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小學教學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奠基時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具有特殊性,因此,情境教學成為小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形式,也是教師比較推崇的實際教學方法。本文以小學道德與法治為例,分析了情境教學的實際意義,并提出運用其搭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教學策略;小學教育
引言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小學教育與教學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要求小學生不光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正是學生德育發展的重要載體。道德和法治學科與其他文化課的學習不同,與其說它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倒不如說是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方法,它是導人向善、催人成才的必要學科。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靈活運用相關知識。
一、通過適宜情境,保持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典型化是指教師所設計的情境應當是有現實意義的,是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具有說服力。課時是有限的,而學生的人生很長,社會生活更是變化無窮、包羅萬象,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為學生解決所有的現實問題,將現實生活中的情境一一列舉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情境的創設就應當選取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在生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諸如此類的典型案例,這樣才能使情境的創設更具現實意義,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指明方向,規避風險。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三課《主動拒絕煙酒》時,教師在講解煙酒的害處前,可以先播放一些相關短片,為學生展示一些年輕人因為對誘惑掉以輕心而吃虧,甚至毀掉整個人生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在看到這些案例的時候,能對煙酒的危害有所忌憚,有所震動。經過這些案例的學習,學生能體會到煙酒對自身的巨大危害性,明白生活中有許多誘惑與危險都會對自己的人生和人身造成威脅,從而也就明白學習這些內容的重要性,能對教師接下來講解的內容產生興趣和學習動機,接下來的教學自然也就更加高效。而且這些慘烈的案例還能讓學生有所忌憚,真正在生活中對這些誘惑退避三舍,不敢輕易嘗試,這也為學生的實際生活帶來重要的積極影響。
二、通過以生為本,展開合作探究
在傳統觀念引導下所開展的教學,一般以老師為主體,課堂教學缺乏溝通與互動,對學生興趣的調動效果也非常有限,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存在抵觸心理,甚至有厭學心態。新課程改革中需要老師為學生創造活動課堂以及探究環節的渠道,并采用啟發主觀能動性的方法,以使學生建立集體合作意識,老師則起引導作用,即老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為其提供合理的指導,從而促使中小學生以個人情況與需要為基礎,通過主動選擇查閱課本、查找資源或組織合作等方法,提出能使情境性問題得以合理處理的措施,從而使得學生其創造性、主動性等都可以獲得發揮。
例如,在《我是班級值日生》這一課教學時,此節課文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就是訓練學生的值日能力,使學生能夠完成日常的值日工作。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創設分組合作情景,讓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值日能力,同時在分組合作模式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熱愛班級集體,以及對于同伴間的責任心,使學生在每日教學中,建立負責心態,為建立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作出了自身的貢獻。
三、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學習體驗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來自實踐,最終也將指導實踐。所以,在開展學校道德與法制教育活動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把學校教育的課堂延伸到學生實踐中去,讓他們從切身活動中去體會,去感受,這樣學生們才會真正的理解這個知識點的實際含義。比如,在進行教學"感恩"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一同去鄰近的敬老院,去看望老年人,為他們捶捶腿、唱唱歌、聊聊天,很多學生作為獨生子女,平時在家庭都是"小皇帝"和"小公主",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們。通過這樣的一種形式,換他們服務,讓孩子感受一下平時家長的辛苦與不容易,進而學會感恩,做一個獨立、孝順的孩子。例如,隨著現在互聯網、電視的流行,他們深受其中的影響,會覺得抽煙、打架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法律意識非常淡薄,不清楚哪些事是可以做到的,哪些事是一定不能夠觸碰的。老師也可以讓他們選擇在六一兒童節的時間去少管所演出,并且為孩子們提供小禮品,讓孩子們在與一些曾經失足的孩子的互動中,體會自由的可貴,從而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四、結語
總之,道德和法治的學習對學生身心成長發育、啟迪人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獨特優勢,不斷優化課堂設計,立足課本,發散于實際運用,為學生拓展學習的境界和廣度。
參考文獻:
[1]楊銘芳.體驗式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切點分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9(18):70—71.
[2]閆華棟.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33.
[3]徐靜.“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