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瑜
摘要:人類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科學技術在進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教師從傳統的教育方式走向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拋棄單一的傳統教學,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進行變革和創新,從而提高歷史教育的教學質量。為此,文章重點從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進行以下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教學;史料運用
一、歷史教學中對史料合理使用的意義
1.1在初中歷史課上,運用歷史資料能大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其實,歷史資料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其真實程度。在歷史課上,若一味地照搬歷史課本,會使課堂上枯燥乏味,而且會使學生對歷史產生厭煩。但是,在課堂上增加一些歷史素材,也能使歷史事件重現,給課堂增添一些新的活力。歷史課堂氛圍比較融洽,使學生們有了學習歷史的興趣。
1.2對培養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定的幫助。這些關于歷史的事情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參考,從而增強學生的認識。在歷史教育中,除了傳授歷史知識外,還有對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提供更加形象的實例,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同時也能讓他們對歷史的認識有所了解。藉由對歷史文獻的詮釋,教師可以使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歷史觀念,同時也能使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論史料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運用
2.1初中歷史教育忽略了學生對歷史文獻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歷史課上,大部分教師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歷史知識的闡釋上,很少有教師把重點放在對歷史材料的開發上。這就造成了學生對歷史資料的閱讀能力不夠,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也較少,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推理也就受限了。究其根源,在于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對歷史文獻的培養,以節約教學時間。所以,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們教授的很認真,而學生們也很用心,但是,他們的分數卻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由于他們不會有效地閱讀和了解歷史,所以使學生無法全面地了解歷史。
2.2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理解分析史料。大多數情況下,學生歷史成績上不去,是因為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歷史資料。有些教師在講解歷史資料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由于,沒有進行過仔細的講解,造成了對歷史知識的不全面的認識。有些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一直沿用傳統方式,造成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不感興趣。還有些教師會盲目地讓學生去記憶歷史教材上的知識點,使其對歷史教學的成效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教師們對歷史的認識還不夠透徹,從而影響了教學。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資源的有效策略
3.1融入微課進行教學。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教師們的教育方式越來越現在化,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走進了教室。在此背景下教師應采用微課的方式。既能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對歷史的認識更為直觀。同時,微課也能使歷史教材的內容得到拓展,使其獲得更多的歷史知識,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中,歷史教師要帶領同學們了解本章所講的歷史事件,并由教師在教室里放視頻。在教學中,教師要在視頻教學中,既要對歷史文獻進行探究,又要培養其對歷史文獻的探究能力,可以使歷史的研究更加深入,從而促進歷史學習的氣氛,增強學生的歷史和人文精神。
3.2合理選擇史料。在初中歷史教育中,史料是一種輔助性的教育資源。在歷史課上,教師要認真地挑選素材,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史料的選取對歷史教育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運用歷史資料時,應注意選用合適的教材,并運用恰當的方式,充分利用史料的教學價值。要讓同學對歷史內涵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史料加以闡釋,同時也要讓同學對當時的情況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才能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這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發揮到最大,同時,增加歷史上的知識。
3.3翻轉課堂,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新課標指出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求知欲,輔以歷史教師的授課。特別是在教室里,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改進現有的教學方式和課程的編排,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自覺性,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增加對歷史資料的探究,又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不但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提升他們的史料的運用,使學生自主探究加深對歷史的認識,同時,對我們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
3.4展開引導式探索,提高學生史料探究效率。當前,我國的教育工作重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但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除了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外,還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所以,在指導調查中,教師要正確運用指導調查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又能使他們在歷史與史料上找到正確的道路。但是,在指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歷史文獻的研究,提高對歷史文獻的認識。教師帶領同學們就相關的歷史事件進行探討,并對這些事件做出對應的答案。這樣,在研究過程中,不但能強化指導、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還能使師生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學生的學習動力也能保證他們的創造性和求知欲的長遠發展。
結語
在初中階段,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本課程既能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又能提升其探究精神。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要把教材中的歷史教材與歷史資料有效地融合起來,既能拓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又能增強學生的歷史文化修養。這種教學方法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規則,而且在實際教學中實施起來十分有效,教學效果也比較理想。
參考文獻:
[1]殷曉菲.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有效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1(10):77-78.
[2]李薇薇.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史料運用[J].試題與研究,2021(5):106-107.
[3] 于秀芹.史料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21(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