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智
摘要:小學是學生的啟蒙階段,對于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小學數學作為小學學科中重要的一門,對于小學生的智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的問題,認知水平較低,日常的思考以感性思維為主,當他們面對高深枯燥的數學知識時,勢必會感到無聊和困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構建一個合理的知識框架,使他們擺脫表面基礎的學習,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真正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更深層的學習目的,實現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目的。所以,本人針對目前我國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策略,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師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下潛探究;生長課堂;小學數學;深度學習
前言:由于現在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愈加重視,各學科教師都對深度學習進行了積極探索,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反思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度學習課堂能夠更大限度發揮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在我國當前的一些小學數學課堂上,由于小學數學教師對于新課改的要求并沒有貫徹落實,還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以,實際上深度學習是缺失的。我國當前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沒有起到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的目的,需要學校及相關教師引起重視,認識的深度學習的重要性,并努力積極構建深度學習課堂,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達到學生更好的學習目的。
一、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的阻礙
影響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構建的阻礙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在小學數學教師教課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一般都是先進行備課,然后運用自己的備課內容,在課堂上對小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無形中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框架,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了一定的束縛。教師按照預定好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內容單一化、同質化,使得學生喪失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能被動的去接收老師安排好的知識深度和內容,對于所學習的內容缺乏深度思考,對于學習內容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教學方法無法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不利于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掌握。
另一方面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而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無法轉變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還是以追求學生成績為主要目標。這就使得教師的備課和教學內容出發點都是成績,而且以成績來評判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容易使學生陷入到起海戰術中去,消磨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無法建立自己完整的數學學習體系,不能對于想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入探究,最后反而降低了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和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的策略
(一)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其教學模式與構建深度學習課堂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小學數學教師要懂得帶動學生的學習氣氛,并讓他們親身體會到深度學習的樂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引領學生,讓他們對一些比較難,比較有挑戰性的教學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究分析,并在自主思考和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中去解決困難,發現解題規律,這能夠提高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使他們能夠深刻體會到這一學習過程具有的重要意義,還能夠為接下來的數學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有助于教師構建深度學習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通過親身經歷,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發散思維,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通過自主探究,找到問題的根源,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教師的引領可以給學生以方向,但是同時也要注意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發的去投入到深度學習課堂中去,不斷的下潛深入。
(二)創建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興趣,加深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進行學習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探究活動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有方向的去為學生創設一些具有吸引力和些許難度的問題,之后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不斷探究,使學生在尋求方法解決問題的同時,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可以拓展他們的思維,以達到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的目的。 同時,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使抽象的數學學習內容貼近于生活,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1課“時、分、秒”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向小學生們詢問一節課是多長時間,然后引出時、分、秒的概念,讓小學生們觀察時針、分針、秒針活動的軌跡和之間的聯系,加深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
(三)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框架
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思維有限,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不夠深刻,數學能力尚需培養。想要構建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提高小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就離不開小學數學教師的引領和指導。小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從教材內容出發,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一層一層的來引導小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框架。構建知識結構框架可以使得小學生發現數學中一些內在聯系和變化規律,只有掌握數學學習的規律,才能使得學生加強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真正理解數學的內在關系,了解數學的內在含義,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舉一反三,靈活的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去自主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結語:
所以,綜上所述職,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要加強對自身的要求,在提高自身數學技能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改進教學模式,積極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并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抓住小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小學生更好更快的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學習技能,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真正實現小學數學深度學習課堂。
參考文獻:
[1]何豐國.下潛探究 生長課堂——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探微[J].學周刊,2021(11):101-102.
[2]劉元萍.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1(09):212.
[3]余麗英.小學數學實現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0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