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光亮
摘要:初中階段的道德和法治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教學理念的思想,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創建情境化的教學環境,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將多種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融合,如,情境化教學、分組式教學、游戲化、多媒體等教學方式。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和法治;教學創新
引言
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促進了教育者對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教學效果,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創建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在教學創新中應謹記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學習道德和法治知識的時候能夠充分的發揮個人的潛能,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逐漸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關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模式改革的意義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和法律最本質的區別是道德是受個人約束的行為,而法律有嚴謹的結構體系,是由國家來進行監督執行。道德和法律在社會行為中是相互補充的社會意識行為。作為初中生,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法律意識對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初中的教學中創建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為目標。通過道德和法治教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現代化的初中生肩負著民族復興的偉大任務。初中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就要積極的學習道德和法治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法律觀念,以便于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在這個網絡復雜的環境里可以正確的分辨不良信息,避免受到網絡中的不良誘惑。如今,雖然我國的國民素質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如果想進一步的提升整體的國民素質就要從初中生開始,重視對初中生的道德和法治培養,通過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初中生的整體素質。但是實際的教學中,很多的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上比較單一、課堂互動不夠,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最終使得初中生對道德和法治知識的學習和探索精神相對較低。又因為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忽略了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缺乏實事的分析和實踐能力,不能很好的將課堂中的知識進行消化和理解,最終導致學生在學習道德和法治知識的時候缺乏主動性,最終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所以,依據初中學生的成長特點,有必要在道德和法治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和改革,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可以充分的發揮道德和法治的教育作用,從而保證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長[1]。
二、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學模式創新探討
1 創建拓展式的教學活動
所謂拓展式的教學主要體現在呈現、比較和建構共享的教學理念。這種教學模式是現代化教育理念下的一種產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和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知識需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不能僅局限在教材中,還要對知識點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在情境化、網絡化的教學中深化對道德和法治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意識,最終實現道德和法治的教學目標。比如:以教學內容進行延伸為例,在學習與“友誼”有關的知識時,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個詞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案例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在友誼相關的案例中設置問題,讓學生對在朋友相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教師最后做出總結,幫助學生正確的處理和認識友誼。這個過程不僅涉及到道德問題,還可以通過事例來引導學生思考,不正確的處理朋友關系可能引起的后果。比如,發現朋友偷取其他同學的錢物,是幫助朋友進行隱瞞還是規勸朋友承認錯誤歸還財物。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明白偷取財物,從小了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從大了看就有可能會觸犯法律,一旦觸犯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樣就將道德和法治進行了結合教學。也讓學生通過事例加深對友誼的理解。通過事例進行拓展延伸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學效果,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2]。
2創建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態度。教師創建初中生喜歡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就要設計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創建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知識環境。然后在特定的環境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輸入和行為引導。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有關“情緒的管理”的教學活動中,這個主題的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單純的語言來闡述會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認真研究教材的基礎下,通過創建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領取一種情緒卡片,然后對所拿到的情緒進行表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發揮,教師作為引導者,讓學生在表演中對自己所理解的情緒進行深入的刻畫。通過學生的演繹,讓學生更接近不同的情緒,鼓勵學生發表對不同情緒的觀點和理解等。然后引導學生理解調節情緒對生活的重要性。道德和法治本就是來源于生活,讓知識回歸生活,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還能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道德和法治知識來進行主動思考的意識。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還能增加課堂的互動性,讓學生對抽象的知識更易于理解和吸收,這也從根本上體現出對道德和法治教學進行創新的重要性。
結語:
總而言之,對當下的道德和法治教學進行改革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通過創新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生活實踐應用能力等都有著關鍵的促進作用。通過強化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意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最終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為祖國提高全體國民素質貢獻自己的一份光和力。中國社會各方面都處在飛速發展的階段,這個時期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全體人們的綜合素質,從初中生開始重視對道德和法治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桂貴.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創新探討[J].科技風,2020,{4}(01):28.
[2]李冰.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