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津
摘要:中職學生大多基礎較差,學習習慣較差,數學知識學習缺乏能力和興趣。而中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注重實踐技能的學習,而對數學等學科的研究則不夠重視。這會造成學生綜合能力的不足,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應從文化的高度來認識數學的育人作用,準確地對數學學科進行定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文化;途徑;
數學是一門探究空間形態與數量關系的科學,是科學技術的根基,也是人類文化產業的關鍵構成部分。數學教學要重視反映數學的歷史、運用與發展的基本趨向,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思想方法,認知數學在人類文明史過程中的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數學觀。所以中職數學應該注重滲透數學文化,滲透實際的數學教學,才可以能夠更好地保障學習效果。唯有通過讓學生多接觸數學文化來體會數學思想,懂得數學思想品位,才可以保障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1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
1.1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思維
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處處存在著邏輯思維,如假設性、排他性、反證性等,這些思維方法是學生學習數學時需要經常使用的,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所以,數學學習對培養邏輯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嚴謹、科學的態度,是數學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不管是學生解答一道簡單的數學問題,還是科學家研究復雜課題,處處體現出嚴謹的重要性。所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若能秉承其嚴謹質樸的態度,就能促使自己也養成嚴謹的習慣,這樣就可以在工作生活中避免很多錯誤,促進學習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對自身的長遠發展有重要作用。
1.2有助于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
從古代到現在,每一種數學公式、定理的發現,都體現了人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進而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所以,人類社會只有不斷的探索與發現,大膽的嘗試,采取新的方法,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一道難解的難題,只要能堅持思考、研究,即使最終解決不了問題,也能從中收獲一些數學方法和思維方式;假如學生能用新方法解決難題,如此,在享受成功快樂的同時,也可以品味探索帶來的快樂,從而培養其積極探索與發現的精神,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1.3滿足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
當前,許多中學數學教師忽視數學文化的滲透,只是簡單地講授教科書知識,向學生灌輸數學公式與解法,使學生覺得學數學很枯燥,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造成學生學習數學不主動的現象。為此,中職數學教師應重視數學文化的傳播,朝著“以數學文化關懷人,以數學精神育人”的方向進行課堂改革,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去認識數學,促進師生交往,活躍課堂氣氛。
2數學課堂教學滲透數學文化的途徑
2.1科學利用數學史料
對很多學生來說,數學只是一種冰冷的數字和符號,既高深又抽象化,因此不能理解數學學習的意義和目的。在這個時候,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地運用數學相關的歷史資料,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知識點或小故事,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使課堂教學更有趣、生動。這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們都積極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還可以把抽象的知識點形象化,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相關知識,真正從數學學習中獲益。比如,教師在解釋概率的相關知識時,會告訴學生概率的起源,是由于數學家要研究實際問題,從而導致了一門研究隨機現象規律的學科產生。與此同時,概率問題的研究并不局限于教科書,長期以來,它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中的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我們日常生活,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2巧用數學家的故事
很多數學家都獻身于數學研究,這些數學家的故事不僅讓學生們了解有關知識的來源,而且也激發了學生們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敢于實踐,敢于追求真理,敢于創新。舉例來說,如華羅庚和陳景潤,他們身上都有許多的勵志故事,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通過滲透這種數學文化,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開展數學學習,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2.3創設數學問題情境
在數學中,數學的表達比較單一,多由抽象的符號、精確的語言構成,因而使人覺得乏味。然而,在許多優美的詩歌中,也處處體現了數學原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把這些充滿意境的古詩穿插到數學課堂里,就能使數學課堂充滿人文氣息,同時也能使數學知識更容易理解。比如,老師在講幾何圖形時,就可以介紹蘇軾的《題西林壁》,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時所看到的形貌。接著讓學生走到窗戶邊看外面的風景,同學站的位置不同,看見窗外的風景也不一樣,這就是空間的概念。與此同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軟件,向學生展現不一樣視角下的廬山,讓學生形成親臨其境的體會,進而在短期內引起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快地融入空間概念,更好地解釋三視圖。再者,這種教學方法能使課堂氣氛更輕松活躍,使學生能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2.4重視挖掘數學美的因素,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美的欣賞
數學課堂中深入數學思想時,應留意發掘數學中美好的因素,正確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賞析數學美。用這個方式,學生就能感受到數學思維的美好。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了解數學思維構造美,學會賞識數學思想,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高效性。例如,在學習橢圓方程時,老師可正確引導學生去體會橢圓形規范表達式地構造美與簡潔。以此為突破口,增加學生對數學思想的了解,提升數學教學的成效。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高度重視生動有趣的數學思想的教學課堂,充分運用數學思維的文化作用,構建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使數學課堂充斥著魅力。只有把數學文化真正意義上加入到教學課堂中,才可以讓學生更有效的接納數學思想方法。利用這樣的方法,既能拉近老師學生的距離,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又能確保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高效率。
參考文獻:
[1]周錫娟,傅欽志. 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滲透數學文化的探索[J].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1):121-123.
[2]陳偉琪.中職數學應立足數學文化[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6):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