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燕
摘要:“雙減”政策實施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機構的負擔,減少家庭支出中教育部分所占的比重,減輕家長需要在學生教育上需要付出的精力。“雙減”政策的實施,對初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數學學科,如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既不讓學生感覺到課程過于困難和作業過于繁重,又能讓學生有效地吸收知識、掌握知識,并且能夠熟練地應用,需要廣大教師付出時間和心思加以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初中數學;雙減;小組合作
初中數學課程,相較于初中其他課程來說具有更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步開始學習三角函數、圖形等空間概念,這部分知識對于空間構圖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理解和吸收知識方面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初中數學教師要尋找到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貫徹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的同時,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把知識學懂弄透。要做到這點主要從小組合作方面入手,構建寬松的課堂氛圍,從而分擔學生的壓力。
一、合理分配小組
如果一個班級的學生容量太多,教師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覆蓋每一位學生,而學生也會認為獨自學習較為枯燥煩悶,反而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也違背了“雙減”政策的根本目的。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分擔學生和教師的壓力。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要求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教彼此擅長部分的知識,對于學習數學知識來說,同齡人之間的互相學習,通常會比教師單方面的灌輸知識,更容易產生明顯成效。
例如,“圓”是在前一章的基礎上,將知識拓展到較為深遠的層面,有部分學生可能前一章學起來就比較吃力,到這一章依舊存在困難。教師把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分成小組,讓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于集體更有歸屬感,又可以有效增強所有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和理解。
二、指導合作預習
當前,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可以用其來制作生動的課件,還可以利用其建立與初中生互動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互動平臺,去分享指導預習方案,讓初中生在課前進行合作學習探討,加深對數學知識的領悟。此后,教師在通過課堂教學對初中生的預習成果加以評價,并作出有針對地指導,會讓初中生數學成績得到明顯提升。對于預習方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預習提綱,也可以設計不同的數學問題,讓初中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去進行預習。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合作能力,還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提高探究能力。
如,“整式”數學知識中,要讓初中生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及掌握列式書寫的規范性。另外,還要讓初中生懂得應用含有字母的整式去表示現實生活中的數量關系。教師直接應用數學術語設置預習方案,初中生就會面對較大的預習壓力。為此,教師就可以通過指導初中生合作預習的方式,讓初中生對相應的學習目標加以初步掌握。教師可以將學習目標提前分享到互動平臺,并讓初中生在線下進行合作學習。對于小組的組成,教師可以讓初中生自行去選擇合作伙伴,讓其通過鉆研學習目標,對等量關系、整式形式等知識建立相對準確的認知。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再通過練習題來檢驗初中生合作預習的效果。如:“列車在凍土地段行駛的速度是200千米/小時,在非凍土地段行駛的速度是220千米/小時。假設列車在凍土地段行駛3小時后,其行駛距離是多少?3小時、4小時呢?t小時呢?”。然后,再讓每個小組將正確的答案寫到練習本上。教師通過初中生的解題情況,就可以了解其預習的效果。此后教師再展開科學授課,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小組競爭,促進默契合作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分配合作任務,還要讓初中生默契合作,才會讓其學習效果更好提升。但單一的合作難免會讓初中生感覺枯燥,合作學習的動力也會有所削減。為此,教師可以應用一些競爭機制,促進初中生之間的進一步合作。與此同時,還會讓初中生主動去配合和探討,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師要積極優化合作內容,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將相關競賽習題制作成滾動的幻燈片,會讓初中生的視野更加豐富,進而有效帶動初中生比拼興趣。
如,教師在講授“整式的加減”中的同類項、常數項、去括號法則等知識后,為了進一步促進初中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將有關練習題分別制作在不同的幻燈片上。在講授完具體知識點后,開展競賽。可以將初中生平均分成三個小組, 然后,教師再公示比賽規則:“每次播放幻燈片的時間是三分鐘,三分鐘內每個小組盡最大努力去計算。幻燈片全部播放后,統計每個小組的計算數量和準確率,哪個小組的計算得最多,并且可以保證準確性,就可以取勝。”。就會使初中生積極投入到合作中,與小組同伴共同努力去計算。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初中生主動去練習計算,還會讓其與同伴真誠合作、默契配合。同時,也會讓初中生的學習質量得到同步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程對于學生而言,無論是從更高年級、更高層次的學習來說,還是從日常生活、遠期發展來說,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在“雙減”政策的實施下,要求教師以更高水準、更高質量的教學效率,將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
參考文獻:
[1]陳賽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2):93-95.
[2]張海青.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