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如果能夠與高中數學教學相結合,那么就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培養,而且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升教學效果。基于此,文章將對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幫助。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翻轉課堂;高中數學教學;運用方法
作者簡介:邢華(1977.3—),女,山東煙臺人,山東省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
一、翻轉課堂對高中數學學習的影響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般來說,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都是填鴨式教學,但是與初中階段相比,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教師仍然迫使學生被動學習,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合理利用翻轉課堂,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而且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預習和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在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學生之間需要相互討論,這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提升。當學生完成了自主學習的任務之后,教師再通過測驗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提供解答。由此可見,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對學生數學學習差異性的影響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往往都來自教師的講課。由于每一位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以及學習能力不同,因此教師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不同。對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進行兩到三遍的教學,而如果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在課前觀看教師的教學視頻,然后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反復觀看。運用這種方式能夠縮小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差異。
在課堂討論這一環節當中,教師首先可以根據學習能力的強弱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每一個小組通過組員合作獨立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一系列教學任務。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而且教師還能夠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最終使學生對于課程理解程度的差異縮小。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立體幾何的相關知識時,有很多學生往往對空間概念理解不夠好,腦海中不能夠形成立體的幾何圖形,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讓學生自己準備模具,以小組作為單位對這些立體幾何圖形進行觀察,這就可以幫助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多角度觀察這些立體幾何圖形。此外通過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交流,學生還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知識的融會貫通,進而使自己對立方體的想象能力得到提升。
(三)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1.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翻轉課堂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課前教學視頻,而且教學的內容往往也需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制定。在這一過程中要求教師一定要對教材有很好的把握,教師只有在吃透教材的情況下才能夠脫離教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體系。而且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還必須確保每一堂課的講課風格都要幽默風趣,而且授課內容要重點突出處理。這些方面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才能夠確保自身的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2.培養教師將多媒體與教學工作相結合的能力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教學方式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就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傳統的高中數學授課模式效率比較低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注重提升自己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熟練地掌握網絡多媒體技術。
二、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一是資源錄制這一方面存在問題,要想翻轉課堂得到有效實施,教師就必須根據自己所在學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錄制相應的材料,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微課的相關內容不夠熟悉,因此他們在錄制視頻以及制作課件這一方面往往要花費比預想更多的時間,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二是微課的適用范圍方面存在問題,盡管通過一些專業的師資團隊可以制作微課視頻,但是如果每一節課都運用微課來上也不現實,也就是說微課并不適用于所有的高中數學課程。對微課的特點以及數學課程的結構來說,微課不適用于一些邏輯性以及推理性比較強的內容,因此對三角函數以及數列的相關內容,傳統教學模式就比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要好;但是對于立體幾何以及圓錐曲線這一方面的內容來說,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就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由此可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盲目地選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教師就需要在課程的設計方面多下功夫。
(二)學生方面
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要求首先必須具備比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相關的調查顯示,現階段學生還不能夠很好地使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仍然喜歡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有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但是長此以往學生可能會過度依賴教師,學生的學習將會越來越被動,進而逐漸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硬件設備存在問題
由于在校學生不能夠攜帶手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而且學生還很難接觸到電腦,因此如果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推廣翻轉課堂教學,那么學校的硬件設備會嚴重不足,進而使得翻轉課堂的實施不能順利進行。此外學生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上課,即使教室有多媒體設備,也很少有時間去播放微課視頻。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只能運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觀看微課視頻,然后再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這就使得教師不能夠準確地定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完成程度,而且還不能夠根據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指導。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努力在硬件設備方面下功夫,進而使得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順利地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專門的微課視頻觀看場所,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習微課視頻。此外學校方面還可以為師生購買一些制作微課視頻的軟件,讓教師能夠更方便地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作適合他們的微課視頻,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合理的教學目標會直接影響到翻轉課堂的實施結果,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是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培養的整體目標,以此為基礎,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出發點,以不同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所能夠接受的知識為原則來對教學目標進行設定。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數列的相關內容時,當學生完成了教案內容的學習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一般來說數學知識的涉及面非常廣,而翻轉課堂的時間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當學生學習完教案視頻并且提出自己的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定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聽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就不會走神,最終能夠更好地掌握一些不易掌握的知識。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
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培養,教師在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意用一些輔助性的教學工具或者帶領學生到戶外環境中進行翻轉課堂教學。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函數模型的相關內容時,教材當中函數模型的二維平面很難激發學生對于多維函數模型的想象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要注意運用相應的教學工具為學生構建多維函數模型,這種教學工具的運用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再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指數函數的相關內容時,在正式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備一些吹泡泡的工具,在教學正式開始之后教師讓學生吹泡泡,然后再為學生講解吹泡泡與指數函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教學情境當中感受指數函數,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指數函數創造條件。
(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比較單一,很多的教學手段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擺脫原有的教學方法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授課,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局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翻轉課堂為載體,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空間幾何體的相關內容時,首先可以利用平板電腦給學生推送預習資源壓縮包,讓學生對這一方面的知識進行預習,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他們所畫圖形的特點。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充分地運用好多媒體設備,用GeoGebra軟件為學生先演示這些空間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再為學生講授這些立體圖形的特點,與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這些圖形的理解,將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
(四)實施個性化指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毋庸置疑,每一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講課模式,確保自己的授課過程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此外教師不能夠以成績作為對學生進行考查的唯一標準,要注重對學生個性化特征的挖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再者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去發掘一些新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自己的交流能力,讓學生學會去傾聽他人,樂于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三角函數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舉簡單的例子,當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對這些題目的解答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自主解答一些其他的題目,題目的難度逐漸加大,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將自己做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教師需要根據每一位學生遇到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指導,確保自己的教學能夠真正地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最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得到提升。
(五)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
在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利用好多媒體設備,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更強。此外教師還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生活中的問題將數學課本中的知識為學生引出來,而且還可以將課本當中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當中,將學生數學學習的潛能充分激發出來,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更高。與此同時教師在翻轉課堂實施的過程中還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發言的機會,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多元函數的相關知識時,首先為學生拋出一個題目,其次讓學生自主組成小組進行解答,最后由教師對他們的解答進行糾正,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大概思路,將問題解決的思路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這樣一些比較困難的函數問題也可以變得簡單。
結 語
高中數學翻轉課堂的實施主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顏春.基于微課的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1):118-119.
[2]汪香麗.翻轉課堂視域下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21(4):59.
[3]徐勤鴻.試論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翻轉課堂的應用[J].新智慧,2020(12):18.
[4]孫露,方輝平.“翻轉課堂”視角下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重疊內容的教學設計[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76.
[5]胡學平.基于微課的高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以“基本不等式(第1課時)”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6(11):21-24.
[6]龐志雷.在翻轉課堂中體驗數學之美——“斐波那契數列”教學案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8):16-19.
[7]陳桂芬.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推理猜想引導——評《數學與猜想(第二卷):合情推理模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