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和深入,教改的春風也吹入了幼兒園.數學課程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學的難點。近年來,廣大幼教工作者為了攻克這個難點,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在這種情況下,情境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情境化教學不僅適用于幼兒數學課程,也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還能滿足新時期幼兒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值得教師在幼兒數學教學中廣泛推行。
關鍵詞:幼兒園;情境性;數學教學;實施策略
引言
幼兒園是學生接觸教育的第一個階段,這也是學生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的一個關鍵階段,因此幼兒園的教學相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園的學生年齡段差不多都在3-6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發展興趣和好奇心,而且十分好動的一個階段,他們的一些動作和興趣完全是不受控制的。然而幼兒園的數學學習相對來說又是比較具有條理性和規范性的,這就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天性,運用樂趣和情境的方式帶領幼兒園的兒童們進行數學的學習。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教學是目前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教學工具,特別是在幼兒園階段比較注重情境教學,多媒體技術更是給幼兒園數學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幼兒園階段的學生正是對畫面、色彩之類的東西比較感興趣,因此幼兒園的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好地抓住學生的這樣一個特點,從而更好地開展幼兒園數學的教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數字的動態圖片,使學生先感受一下數字的動態演變過程,使學生對數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現出來動物的圖片,讓學生自己進行數數或者是交流來觀察動物的正確的數量,然后讓學生在對動物的認識的過程中強化對數字的認識。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尋找一些關于數字教學的動畫片或者是數字歌讓學生進行觀看和學習,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數字學習的認識與鞏固,從而更好地使學生認識數字,提升其數學學習的質量。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降低幼兒的數學理解難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多媒體設備不僅具有高速、高效、便捷的功能優勢,也是在幼兒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化教學的有力武器。眾所周知,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幼兒的數學素養和理解能力都在啟蒙階段。在以往的幼兒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只依靠單純的口頭講解向幼兒傳授數學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形式單一,也非常容易引發幼兒對數學課程的抵觸情緒。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信息化教育,這種改革趨勢與情境化教學不謀而合。因此,教師應該摒棄不科學的教學手段,在幼兒數學教學中積極創設多媒體情境,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優越功能,為幼兒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不但可以調動幼兒的多重感官,也能顯著降低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從而彰顯實施情境化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比如,在“區別單雙數”一課中,教師在新課導入環節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幼兒展示五官殘缺的小兔子圖片,同時向幼兒提出問題:小朋友們你們看,小兔子怎么了?它的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怎么不見了呀?你們能幫幫它嗎?幼兒思考之后,教師邀請幾名幼兒到多媒體屏幕前為小兔子畫出不見了的眼睛和耳朵,并稱贊幼兒讓小兔子漂亮起來。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孩子們繼續觀察多媒體屏幕上的小兔子,鼓勵幼兒說一說小兔子身上有哪些部位是單個的、哪些部位是成雙成對的。通過觀察和思考,大部分幼兒都能說出兔子的眼睛、耳朵、四肢是成雙成對的,兔子的嘴、尾巴、頭是單個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透徹理解了單數和雙數的含義,也能感受事物的多變性,得到思維可逆性和靈活性的有效鍛煉。
三、模擬現實生活,創設平實的生活情境
數學家華洛庚曾經說過:“人們對數學有著長久以來枯燥神秘的印象,其原因之一是與現實脫節。”《幼兒園教育(試行)指導方針》還指出,兒童應在生活中學習數學,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教師必須與孩子們的實際生活保持密切聯系,這樣孩子們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數學。創造生活情境,讓兒童與情境中的人、物、事件互動,從而搭建連接數學概念和生活的橋梁,使兒童能夠自然、簡單、快樂地獲得表面數學知識,輕松完成教學任務,而無需思想負擔。小班級活動“1和很多”。我帶領孩子們感知飲用水中“1”和“很多”之間的關系,我們有飲料架,飲料架上有很多杯子。每個孩子拿走一杯后,飲料架上沒有杯子,許多杯子被分成一杯,一杯又一杯;喝完水后,孩子們又把杯子放回架子上,一個接一個地放在一起,還有很多。項目分類中間轉換活動。我請孩子們事先準備好玩具、圖片、水果等自己喜歡的東西。活動中,我要求孩子們對通過團體合作帶來的東西進行分類,說明分類的原因,總結分類方法。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了兒童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望,同時提高了兒童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型班級活動“了解人民幣”。我通過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提前發出通知,讓父母和每個孩子一起帶幾塊錢到公園里,讓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的錢體驗購物的樂趣,從而創造了生活的局面。活動前我請孩子們考慮一下:超市里該怎么辦?你怎么知道這些商品的價格?你打算在超市買什么?當你來到超市時,商品的價格、數量和擺放位置為孩子們學習數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所有活躍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并以有效的互動方式感受和應用數學。此外,組織團體集合起來,男女集合起來,告訴我們這一排有多少孩子。孩子們是誰?樓梯計數、家庭計數、分發糖果和分發物品都是生活中良好的數學情況。只要我們是有心人士,在輕松的生活狀況下,孩子們就能掌握無聊的數學知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幼兒園的教師來說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是其主要的責任,而且幼兒園數學的學習對于幼兒智力的發育至關重要。盡管目前存在著幼兒對數學的知識接收程度低、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困難等情況,但是其客觀的重要性是存在的。現在幼兒園的教師們在進行幼兒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地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根據幼兒的階段特征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幼兒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斷地提升我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陸蓓蓓.幼兒園情境性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J].科幻畫報,2020(11):246.
[2]李珍.幼兒園情境性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J].中華少年,2019(33):16-17.
[3]黃靜.幼兒園情境性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8(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