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輝
摘要:實踐作業是指利用付諸行動的有意識社會活動來完成數學知識的收集、整理和應用,并能夠在實踐中進行探究和升級;符合雙減政策對小學低段數學作業的要求,即不布置書面作業,多應用層次型實踐型活動來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將實踐型作業與雙減精神融合在一起,更可以突出小學低段數學作業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教師應從作業目標、作業過程等多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低段數學;雙減;實踐作業;設計策略
小學低段數學教師雖然認可實踐作業的重要意義和積極反饋作用,但在綜合考量小學生的年齡層次特點、知識基礎之后,往往還會設計書面型、重復作業,較少科學安排實踐性作業;在實踐過程之中也不會滲透如數學思想類的內容,僅是利用動手操作這一形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在學生完成實踐過程中,教師較少參與,較少指導,只是對作業結果進行整理性評價,學生的自主選擇權限有限;教師也不會針對實踐作業結果進行積極反思。一系列問題使得實踐作業的積極效果不能落到實處。
一、小學低段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原則
(一)發展性
發展性原則是指實踐作業要能夠幫助學生順應著數學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習慣進行提高與延伸。
如要求學生給鉛筆盒設計包裝紙,學生則需要認識鉛筆盒是怎樣的圖形,還要利用學過的測量和長度單位等內容進行準確的測量、計算、繪圖,在實踐中,在生活化的氛圍中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延伸和發展。
(二)科學性
科學性原則是教師要做到實踐作業的內容合理,不違背學生的認知水平、規律,不設計過難的拔高性實踐作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業,完成作業,能夠推動知識的個人形成。
如請學生利用皮尺來測量家居環境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周長,進行仔細記錄,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匯總整理。這一實踐作業與一二年級小學生學習的數據收集整理、圖形認知、量一量比一比、長度單位等相關知識都有適切性,學生較易操作。
(三)選擇性
選擇性原則是指設計實踐作業的不同層次,體現難度和作業量的層次劃分,讓學生挑選自己必須完成和選擇完成的不同作業內容進行實踐操作,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如讓學生總結課時所學內容,部分孩子善于用數學符號,可以讓其形成文字+數學符號的總結型作業;而部分孩子的圖畫能力較好,則可以嘗試用圖畫+文字等流程式方式進行表達。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低段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的策略
(一)強化作業目標
教師要先向學生明確完成該次實踐作業的目標是什么,如是要記憶知識,是要應用知識,是要將其整理在一起來體會數學思想等等;并制定與作業完成目標具有相關性的層次性作業,使學生的實踐活動有清晰的目的,有為之付出的知識和能力[1]。
如讓學生以兩組為單位完成課后作業,一人蒙上眼睛,雙手觸摸不同的圖形材料進行描述,另一人背轉身,猜測這是什么圖形,或這是什么樣的物體。教師應當明確在完成此次實踐作業時兩名學生都需要能夠將所學知識和想象畫面連接在一起,通過動手操作給到不同事物、圖形的數學定義,通過二人合作整理出課上所學知識,培養空間幾何思維。學生在目標的帶領之下會明白完成實踐作業的過程中應當運用數學語言,而非無限制的天馬行空的進行描述,有了核心作業目標,實踐更有方向性。
(二)重視思想滲透
在實踐作業中,教師也要進行數學思想的基本滲透,雖然低段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為稚嫩,但卻可以通過實踐形式。利用建模、推理等方式逐步培養。教師要能夠將符號、化規、分類等數學思想,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之上進行融合滲透[2]。
如在學習過認識圖形相關內容之后,給學生布置簡易拼搭的實踐作業,請學生將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組在一起,看可以組合哪些不同的平面圖形,自己是否可以為平面圖形命名。既讓學生直觀觀察、了解正方形,又可以在聯動操作中探索圖形組合在一起的規律,滲透進有關于轉化數學思想的內容。
(三)落實分層實踐
教師還要設計難度和內容具有差異性的分層實踐作業,考量到不同學生的思維特性,促進其挖掘個人學習潛能,解決實際問題[3]。
如布置合作型小組作業,題目是一二年級學生要乘客車出行,紅色客車限乘59人,藍色客車限乘60人。一年級學生共有105人,二年級學生共有133人,能否保證同一個年級學生坐在同一輛客車上;如果可以,應當怎么進行安排?小組同學設計實踐解決方案,學習思維較好的學生可以給出推論式思考結果,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從具體運算中給出實踐解題方案,每一名學生都選擇了自己較為拿手的解題思路,再將各解題結果進行匯總,充分激發學生在組內學習的能動意識。
三、結語
在雙減背景之下布置低段小學數學的實踐型作業既符合學生的認知層次、能力水平,又可以帶動其數學思想的發展。教師要堅持發展性、科學性、可選擇性的主體型設計原則,幫助學生在明確的作業目標帶動下鞏固知識,學習數學思想,并在分層次完成實踐作業中體會學習快樂,感受數學知識的能動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積極進行評價與反思,找到作業設計與作業結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方法和策略的優化。
參考文獻:
[1] 孔繁晶. 控量減負,創新增效 ——"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 2021.
[2] 莊睿. 豐富實踐作業,發展核心素養——以小學數學高段拓展性實踐作業設計的研究為例[J]. 2021(2019-22):35-36.
[3] 賴曉君. 數學回歸生活--小學低年級數學實踐類作業的設計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