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權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對學生的教育的關注程度也正在逐步提升。初中生正處于自身學習成長的黃金時期,對這個階段學生來說,有效的增強學生體育課程的教學,可以對學生身心健康良好培養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就初中體育課堂熱身小游戲部分的教學策略進行探討,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熱身游戲;策略探討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熱身小游戲應用的重要性
(一)有效激發學生體育課程的興趣
在初中體育老師展開熱身小游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加深自我認識的程度,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的活動中體會生活,提高自身學習興趣。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一旦對于某個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提升自己的關注和參與程度,不僅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都非常有幫助,而且還可以對學生身體素質進一步提升。
(二)擺脫枯燥教學
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和學生將體育課堂等同于戶外活動,更有一些初中的體育課直接變成了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這種情況會讓體育教學越來越枯燥,從而形成一定的惡性循環。但通過一定的教學實踐發現,在體育課堂中進行多樣化的熱身小游戲教學能夠擺脫目前枯燥的教學形式,通過體育游戲來擺脫體育課堂中的枯燥教學,是游戲這種教學形式發揮激勵影響的重要過程,也讓體育課堂教育的教學效果逐漸提高。
二、熱身小游戲在初中體育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熱身環節不論是在正規體育運動還是體育課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準備活動,并不是專業體育獨有的,就連慢跑或者做健身操之前都應該進行一些熱身活動。校園里,尤其是初中生,對劇烈運動根本沒有概念,動輒滿操場狂奔,所以在體育課堂中就更要強調熱身的重要性。一些簡單的、輕松的熱身動作,如拉伸、伸展體操等,能使學生的肌肉和關節提前進入一個相對興奮活動的狀態,為之后的運動做出平衡的反應,能將運動的損傷風險降到最低。按照45分鐘的課堂時間分配的話,熱身操的時間大概占5~7分鐘為佳。值得注意的是,體育教師在進行熱身活動種類的選擇時,應提前對游戲的規模、種類以及可施行性有基本的把控,不要本末倒置。
(一)從教師角度出發提高初中熱身小游戲應用的方法
首先,體育教師要不斷地研究體育熱身小游戲的教育意義,并在研究的過程中設計出更加科學的體育熱身小游戲來提高教學效果,這也是新課改中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其次,體育教師要在團隊內部進行必要的交流,體育教師團隊中的經驗交流能夠加快研究結果的實現,同時這也是體育課堂開展熱身游戲教學的創新過程,通過總結和創新不斷地設計更多適合體育課堂教育的游戲,并讓游戲成為有力的教學武器,保證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按組劃分并設定游戲活動的規則
體育課中的熱身小游戲活動,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十分鍛煉其性格的方法。通過調動其集體榮譽感的方式來吸引其參與游戲,與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感受體育游戲的真正魅力。
以跳大繩游戲熱身運動為例,將全班按序號或者字母分為四五個大組,每組8~10人;分好組之后,體育老師將與體育委員一起優先示范一下正確跳大繩的姿勢,使同學們明確整個跳繩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接著,每組隨機分配兩名學生站在兩端搖繩,并從相鄰的兩組搖繩人員中再分別隨機抽取一人,調換到另一組,但該學生還是屬于原來組,起到一個報數監督作用。然后,該組剩余學生在其中一位搖繩學生旁邊排隊等候跳繩;從第一名學生跳繩開始依次報數,其他組同理。體育老師需規定一個具體的時間比如3分鐘,時間到后以哨聲為信號全部停止跳繩;將報數人員報告的數據進行簡單統計,哪個組跳的數量最多則為取勝,公布前三名。期間,體育老師需多強調游戲活動的規則,以防學生不在意或忘記,導致游戲活動的非常規中斷。
(三)有效維持游戲活動中的秩序
體育老師在熱身小游戲活動中要起到一個裁判的作用,積極地維持活動秩序,切忌站在一旁什么都不管。游戲進行中也要細致觀察,如果其中某組遇到了問題或者因一些原因而爭執,體育老師都要及時地做出調整,將游戲繼續。
比如,繩子總打到跳繩者的腳,那就要實時地為搖繩者提供一點建議,將大繩收短一些,但不要自己上手操作。或者看到有些學生的運動姿勢不夠規范,老師可直接在旁邊友好地大聲鼓勵提醒,但不中斷比賽;整個游戲活動中,也偶爾會有不遵守秩序、比較淘氣的學生,面對這類學生,體育老師要保持良好耐心的心態,做他們的朋友,將學生為什么不參加游戲的原因搞清楚,將其情況具體分析,然后逐步引導該生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力量,堅決做到全部學生參與,拒絕落下任何一位學生。在學生受到老師的積極鼓舞和肯定后,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參與體育課堂,這對促成良好的熱身游戲活動氛圍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也對所有學生自信心的樹立有幫助作用,為班級集體榮譽感的培養貢獻力量。
(四)設計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游戲類熱身活動
在體育課的熱身活動中,因時制宜的采用體育游戲,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注意力;在優越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體態和訓練方式,精神飽滿的進行學習與鍛煉。
比如,在足球體育課的課前準備活動中,利用繞桿接力游戲替代傳統的準備活動,將所有學生劃分為兩組,每個大組10個桿,1個球。每組第一個繞桿的同學在接到教師的口號后,從同一起跑線同時出發,繞過10個桿之后回到原點,并傳給下一位同學。中間不能有漏桿、漏球的現象,如果出現重頭開始,以此類推,用時最少的小組獲勝。這樣,不僅活動了筋骨,而且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同時,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小組合作的精神。
參考文獻:
[1] 劉歷紅.體育游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元條件”——由一項實驗引發的思考[J]. 中小學管理.2019
[2] 劉超;曹旭雷.初探體育教學中的教與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
[3] 楊洪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作用與組織原則探討[J].新課程導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