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翠翠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在高中的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能力,而高中階段是關鍵階段。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思維導圖,信息素養,關鍵階段,教學方法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
二、思維導圖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思維導圖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的,后來主要被用來提升個人及組織的學習效能及創新思維能力。
1.有助于提高學生記筆記的速度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隨著高中課程的發展與改革,高中信息技術課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內容多,需要記憶的知識較為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必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有研究證明,人類記憶圖標的能力比記憶文字的能力要強很多倍,如果教師用思維導圖構建理論知識,可以更加形象化的理解知識內容,促進學生養成創新與總結歸納的好習慣。傳統的筆記是以文字為主的,這種方式極易造成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解;或者聽和記顧此失彼;又或者抓不住重點等等,而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記筆記可以很好的刺激大腦去進行信息分類,方便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注意力與記憶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提供良好的方法和習慣。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因信息技術學科內容的冗雜,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很多,學生通過思維的構圖能清晰地了解繁雜的知識點,通過知識點發散思維。比如我在采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我會向學生展示本節課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內容的思維構圖,然后讓學生根據清晰的構圖進行思考與學習。這樣反復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高中信息技術課本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學生僅依靠課堂時間是難以掌握的。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本內容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逐步養成依靠自身學習去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多媒體技術》選修模塊時,講授photoshop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給出素材圖和效果圖,不示范操作過程,而是利用思維導圖寫出主干、分支,標注出會用到的工具和得出的效果,然后讓學生自行上網搜索工具作用并記錄,讓學生自己探索并實踐,探索與發現的過程,會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還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相比文字,人們對圖標類材料表現出極高的興趣。而“思維導圖”具有有類、有序、有數、可視的特性,一圖勝千言,因此,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記憶更多的知識點,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高中信息技術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能力,而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則是培養學生提高信息技術素養的重要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思維導圖是整理加工信息的工具
利用思維導圖能幫助教師高屋建瓴地把握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全貌,將一本書的內容縮在一張圖中,全面把握知識模塊和重難點內容,更好地深入理解和吃透教材,才能游刃有余地實施各種教學手段,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2.能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效率
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快速地幫助教師全面系統地整合知識,依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創設教學情境,對教學重難點進行突破。具體做法是將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圖形向四周放射,不同主干或分支采用不同的色彩、粗細不同的線條和不同的字體等等,看起來直觀、簡單且賞心悅目,花的時間卻大大減少,提高了教師備課的質量和效率。
3.有助于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
以往的信息技術課學習方法枯燥乏味,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沉悶、消極。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給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激發了學生思考與討論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積極學習、勇于探索的學習氛圍。比如在《音頻信息的采集與編輯》的各個環節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為學生提出思維導圖的主干:獲取聲音的途徑、音頻信息的采集原理、聲卡的功能、版權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討論學習。獲取聲音的途徑有哪些?音頻信息的采集原理是什么?聲卡的功能是什么?版權有哪些注意事項?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從而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4.提高板書和筆記速度
“思維導圖”把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記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邊講邊展示在黑板上,由于只需寫出關鍵字和詞,所以可以節省許多時間。這些圖畫最終以知識塊的形式保留在大腦中,它與我們大腦處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既提高了板書和筆記速度,又便于學生參考、復習、記憶。
5.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在每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最后都會有一個總結歸納的環節,總結歸納出本課知識點,以往都是教師歸納總結,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狀態。現在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使用思維導圖歸納本課內容,在歸納知識的同時,不但鞏固了本課學習的知識點,還提升了學生的歸納能力。
思維導圖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對教師的教都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改變了以往枯燥的學習信息技術的學習狀況,為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思路更開闊、清晰,邏輯性更強;它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建構高效的教學設計,也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活躍課堂氣氛。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活用思維導圖,正確有效地開展教學。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
[2]楊志軍: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年02期
[3]劉青梅: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復習課中的應用.教育信息技術2009年第4期
[4]施彬飛:概念圖/思維導圖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肖廣德 高丹陽:計算思維的培養: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新選擇.現代教育技術201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