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課外作業布置與檢查是教師每日工作的重要內容。然而不做課外作業的學生幾乎各校都有,班班都有,而且是屢禁不止。教師們常常是高高興興進教室,火冒三丈出教室,鬧鬧叨叨進辦公室:因為總有幾個學生不做家庭作業。補、罰、請到辦公室、苦口婆心地說服教育......但仍不起多大作用,不做課外作業的學生依舊是天天有。
學生不做作業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改變這一現狀,糾正學生這一不良行為呢?
關鍵詞:家庭教育;尋求根源;提升教學技巧
一、不寫作業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影響
有的家長只管養不管教,錯誤認為:他們的責任只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至于教育問題,則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有的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養成孩子任性,嬌氣等不良的行為習慣;更嚴重的是現在“打工潮”影響著人們,許多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很溺愛孩子,舍不得管教。除此之外,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家長當小大人用;還有的是單親家庭,洗衣、做飯這些家務事早落在肩上,分割了學習的時間。
(二)自身觀念影響
1、對學習不感興趣
見到作業就坐立不安,無從下筆,好像被逼無奈的感覺,家長催才知道寫作業。
2、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做作業時常發呆、磨蹭、懶惰、東張西望、愛打岔。作業一多就完成不了;管不住自己,愛玩,玩夠了才開始做作業;甚至有的家長還替孩子代勞,長此以往培養了孩子的懶惰行為。
3、不會做
上課沒聽懂或智力原因造成學習障礙,一遇到困難就繞著走,繞不過去就不走。
(三)老師教學影響
1、教師布置的作業種類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學生敷衍了事。教師布置作業時一味從自身需要出發,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
2、教師的管理不到位,教師不能及時檢查、批改作業,不能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都是學生養成不做課外作業的直接原因,致使有些學生就成了“磨”“拖”。
3、教師的課堂不夠精彩,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沒有讓學生對老師對課本產生興趣,連累了對作業的興趣。
二、針對小學生不做課外作業的情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及時家訪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長在家是監督孩子學習的第一責任人,教師一方面可以在家長會上給老師和家長、家長和家長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向家長介紹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為無教育經驗的家長指明方向,同時還要鼓勵家長積極發言,請家庭教育效果顯著、對孩子思想品質、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家長談談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取得的經驗;還可請經驗不足的家長提出他們的困惑,教師將問題梳理后,再結合平時的觀察給家長提出有效的合理化的建議。另一方面,發現學生未完成家庭作業,第一時間就要和家長取得聯系,并說明情況,教師和家長形成合力,制止此類現象再次發生。我們教師在檢查作業后,發現學生未完成家庭作業,往往怕麻煩,或者想給學生機會,只是簡單的批評幾句、補寫、罰寫幾遍......不能及時的與家長取得聯系告知情況,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更助長了學生的囂張氣焰。有的教師只家訪一次就不了了之,沒有進行追蹤,基本是前功盡棄,等于無用功。
(二)走進學生,尋求根源
俗話說:“澆樹先澆根,育人先育心。”教育學生,就要了解學生,要積極地和學生交朋友,使學生敢于吐露心聲,尋求根源,以便更好對癥下藥,采取切實可行的思想教育。否則,是治標不治本,讓人心煩。
在我剛接這個班時,一個名叫黃中寶的小男孩,闖入了我的視線,在同學們的眼中,他是個令人討厭的壞學生:撒謊、學習不用心、膽大、遲到、不完成家庭作業.....甚至班里的樣樣壞事都與他脫不了干系。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很聰明,上課分析問題很到位,回答也比較積極,就是喜歡不舉手,喜歡脫口而出,沒有規矩。于是,利用課余時間,經常像朋友一樣和他聊天,有時還會逗他玩。慢慢地他放松了對我的警惕,和我交流起來。同時,我發動全班同學在學習上關心她,幫助她,鼓勵她,從根源抓起,從思想上認識不寫作業的危害。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變化很大,不僅家庭作業天天做,上課也舉手回答問題了,而且沒有人像以前那樣打他的小報告。那個學期的期末測試雖然只得了72分,但他的確進步了。
(三)提升老師的教學技巧
一位老師就像出色的演員,老師的精彩表演將會深深吸引學生,打通學生的思路,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習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求老師多鉆研教材,多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等,從多方面培養自己,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生動而精彩。不要等鈴聲響了,才想起翻教案,看看今天要上哪一課。不僅要找學生存在的問題,還要學會檢查老師教學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許,這樣內外結合,才會有更佳的效果。
(四)作業設計巧妙,要分類分層
在作業布置的量和質上進行改革,盡量做到少而精。要多方改革作業,讓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的權利,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難易結合,分類布置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對于班級的學困生,應該降低作業的難度,不能讓他們望而生畏,舉筆難寫,讓他們嘗到學習的快樂。
別同學,基礎知識薄弱,就連最簡單的都會有錯別字出現。字跡潦草就像草書,一查作業就說不會寫。我放低作業要求。每次要求他從基礎知識鞏固入手,再加上我適當的表揚,一段時間堅持下來,能按時完成作業了,寫字比以前端正了,作業里的錯別字少了。雖然是點滴的進步,那也是讓人激動的。
家庭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拓展。作為教師對不做作業的學生絕不能放棄,要積極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創設條件去激勵學生,用真誠和愛去教育學生,用有效的方法實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發自內心的愿望就是學習不斷進步的真正原動力!
參考文獻:
[1] 廖秀云. 如何面對不寫作業的學生[J]. 青年時代,2016(6):93.
[2] 顧燁燁. 小學生不寫作業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基礎教育研究,2015(16):77,79.
[3] 李清華. 關于學生不愛寫作業的思考[J]. 新課程·小學,2016(9):286.
作者簡介:高海芹,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大學本科漢語言專業。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