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作為數學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教師要考慮的頭等大事,如何利用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是數學教師需要鉆研探討的課題。基于此,本文就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問題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前言:
本身,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自我認知還不夠深刻,并且沒有天然形成合作意識,加上傳統教學思想影響,認為評價是教師的工作。但是,在新課改革中,教師需要在講解數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科學合理評價的有利作用,全面、及時的開展教學評價,為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提供有效的反饋。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模式低效的原因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公認的、科學有效的教學設計方案,在廣大師生的實驗驗證中,其對于學生的素養能力培養以及教學效率發展等有著狠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教學思維固化、教學設計創新不足等的問題,導致數學教學發展受到一定阻礙。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1、明確課堂學習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并不是自由發展就能夠實現的,比需要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并且,要再明確的方向引導下,師生一致努力,朝著共同的方向和目標努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之前,明確本節課、本次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任務”是什么?在明確課堂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倘若教師的任務不夠清晰,或者任務設計不夠合理,學生覺得沒有探究必要或者學生不明所以,則會導致合作學習失去方向,變成自由交流,無法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反而會無意義的耽誤時間。課堂學習任務的明確,能夠給予小組合作學習一種明確的方向,各小組成員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就在目的的指引下,各自發揮智慧,開動腦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最終完成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在一次次的學生的合作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中也就漸漸發展起來了。
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一節知識點的時候,很多小學生由于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已經對紙質錢幣沒有概念,同時,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與生活經驗問題,其對于紙幣的認識還遠遠不夠。那么,教師再結合教材中關于紙幣的認知問題的探究中,明確學習任務:“學會分辨不同面值的紙幣”,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利用多媒體出示的不同紙幣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討論這些紙幣都有什么差別。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比賽,如比一比哪一小組找出來的差別最多,有的小組經過觀察統計,率先得出結果:“我找出來了8個差別,1元紙幣和10元紙幣大小不一樣、毛主席顏色不一樣、數值不一樣、背后圖案不一樣、大寫的數額底下的花朵不一樣……其他小組也爭先恐后補充差異……通過這個任務加比賽的設定,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同時,在充滿趣味性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學任務也能夠輕松達成,同時,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學生們的積極性高漲,配合度更高,那么,教學效率和質量也就更有保障了。
2、合理的對學生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小組”,如何劃分小組,每個小組應該以什么樣的依據來劃分?怎么劃分小組能夠對教學效率產生積極影響?怎樣劃分小組符合學生們的需求……這些都是數學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從分組角度來看,數學教師應該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如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的人際關系網絡、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小組合作學習其最重要的而意義就體現在“合作”二字上,由于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是必然的,教師要做的就是確保小組成員分配的科學性,確保小組成員搭配合理,進而為更好的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提供形式規則上的保障。同時,為學生的互動交流提供客觀有利條件,促使學生形成集體觀念,進而在共同的榮辱觀的引導下,學習好的幫助學習弱的,學習弱的主動向學習好的請教,將學生們的進退實現捆綁,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發展。
3、豐富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同時,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興趣,是學生主動開展學習活動、主動參與教學、主動配合教學的唯一且有效的驅動力,是比一切外部力量都有效的內在驅動。試想一下,如果學生對教師課堂所講的內容毫無興趣,那主動性、積極性從何而來?課堂上垂頭喪氣、延伸茫然、消極接受等是必然的狀態,主動參與就是天方夜譚,教學質量在這種背景下如何保障?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對策,想方設法,讓學生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圖形幾何類的相關知識點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圖形、形狀等的熱情,教師可以通過手工制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手工興趣,讓學生在手工模型制作的過程中,發現圖形幾何的學習樂趣。還有如在一些有趣的數字加減計算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一些真實的情境,如超市購物情境,每件商品的價格計算、購物方案選擇、模擬收銀員等,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夠讓學生在快樂的購物過程中掌握數字的加減計算,潛移默化中理解數學的學習意義,同時,降低數學的學習壓力,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4、積極展開小組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合作學習方面,還體現在評價方面,小組單位的合作學習,是開展小組評價的有效形式,在教學評價的作用發揮中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學生的互相了解、增進學生的競爭心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等意義重大。
例如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課堂上,教師對于完成教學任務最快最好的小組,可以給予一些鼓勵,如小星星、小組加分等方式,表揚小組的成果,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中,個別表現突出的學生,或者課堂發言比較積極的學生等,可以予以更多的獎勵。并且,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如教師在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計算任務之后,引導小組合作,互相交換答案,展開自主評價,一邊評價對錯,一邊在自己和小組成員的對比中自主反思,尋找問題,探討問題的存在原因,探討改正策略……為后續的小組合作學習順利展開奠定基礎,為更高的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學生互動、合作配合的學習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語言組織能力、探究能力等會產生一定的幫助,為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劉益梅. 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 2019, 000(006):197.
[2]李昱.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 000(001):231.
[3]李觀勝. 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習中的應用[J]. 讀寫算, 2020, No.1150(0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