察這個圖示,說說組成DNA的基本單位是什么?每一個單位由哪些部分組成?組成DNA的堿基有哪些種類,等等。學生開始觀察思維導圖,結合教師的問題思考,自然就能找到相關答案,這樣學生對DNA分子結構有了全新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介紹觀察所得,并對相關鏈接進行解讀,促使學生的認知完成自然對接。
教師在課堂導學環節推出思維導圖,利用具體問題做引導,要求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在梳理、分析、歸結中獲得學習認知體驗。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展開具體設計和介紹,理清思維方向,為學生學習創造條件,引導學生自然進入到研究環節,讓學生對學科認知展開理性處理,促進其認知的順利轉化。
二、精選思維導圖的投放時機
思維導圖設計出爐后,教師要對其投放時機進行選擇,以便取得最佳的導學效果。課堂導學環節、重點難點突破環節、課堂訓練環節、教學小結環節,都屬于思維導圖投放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做好對接設計和權衡思考,對學生學習思維狀態做出科學評估,以便讓學生自然啟動學習思維,在廣泛對接中形成學科認知。
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要對學生思維方向做出精確判斷,這樣才能發揮思維導圖應有的作用。思維導圖用圖示的方式做引導,帶有鮮明的梳理屬性,教師需要做好科學設計,還要抓住最佳投放時機,讓思維導圖成為學科導學手段。在教學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這節內容時,教師先與學生一起研究基因、蛋白質與形狀的關系,對豌豆的圓粒與皺粒做案例研究,引出白化病、囊性纖維病的特殊現象,對基因控制相關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在對控制生物形狀的因素問題研究時,教師設計了思考問題,學生展開對應研究。在學習小結時,教師出示了思維導圖內容,讓學生對基因、蛋白質、性狀三者之間關系進行梳理。為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留出一些空白,要求學生做填空處理,這能給學生帶來更多思考的空間,以強化其學習體驗。
三、組織思維導圖應用活動
思維導圖進入生物課堂環節后,教師要圍繞學生學習進程設計一些活動內容,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主動開展學習探索活動,在實踐性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學科認知能力。教師要對思維導圖應用做出創新設計,組織更多的學生投入到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親自操控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
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情況,唯有形成對接意識,思維導圖的助學效果才能呈現出來。在教授人類遺傳病時,教師推出了調查任務: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遺傳病的存在,讓學生自行成立調查小組,選擇一種遺傳病展開調查,寫出調查報告。學生對社會調查活動并不陌生,自然能夠積極參與其中。為確保調查活動能順利開展,教師適時投放了思維導圖,對學生調查程序和調查注意事項做出規劃和提示。如調查程序設置、調查任務分配、調查方式選擇、調查范疇設定、調查數據分析等。教師對思維導圖中涉及的內容做具體介紹,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參考,讓學生能順利進入到調查環節,讓其在主動性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學科能力。經過一番努力,各個小組都能夠圓滿完成調查任務,獲取大量調查數據,寫出了完整的調查報告。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適時地組織學生研究思維導圖,這對調查活動順利展開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對生活化實踐活動有比較強的參與興趣,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學習訴求展開設計,利用思維導圖調動學生的思維,以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啟示,確保實踐操作活動能順利開展。
四、優化思維導圖訓練方法
思維導圖是輔助手段,在課堂訓練環節滲透思維導圖內容,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訓練啟迪,以便順利啟動學生的學習思維。生物學科訓練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與思維導圖進行對接有不同的要求,教師應結合訓練內容,適時滲透思維導圖內容,促使學生順利進入到學習探索環節,在實踐操作中建立學科認知能力。
教師應用思維導圖展開教學時,要對學生思維特點做出客觀分析,對設計思路和方法做出調整,以便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啟示,這樣才能發揮思維導圖的導學作用。在教學“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讓學生對雜交育種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分析,并設計出遺傳圖解,遺傳圖解要對接一些遺傳規律。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展開學習和思考,逐漸形成研究認知。接著,教師對學生研究情況做出評估,針對學生學習表現做進一步的設計:雜交育種的特點是鮮明的,其優點有很多,但在實踐操作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應歸結出其中的不足,尋找更多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學習。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和探索,課堂學習進入深度研究環節。這時,為理順學生的學習思路,教師推出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要求展開思考和探索,為克服雜交育種局限性進行深入研究,找到更多的解決方法。
這樣的做法讓學生對思維導圖有更多的認同感,能夠順利進入到思維導圖梳理環節,遵循思維導圖設計思路進行實際探索,自然建立學科認知基礎。思維導圖沒有固定的設計格式,只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這樣的設計就是成功的。
五、延伸思維導圖實踐時空
思維導圖的應用空間極為廣泛,課堂之內有助學作用,在課外訓練執行過程中也有重要的激發作用。教師要有延伸實踐的意識,借助思維導圖輔助手段展開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對接性學習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進行思考,讓思維導圖發揮最大的調動作用。思維導圖有不同的呈現方式,教師要對思維導圖做變形處理,讓學生在生活環境下開展相關學習和實踐探索,以發揮思維導圖的最佳助學作用。
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展開教學設計和訓練,不僅能夠規劃清晰操作路線,還能夠給學生帶來學習啟示,讓學生展開創意思考,形成創造力。在教學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時,教師推出研究任務:染色體組和染色體數目的判斷,需要考慮染色體組與染色體數目的差別、單倍體育二倍體和多倍體的判斷等。同時,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展開對應研究,并做學習歸結,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隨即投放思維導圖信息,要求學生做深度思考和研究,組織多種合作學習形式,推動研究程序的順利展開。學生根據教師的思維導圖設計展開對應思考和探索,自然進入到學習核心環節,逐漸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學生在學習探索過程中,教師跟進指導監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提示,與學生一起研究相關問題,確保研究性學習能順利開展。
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展開學習這是最為正常的表現,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要求。如何才能讓學生順利進入到思維導圖環節,展開有創意的探索,這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設計思維導圖有不同取點,教師要做好必要的教學調查,掌握更多制約因素,這樣才能設計出更有價值的思維導圖。學生圍繞思維導圖展開學習和探索,其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教師對思維導圖應用做創新處理,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迪。
思維導圖已經成為多門學科教學的重要輔學手段,教師要對思維導圖設計和應用展開創新探索,讓思維導圖成為學科教學的重要成長點。在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教師要對多種概念、原理、案例、實驗等內容做系統處理,正視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適時滲透思維導圖內容,從而對學生的學習給出明確指導,形成學習亮點。
【參考文獻】
[1]董寧.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的研究:以《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23).
[2]姜曉麗.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1).
[3]林闖.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21(Z6).
【作者簡介】黃婷婷(1984— ),女,江蘇南通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就職于江蘇省海門第一中學,主要研究方向為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與研究。
(責編 楊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