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平
摘要:中職語文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相比,現如今人們更注重培養學生擁有家國情懷。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是當下我國對人才的一種需求。強化現有中職語文教學不僅是教育部門的要求,更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本文將會針對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進行簡要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 ?語文教學 ?家國情懷 ?教育發展
引言:
心中有國,心中才有家,身為中華兒女,應當有愛國情懷,更應當有擔當大任的胸襟,中職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和價值觀。在如今的教學體系中,中職學校不僅僅要培養技能型人才,更要培養素質型人才。與普通高校相比,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正因如此,教師才應當著重的培養學生家國情懷,首先在思想觀念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方向。這也是縮小中職教育與普通高校教學差距的關鍵點,中職階段的學生尚沒有步入社會,思想較為純潔,可塑性很強,中職語文教師應當抓住這一關鍵點,幫助學生樹立重視家庭、熱愛祖國、終于祖國的意識。讓這種家國情懷扎根內心,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很多幫助。
1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打造引人入勝的視聽盛宴
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大多以古詩文等文字類教學為主,長期學習這些內容,學生難免產生抵觸情緒。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教師應當巧妙融入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技術,幫助學生打造一個視覺上的盛宴,這不僅可以豐富中職語文教學體系,還能夠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借助多媒體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實現“視覺+聽覺”的學習效果,例如播放《史記》、《資治通鑒》等經典文學著作片段,以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慨嘆古人智慧的同時,也能夠對中華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拓寬學生視野,積累文學素材。家國情懷看似是一種內心感情,但實則是一種愛國形式的體現,當播放視頻資料的時候,教師要巧妙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從中有所體會。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擁有發散思維[1]。
2講述歷史人物的家國故事,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借助歷史人物講述家國故事,如今部分中職學生喜歡沉迷網絡,對網絡明星癡迷,成為追星族,不惜花費大好光陰去追劇、刷微博。這種風氣是不良之風,教師應當給予制止。可以通過講述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追星目標。讓這些歷史上的偉人成為追求的目標,為學生灌輸根深蒂固的家國情懷。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從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到軍事家,有無數文人墨客在歷史上留下了豐功偉績,這些才是值得我們去追捧的。教師還可以在語文課上播放教育類影視題材,進一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加深學生的家國情懷。例如最近比較火熱的電影《長津湖》中就有無數的英勇烈士,教師也可以列舉電影中的故事情節,讓學生感受到今日幸福來之不易,影視劇中一句“這場仗我們這輩人不打,就要留給下一輩人打”,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但是卻蘊含深刻含義,這種胸懷大義的精神是值得后輩人學習的。多為中職學生講述這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故事,必定會對其內心有一定影響,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培養其擁有家國情懷[2]。
3舉辦以家國情懷為主題的征文比賽,積淀校園文化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為了更好地渲染校園文化,中職語文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家國情懷”征文比賽,這樣的比賽不僅是為了向學生宣傳家國請教教育,也是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展示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其中。征文形式多種多樣,讓學生們通過對文化的學習,理解家國情懷的真正意義。家庭中要側重于憐愛之情,中職學生首先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由此再上升到國家的層面,擁有報效祖國的決心,時刻以國家為重,時刻關注國家的發展動態,這不僅是中職學生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更是中華兒女的基本品行。為了進一步豐富中職學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在眾多的征文稿件中擇優選擇,在全校開展評獎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擁有家國情懷。還可以積淀校園文化,為中職語文教學增添色彩。
4開展志愿性質的課外活動,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
中職語文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存在于室內的課上教學,還應當適當開展課外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紅色文化基地”,讓中職學生意識到如今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是革命先烈在惡劣環境中頑強斗爭換來的。多考察紅色經典的含義。中職學生生活在當下,既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晚輩,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要多方面、全方位的發展。開展志愿性質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多的走進社會,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身為中職語文教師,還應當注重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讓學生用發散的思維、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家國情懷教育要融入中職語文教育的每一節課,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這才是當下中職語文教育的精髓[3]。中職語文教育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只有完善現有教學機制,多開展家國情懷教育,才能更好地豐富中職學生的思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中職語文教學中家國情懷教育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如今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提高中職學生對國家層面的理解和認識。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人身觀、價值觀,這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讓中職學生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當中明辨是非,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報復,心中有國才有家,注重家國情懷教育,為我國未來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迎春.淺談中職語文教育及提高語文教育有效性途徑[J].中國培訓,2020(09):12—23.
[2]王倫萬.淺談中職語文教育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策略[J].以家國情懷主題教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0(09):12—27.
[3]張豐毅.關于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的研究[J].職業,2019(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