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展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變革與創新,培養和提高全體民眾的信息素養,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國家以及學校、社會的關注與重視。本文結合信息技術教育的優勢和特點,對利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進行了相應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教學;任務驅動;實踐能力;探究分析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和作用
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實踐探究性、新穎性以及靈活運用性等特點,教師可以合理利用這些特點,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實踐、創新運用能力[1]。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包含很多種,任務驅動式教學也就是其中的一種。任務驅動教學是以教學任務作為主線,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創新能力。而且也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以共同的任務為中心,利用問題進行驅動式學習,最終完成教師規定的學習任務。任務驅動學習是探究教學中的一種方式,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主動應用有關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之間的自主探究和互動交流。因此,任務驅動式教學在任何操作類的指導和學習中,都比較適用。尤其是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和應用,因為該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比較明確,而且很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在實施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任務前的活動階段,即介紹教學活動的主題,并且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其次是完成任務的中間階段,即學生通過自主搜集學習資料、合作學習,完成教師的任務,并且制作任務報告;然后就是分析任務的階段,探究學習任務,進行后期的練習。教師通過圍繞教學任務,來構建知識學習體系,按照任務的類型,劃分教學單元,以此培養學生的信息水平和技能,提高信息素養。
二、如何利用任務驅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利用任務驅動,鼓勵自主學習
隨著新課標改革教育的推出和實行,教師可以選擇應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督促學生主動、自覺的學習。設置學習任務,促使其自主預習,培養創造性的思維發散方式。學習任務的設置,需要緊密結合信息課程的具體內容,也要注重情境的創設。
例如在學習“人工智能的應用”時,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布置預習的課程任務:在網上查找有關“人工智能”的誕生和應用領域的資料,書寫一篇關于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學習報告。高中生基本上都會使用網絡,通過借助課本教材和計算機網絡,很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獨立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不排除也有學生對于計算機的應用水平比較薄弱,教師可以指導其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和完成任務。對于一些相對比較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在進行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會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模型,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2.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培養實踐運用的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個具有知識性、技能性、操作性特點的學習課程。學生要想理解和掌握知識,就必須要通過自身的實踐操作來完成[3]。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將信息技術的實踐運用能力,當做首要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信息的編程與加工時,學生很可能會對書本中所列出的操作步驟感到頭疼。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下操作的流程圖,進行兩遍的示范教學,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上機操作的任務。
比如,教師可以把一個總任務,設計和劃分成三個難度層次不同的小任務,分別對應容易、中等、較難三個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習任務。這樣,可以對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起到一個促進和激勵的作用。而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可以擁有一個挑戰自我的機會。所以,可以同時照顧到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而且,只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可以讓學生都有事情做,促進了整體性的學習效果。實踐操作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把各科的學習知識進行有機的綜合,通過考察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4]。
3.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提高學生運算的學習能力
在信息技術的指導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適用的文本、圖片或是短視頻等有效的教學資源,利用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建立信息技術教學的資源庫。為了提高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師需要集成和整合資源信息,制作成教學過程中能夠應用的課件。此外,教師也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做成完整的學習資料,上傳到網絡平臺上,以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5]。資源只有被學生共享,才能充分發揮其實際作用,進而打造高效的信息教學課堂。
雖然計算機具有較強的運算能力,可是并不能夠自動解決問題。對于一些運算類型的問題,需要在計算機中輸入相應的數據和計算公式,因為計算機本身是無法進行自動計算的,所以需要人工進行程序的設定。比如利用計算機進行一些數值求和的計算時,需要先打開Excel表格,選中需要求和的表格區域,在表格的左下角就會顯示求和值,點擊求和的行或列的最后一個空格,再點擊“開始”菜單中的“求和”項,點擊Enter鍵,就可以得到求和的具體數值。
結語:
綜上所述,相比其他的教學和學習方式而言,任務驅動式教學,更加注重方法和知識體系的建立,而且融入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靈活性和文化多樣性。所以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可以極大的促進學生的探索和創新、合作的精神。因此,任務驅動式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信息技術水平,具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秦國棟.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探究[D]. 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08.
[2] 彭丹. 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利用任務驅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19):90.
[3] 彭丹. 任務驅動策略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5.
[4] 蔣祝希. 自組織理論指導下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學習資源利用研究[D]. 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6.
[5] 李林林. 高中信息技術課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研究[D]. 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