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當前學生的作文現狀,論述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必要性,提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想象思維、靈感思維等教學建議,以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我。
【關鍵詞】學生 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7-0027-02
創新思維具有獨特性、發散性、新穎性等特征,它不僅能使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在創作中展現無遺,還能使學生憑借著更新的立意、角度、構思等創作出一篇篇錦繡佳作。在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談談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
一、學生作文現狀及原因分析
就目前小學作文教學狀況而言,仍然存在著諸多弊端,表現在學生習作邏輯思維混亂、流水賬式記錄、同質化嚴重,學生寫作興趣寡淡,不能積極參與寫作實踐,等等,這些都是習作教學中司空見慣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到不到有效解決,那么學生對寫作就會逐漸產生畏難情緒,無法體驗到寫作的樂趣。長此以往,學生將寫作視若洪水猛獸。
之所以會出現這類問題,一是因為教師教育理念落后,在寫作教學中未能融入一些先進的教學思路,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寫作。比如,在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將一些寫作技巧(如寫作順序、寫作方式等)強硬地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必須按照某種模式來寫。對于學生新穎、奇特的想法,教師未能及時給予恰當的鼓勵和引導,無法及時挖掘其思維優勢。二是學生由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差異,在不同時期存在著不同的習作問題,而且不同年級學生在寫作中也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問題。比如,中年級學生的寫作不是以模仿為主,而以天馬行空的跳脫式寫作為主,無法獨立、自主地表達自身意愿,難以實現情理并重的表達;高年級學生在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下更加注重結構、章法等技巧層面,再加上習慣于套素材及經驗,在作文中很容易出現抄襲的現象,極大地限制了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必要性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盡情展現才華的同時憑借精彩、靈動的文字獲得教師、同學的認可,還能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創作實踐活動中,體驗到寫作的樂趣。
首先,創新思維能讓寫作內容立意精準、新穎。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往往能在審題、確定寫作思路的同時另辟蹊徑。比如,如果學生具有創新思維,往往能夠在審題立意的過程中融入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想象思維、靈感思維等,借助豐富多樣的思維模式,突破思維定勢的影響,對創作主題有更加多元化、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再加上教師的有意點撥和指導,學生必定會在立意、篩選作文素材的過程中去偽存真、去舊存新。
其次,擁有創新思維能讓學生在寫作中靈活選材,使素材內容恰當、生動。在寫作中,由于知識、經驗的積累欠缺以及觀察實踐活動的缺乏,很多學生經常感嘆無物可寫,無情可抒。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觀察意愿、積累意愿,還能使他們在作文過程中充分調動發散思維等,對作文主題或者題目等進行全方位的思考與分析。通過分析,學生不僅能夠將作文材料進行系統化的銜接、梳理和構建,還能克服寫作材料不足的困難,從而能夠在寫作中展現創作獨特的優勢。
最后,創新思維能讓寫作結構巧妙、有趣。除了在審題立意、選材應用之外,創新思維在作文結構安排中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能使主題更加新穎、深刻、有趣。在不限制寫作題材的寫作實踐中,學生既可以通過記敘文、說明文等體裁進行寫作,也可以選取書信、童話、寓言故事、劇本、調查報告等形式作為寫作內容,使文章更加新穎、別致地展現于讀者面前。
三、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途徑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散思維指的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根據主題或者命題等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比如,在以“冬天”為主題的寫作活動中,學生既可以從冬天特點及其獨有特征(如冰雪、西風)等方面入手,也可以從冬天的冷清、蕭條等方面入手,或者從冬天的蓄勢待發方面入手……借助發散思維,學生往往能夠在寫作中找到更多、更加新穎的創作思路。
然而,想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圍繞話題進行題材的拓展、延伸,著重培養學生圍繞某一話題展開多元化想象的能力。比如,在以“誠信”為話題的作文實踐中,學生既可以從誠信的價值、現狀描述等方面入手,也可以將誠信作為人品、才學的墊腳石,凸顯誠信對打造成功人生的重要作用。其次,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多體裁的構思。比如,在關于誠信的作文練習中,學生既可以通過寓言故事、童話故事來展現主題,也可以通過說明書、信件等形式來展現主題。最后,在寫作中,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橫向發散能力及縱向發散能力,從而使其發散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就橫向發散而言,它經常應用于敘事類文章中。在運用橫向思維發散的過程中,作者往往借助某一話題的多個視角來展現主題,如在《我的成長》的寫作中,學生便可以借助父母、教師、伙伴等方面來展現自身的成長過程,從而使作品的內容、內涵更加豐富。
(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往往使學生在寫作中敢為人先,言他人所不能言,并憑借著新穎的思路獲得讀者青睞。想要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使他們能夠借助反向思維對事物提出新的看法和認識。如此一來,學生在作文實踐中才能大膽地嘗試和突破,在作文中從更加新穎、有趣的視角,寫出自己的獨特個性。比如,在以“云”為主題的寫作活動中,學生既可以從云遮不住太陽、邪惡無法戰勝正義等方面入手,也可以從烏云奮不顧身地遮住太陽,犧牲自己為人們提供陰涼等方面入手。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事物、主題都可以用反向思維來論述的,如黨政方針、英雄模范等。其次,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正話反說的形式來鍛煉、提升逆向思維。在此訓練中,學生可以通過說反話的形式獲得新穎、別致的切入點。比如,在以“堅持”為主題的作文中,某學生便以《沒有恒心的兔子》為題寫了一篇童話故事。在這則故事中,該生通過“我”的視角描寫了一只一事無成的兔子,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堅持的重要性。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
雖然學生天生有著極為豐富的想象力,但是這種想象力大多是雜亂無章的。因此,想要在寫作教學中發揮學生的想象優勢,就必須在尊重和理解學生情感體驗、態度觀點的基礎上采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引導措施,從而引導他們借助文字形式來實現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自我情感表達。
為了實現作文教學目標,教師不僅可以將課文拓展引入相關訓練中,而且可以將看圖(或者簡單詞組)想象等實踐活動引入教學過程中。比如,在教學中,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中角色語言、動作、神態等對人物形象進行初步的構建與塑造,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留白、結尾等進行擴寫或者續寫。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組關聯度不高的關鍵詞、圖畫內容等,引導他們通過聯想、想象對文字內容、圖畫信息等進行重構。在此類實踐中,學生的想象能力必定能夠有效提升。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寫作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下積極參與富有想象力的創作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精彩的音樂作品,并引導學生用文字描述自己在聆聽音樂時的所思所悟。比如,一聽到優美的蒙古調子,很多學生就會想象遼闊的草原、潔白的羊群以及身姿矯健、熱情好客的蒙古人民等。
(四)培養學生的靈感思維
靈感思維是在一定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產生突如其來的新概念或新意向的頓悟式的思維形式,是一種突發性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靈感不是唯心的、神秘的東西,它是客觀存在的,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是一種使問題一下子澄清的頓悟。靈感的產生雖然是隨機、偶然的,但它的存在往往會使作品內容、主題等得到更好的展現。對創新思維而言,靈感的涌現宛如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珍貴資源。那么,如何才能在寫作中培養、鍛煉學生的靈感思維,使他們寫出個性化的作品呢?
在筆者看來,想要實現該目的,教師必須讓學生養成善于積累的良好學習習慣,善于在生活、閱讀中積累豐富的素材和資源。比如,教師既可以在班級內定期舉行閱讀交流分享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就事論事,談談對身邊現象或者時事熱點新聞的理解和認識。在相互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極大地拓寬思維、視野等,還能對事物或者事件等進行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與評價。在將所學所積累的知識融會貫通后,學生必定能夠生成個性化的寫作視角和寫作思路。在此過程中,教師務必要著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行為習慣,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記錄一閃而逝的靈感。如此一來,隨著“靈感碎片”的不斷積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必定會產生更多新穎、有趣的想法或見解。長此以往,這些“靈感碎片”必將成為學生作文過程中的一股強勁助力。
創新思維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能夠克服作文教學中的諸多弊端,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其中,還能使學生掌握作文技巧的同時實現更加生動、有趣、新穎的表達。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借助文字形式實現更好的自我情感表達。
【參考文獻】
[1]張偉.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小學語文教學,1998(4).
[2]魏七虎.提高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下旬),2019(8).
[3]姚良君.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四點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3(7).
[4]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9).
【作者簡介】朱群珍(1971— ),女,壯族,廣西河池人,高級教師,現任河池市宜州區第二小學校長,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