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鋒
摘要: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我國教育界一片春機盎然,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得到了極大地推動。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基礎教育的建設,教育界的中心也逐漸轉移到基礎教育的建設和實施中。我國在對高中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在對高中生的思維模式和邏輯性進行培養的時候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學生的數學教育。但是高中知識復雜,高中生理解能力有限,往往會使得高中數學課堂效率低下。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效果;嘗試與探索
一、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意義
(一)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
在教學課堂中,數學老師需要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以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提高。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來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探索,鼓勵其思維的多樣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新空間。
(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老師需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的空間以及時間,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探究的機會;同時老師還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情境,營造出一個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習能力。另外,老師還需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其多思考,引導其發言,如此就可以更好地找到問題解決的途徑,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開發。
二、有效提高人教版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教師正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數學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一件極為頭疼的事,而這并非學生不夠聰明,只是因為數學的知識對學生來說較抽象,單純的灌輸當然只能讓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高中數學的教學流程一般從講解定義、符號、公式、公理開始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接著從法則、算法、性質、定理開始引導學生去運用知識,然后就是為學生列舉相應的題型,然而這些只會讓學生覺得數學更加的"冰冷"。
新課標下人教A版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觀念,從人性出發,讓知識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數字變得親近可人.也就是說,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鼓勵學生用眼睛去觀察世界,親近自然,運用數學工具和一些手段去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就對相應的知識有了深刻的認識,也能將知識更好地掌握.同時,在這個"再創造"的過程中,學生也對數學有了新的認知,也燃起了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學生也掌握了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和"數學地思考"。
(二)設計教學情境
通過對數學學科素養構成的分析可知,數學學科素養培養的根本在于引導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將生活實踐與數學教學進行結合,來設計多樣的教學情境。
例如,在學習《等差數列的概念》這個課程時,教師要抓住概念課的培養作用。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預設一個問題情境,如我們每天留一道數學作業,為提升學習效率和數學能力,制定了一個訓練計劃,之后每天比前天多留一道作業,請問我們第30天做多少道數學題呢?在這個情境中,引導學生把每天的作業數量列出來,觀察特點,類似再請同學們舉一些例子,尋找共性,抽象出等差數列的概念,之后將這些數字做好分析,引出等差數列的項與項數的一般規律,就是要推導的通項公式。在情境問題的選擇時,多研究學情,設計與學生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事例。
(三)適當組織數學游戲等活動
相比于工作、學習來說,輕松的游戲更讓人感興趣,對于正處于激情四射、熱情洋溢階段的高中生來說,游戲比學習更讓學生感興趣。那么將游戲與數學課程相結合形成數學游戲活動課或者將數學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會使學生思維創造更加活躍。
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來組織數學游戲活動:第一,設置數學游戲課堂,時間為兩節課時長。將學生按數學成績均勻分組,教師在學過的知識中按照由易到難設置比賽試題。比賽題型分為必答題、選答題、搶答題。教師現場出題,學生現場作答,給最先解出來并且解答結果正確的組加分,難度逐漸提高,分值逐漸增多,得分多的組獲勝,獲得獎勵。每一個月開展一次這樣的數學游戲活動課,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自身的不足,在學生勝負欲的作用下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第二,設置課前熱身數學游戲。函數、幾何、建模是高中課程的三大主線,在學生學習函數時與學生一起欣賞復雜、好看或者奇怪的函數圖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逐步從這些函數圖像引入所要學習的函數。在幾何的學習中可以用幾何畫板等工具畫圖,將幾何圖形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通過以上方法誘發學生的求知欲自然地將學生引人課堂的學習,對數學教學效果的提高至關重要。
(四)多元評價,喚醒學生反思
現在的學生們學不好總善于找其他客觀的理由,或者說老師沒講到位,或者說自己會做粗心了,其實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不用心學習,考差了就氣餒,一蹶不振或者自信心受挫,而沒有很好的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最終沒有考好。
最近我聽的講座老師的一句話"喚醒人的回歸",讓我感觸很深,我想這大概就是學科素養滋育的靶標吧。而喚醒學生我們可以選擇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可以在課堂上,可以在課后,可以在一次考試后,可以在學習上,可以在生活上。我想課標中提到的多元評價,也是教我們從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去評價學生吧。比如課后對學生作業我認為面批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但因為班級人數比較多,所有人面批工作量大,我的做法是先批改,錯兩個以上的定B等級,批改完成后,所有B等級的學生改錯之后再找老師二次批改,二次批改就屬于面批的一種,一方面我先說一下他之前錯的原因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易錯點,另一方面讓學生說自己做錯的原因,通過這樣一對一的交流,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東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20.
[2]麥康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9(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