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2-118-01
摘? 要? 在初中體育的教學中,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體育課中的學生的身體健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掌握,同時也應該關注著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同的學生對于運動有著不同的心理,有些身體比較弱的學生對于運動有著不自覺的抵觸心理,但他們迫于學校的要求不得已要進行運動,這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相關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的義務
就目前的初中教育來說,體育教學曾經有被邊緣化的風險,甚至一些主科會占據體育課的時間。這會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下降,身體素質也會隨之下滑。對于這樣的情況,隨著國家減負政策的推出,體育課程的地位逐漸獲得了提升,體育教學中的多樣性也越發體現了出來。其中,包括籃球、排球、足球等。同時,隨著體育課的不斷的豐富,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關注體育課的多樣化,更加去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注意到學生的需求。有些學生的身體不好,有的學生對于體育鍛煉是有抵觸心理的,所以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都各不相同。
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就相關的情況來說,學生的心理健康是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在體育教學中,有效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保持著健康向上的心態,有利于大家對于體育技能的掌握。在老師的教學中,我們通過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解決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后,學生的心態就會發生相關的改變,他們會在體育的受教育中擁有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帶動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健。學生保持著健康向上的心理,學校的體育教育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學生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學校教育的知識技能。
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意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注意教學的內容編排,要使體育教學井然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教師要注意教學的難度,不能過于容易,毫無挑戰性,同時也不能太過困難,這會打擊到學生們的自信心。把學生的教學難度控制在中等階段(最近發展區),既能幫助學生的有效學習,同時也會幫助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快樂,有效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老師要合理的安排好相關的教學內容,可幫助學生選取自己較為擅長的體育技能,并且不斷給予學生相關培訓。隨著熟練度的增加,學生的信心也會得到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相關學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的教學內容是至關重要的,適當的教學內容有利于體育技能的掌握。在教學剛開始時,教師需要詢問學生的對于體育教學的想法,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的疏導,體會學生的感受,通過相關的舉措幫助學生的有效成長,輔助學生學習不同的教學內容。比如對于打籃球比較畏懼的學生,我們可以推薦她去打排球等其他相關的運動項目,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一個項目上。如果沒有更多可供選擇的項目,這是不對的,并且不利于學生健康的發展。有一些身體健康,興趣愛好多樣的學生,我們需要做到的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發展。
(三)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動性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我們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樣性的教學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而不是一直強迫學生進行體育課的學習。運動技能的掌握是有一個過程的,而每個環節都會給學生帶來相應的心理情緒,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如激趣法、競技法等。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能夠有效地形成學生的健康心理。要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而言,老師只是引路人,不應該全部干涉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動起來,讓學生把體育課當成釋放自己興趣愛好的天地,而不僅僅是當作課堂,多方向的學習才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學習。
三、結語
每一次有趣又美好的體育課是不能缺少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同老師說。體育老師會結合學生的需求,建設更適合的課堂,更好的讓體育課的氛圍發揮起來,讓學生和老師們都擁有一個開心的體育課。體育教師應該樹立新的教學觀念,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必須將身心協調發展,體育老師在體育教育中不僅僅扮演的是教授體育技能的傳授者,同時還要具備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在幫助學生的身體健康的同時,也不忘學生的心理健康,對于優秀的體育老師而言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1]曹仁君,王偉.初中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課程(中學),2015(02):173.
[2]曹恒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4(33):67.
[3]任洲.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8(09):78.
[4]方.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