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數學學科的教學的重中之重是:需要教師要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促使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多元化、開放性的發展,進而幫助小學生提升數學綜合水平,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基礎、做好鋪墊。文章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和建構策略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特質與建構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新時代發展的主要進行因素,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認知特點,幫助小學生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培養數學邏輯、提升數學意識,促使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二、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特質
(一)對數字的敏感度
小學生的思維、智力都處在發展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其理解、認知、接受能力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再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要求小學生要具備成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數學學科的特點是比較抽象、邏輯性強,在學習中學生只能憑借教師講授的知識,來摸索數學的知識學習的規律和方法,并且進行充分的推理和想象來深入學習數學。優秀的數學核心素養,既需要小學生具有先天的學習優勢,更重要的是要有后天的努力,教師的教學重點是要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先天核心素養優勢是對數字的敏感度,在數字出現后,學生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后天核心素養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學習、加強鍛煉、培養意識,增強對數字認知的敏感度,進而提高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通過創設教學計劃、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時刻鍛煉數學意識、增強數學能力、讓大腦處于活躍狀態。
(二)靈活的解題能力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解題能力,小學生在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后,要慢慢摸索、細心查找到適合自己的解題思維、解決方法,同時,還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把二者充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解題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成就,進而幫助小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習動力,幫助小學生培養數學學習的動力。解題能力的具體體現是:在小學生遇到數學問題時,可以充分運用數學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通過思考、計算等步驟,得出準確的答案,解決數學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具備靈活的思維、靈活知識運用能力,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充分展現。
(三)活學活用數學知識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創設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教學目標上,讓小學生具備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的能力,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幫助小學生更扎實、更高效的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意識。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堂講授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公式、數學算理、數學規律等解答數學題目,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另一方面,為了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建構的策略
(一)創設數學情境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要將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體實施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新、采取趣味性強、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有目標、有方向的建構數學課堂。在日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小、注意力差、認知能力低等特點,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和培訓,進而有效建構課堂教學情境,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增強數學知識應用水平。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購物”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時,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為學生創設適宜的“購物”環境,讓小學生在這種有針對性、有代表性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學習這一課的知識點,掌握購物的方法和技巧,進而深入學習人民幣使用方法和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購物之前,教師要教會小學生認識錢幣,以及錢幣的面值兌換等知識。如:小茗的媽媽帶著小茗去超市選購商品,在購買鉛筆時,售貨員告訴小茗一支鉛筆8角錢。媽媽就問小茗,我們應該怎樣付錢呢?這時小茗從媽媽的錢包里找出一張1元錢遞給售貨員,并且告訴售貨員阿姨,請找給1支鉛筆和2角錢。然后小茗將自己為了會做出這樣的舉動的原因告訴了媽媽:1元=10角,1支鉛筆8角,10角-8角=2角,所以我需要售貨員阿姨給我1支鉛筆和2角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小茗不僅對錢幣的使用有了自己的認知和規劃,并且可以運用錢幣之間的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這樣就能看出小茗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并且通過購物的行為也鍛煉了小茗的數學核心素養,這樣的做法是值得推崇和效仿的,讓小學生在這種熟悉而又不失新穎的情境中,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進而鍛煉自身的核心素養。
(二)建立和諧課堂關系,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在建構數學課堂教學環境時,教師要運用自身的教學技能,為小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放松,可以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進行學習活動,讓學生深切體會到和諧的課堂關系可以讓自己的受益,既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又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真正了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數學導出能力。教師要結合學生具體學情,有針對性地開展因材施教手段,幫助小學生減輕數學學習的壓力,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讓小學生養成及時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意識,并且可以配合教師進行探究學習,促使自身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得以增強。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規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科學滲透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學習意識。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千克、克、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創設適宜的練習條件,讓師生關系得到有效建立,促進師生之間科學溝通。如:教師在備課時,為學生準備好“千克、克、噸”學習的課件及教學用具,通過觀看課件了解千克、克、噸之間的關系,如教師在教學課件中,將課本中所體現的1000克=1千克,1噸=1000千克的關系展示出來,接著教師將本課知識點的理論概念進行闡述,讓學生充分了解克、千克、噸之間的關系。然后,教師根據課前準備教學工具:電子秤、天平、砝碼、10克瓜子、100克食鹽、1千克(1000克)蘋果、1瓶500克礦泉水等等,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想稱量的東西帶到課堂上來,進行統一稱量,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親手稱量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系,對克與千克有一個充分的認知,并在生活中找到克與千克對應的物體,學會準確使用克、千克、噸的重量單位。最后,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之前,要鼓勵學生積極發揚,說一說小學生這一節課程上所學到的知識,并且發表自己的學習感受,再為小學生布置小組合作作業,讓小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再鞏固認知、記憶知識。
(三)教授學生正確學習方法,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要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開展教學活動,讓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有效發散、數學意識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進而增強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為小學生講授基礎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方法,讓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鍛煉數學能力,進而提高自身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技巧性普及,讓小學生可以自主、高效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要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的本質和特點,將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教學的必然要求,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再運用自身的數學專業技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認識圖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在講授關于“認識圖形”基礎知識時,還要通過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進行知識的自主探究和深入挖掘。首先,教師先讓學生將學習過的圖形物品進行分類,可以按用途、材料、顏色等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再研究物體的形狀,這樣由淺入深的進行學習,促使小學生更深入的學習“認識圖形”知識。然后,引導小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讓小學生親身經歷對物體的分析、觀察、觸摸后進行比較,讓小學生對圖形進行深入認識和學習,并且掌握圖形的名稱、特性。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建立合作探究與學習的意識;又要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作用,進而鞏固數學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細節進行總結,幫助小學生找到學習的優點和不足,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比如:教師在總結時,可以利用一些適宜的小游戲開展總結活動,幫助小學生學習“認識圖形”,使知識點的興趣得到激發:教師有針對性地將各種圖形放在不透明的紙箱里,教師將手放到紙箱里,任意摸出一個圖形,再進行語言表述,說出圖形的特征、特點,讓學生進行猜測,在小學生說出答案后,教師將圖形拿出來。通過用語言描述圖形的特點,讓小學生根據教師給予的總結提示,回憶之前講授的圖形特點、特性,進而鞏固小學生的知識學習意識,促使小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培養和鍛煉。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學科中,幫助小學生建構數學核心素養,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水平,又可以讓小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促使小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得到全面培養,為未來多元化、開放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唐彩斌.從小學教學視角探討核心素養的雙重關系與四大意識[J].小學數學教師,2016(7):10-15.
[2]王珊.小學數學教師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與建構[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4):111-115.
[3]陳六一,劉曉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5).
[4]李星云.基于教學核心素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政,2016(11).
[5]張志勝,教育部核心素養課題組核心成員左璜:核心素養:為教育改革實現提供具體目標[J].教育家,2016(41).
[6]尹瑤芳,孔企平.國內中小學教師MPCK來源研究的定性元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6(5).
[7]龔衛權.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65.
[8]許倩倩.核心素養下小學教學的育數學滲透研究[J].學科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85.
作者簡介:魏明科,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紅水鎮紅水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