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fā)展,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基于雙減政策的作業(yè)布置成為小學教育的重點部分。如何基于雙減政策下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作業(yè)布置效率和質量,是學者和教師們共同探討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政策;作業(yè)布置;方法策略
基于雙減政策的教學方法提倡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切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態(tài),強調學生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根據(jù)自身學習優(yōu)勢主動學習。在平時的語文作業(yè)布置中,學生會被動地接受知識,基于雙減政策的作業(yè)布置方式會使課后知識鞏固更加積極,既可以開展師生之間的密切交流,又可以建立高效細致的語文課后學習模式。
一、合理布置語文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作業(y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基于雙減政策結合作業(yè)的合理設置,促成學生課后知識的鞏固,讓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具有邏輯性。通過雙減政策的作業(yè)設計指導,是指導和糾正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的的最基本的依據(jù)。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可以更輕松地溫故課堂知識,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優(yōu)先,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在全面細致的教與學的氛圍之下,教師還可以利用雙減政策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開展高效語文課堂教學。結合雙減政策開展語文教學時,我們要更加注重以輕松活躍的狀態(tài)開展教學,合理布置作業(yè),結合語文作業(yè)內容以形象生動的方式來進行講解,賦予語文知識活力,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以及印象,積極去學習,積極鼓勵學生課堂作業(yè)內容,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文學習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展這一文章的教學前,要結合雙減政策,合理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分享看完這篇文章后,把自己不認識的字和不熟悉的字詞,在課文中標注出來,在老師教學后熟悉記憶這些字詞。之后我們可以布置課后拼音作業(yè),讓學生把之前學習過的拼音標注在自己沒有掌握的文字上,讓學生將拼音字詞融會貫通,達到承上啟下的教學目的。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具的方式,將蝌蚪、鯉魚、烏龜以及青蛙這些字的拼音標注上去,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分解這些字,與同學展開交流,讓學生能夠通過隨文閱讀掌握更多的生字生詞。
二、精心設計作業(yè),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思維
教師在結合雙減政策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要以學生的基礎情況來進行選擇,精心設計語文作業(yè),創(chuàng)造審美鑒賞情景,打造高效教學課堂,在高效語文課堂中不斷推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強化學生學習理念。小學生對于情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夠從文章、古詩詞當中去初步提煉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情感,他們能夠初步去體會到作者所描寫的事物是好是壞,所表達的精神是否值得弘揚等等,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小學生也處于需要他人肯定自身存在價值階段,老師和父母的引導與贊揚會對他們學生和生活產生極大的動力,小學語文老師要利用學生這一時期的心理需求,結合雙減政策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提出與相關的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提問習慣,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同時有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例如,在開展《草原》這篇文章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精心設計的語文作業(yè):通過文章閱讀,將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以及民族風情的字詞語句在課文中標注出來。通過作業(yè)的完成,學生可以完善自己的語文學習思維,養(yǎng)成邏輯思考,總結文章內容的思維習慣。最后通過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及時反饋,能夠高效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完善作業(yè)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三、設計拓展作業(yè),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
基于設計政策實施具體教育工作時,教師需要科學轉變教學觀念,確保教學方法能夠高度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創(chuàng)新的時候,需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并結合雙減政策進行科學有效的作業(yè)設計,準確把握教學難點和重點。為了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拓展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強化自身作業(yè)設計以及課堂知識拓展意識,夯實自身專業(yè)基礎。
針對知識創(chuàng)新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我們設置了更加精細化的語文拓展作業(yè),例如,在學習《詹天佑》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設計更具拓展性的作業(yè),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觀看我國近年來的鐵路發(fā)展情況,使學生感受祖國的偉大成就。之后教師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引導:親愛的同學們,近年來我國鐵路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你們知道嗎,在幾十年前,我國的鐵路建設還很落后,鐵路建設人才缺乏。通過利用視頻引導,引起學生的拓展閱讀好奇心,之后代入《詹天佑》這一節(jié)課的課后寫作教學,讓學生通過文章的閱讀,完成課后寫作,歸納出文章的主旨大意,概括詹天佑的人物形象,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課文表達的主旨進行更好地學習和理解,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結束語:
一切的語文教學活動要以學生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的基礎情況為落腳點,教師結合雙減政策開展設計語文作業(yè),可以輕松高效地復習鞏固知識,賦予較為枯燥的知識“生命力”,這些富有“生命力”的知識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好地激起興趣,高效培養(yǎng)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王明容. 對小學語文作業(yè)布置與批閱策略的思考[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9):37.
[2] 王劍平. 小學語文作業(yè)布置的幾點嘗試[J]. 學周刊(A),2012(10):137-137.
[3] 石艷華. 小學語文作業(yè)布置批改初探[J]. 情感讀本,2016(11):88.
[4] 通拉嘎. 小學語文作業(yè)布置與批改淺析[J]. 魅力中國,2014(9):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