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華
摘要:初中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十分關鍵。對于班主任而言,如何更好地采取有效策略來強化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頭等大事。德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賞識策略的支撐下,能夠更有效的滲透進初中學生的個人素質里。對此,本文就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入手,結合賞識策略的優勢,來談談其賞識策略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道德素養;人格塑造;滲透教育
一、初中賞識教育的背景緣由:
古語云:“棍棒下面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好像古代的孝子、才子都是在“嚴”字下產生,感覺教育很簡單。可是,今天的孩子,尤其是對于剛剛步入中學階段的初中學生來說,三觀沒有完全成熟,身心發育十分關鍵,顯然古法已不適用。因此,初中階段的德育教育是學生的品格塑造、道德培養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必須要重視德育工作的滲透,在學校教育體系內,充分利用德育策略,采取合適的措施,對學生施以科學的德育教育,確保學生的德育發展成效。這就給當前的教育提出了一個新課題:賞識教育。所謂賞識,就是要欣賞孩子的優點。賞識教育,就是在教育中要多給孩子以表揚鼓勵,使得在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悅。
為什么要賞識呢?從人性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欣賞。對于教育而言,贊美和欣賞,也是教師經常會對學生采取的一種方式,很多老師也意識到了賞識的作用,在教學互動中也會偶爾卸下威嚴的面孔,對學生的成就、進步、閃光點等予以表揚和認可,消除學生敬而遠之的隔閡,在教學中運用賞識寶典,改變居高臨下的教育姿態,在引領式的教育中,借助于賞識教育策略,利用表揚加鼓勵等手段,巧妙地俘獲學生的內心,從而讓學生心悅誠服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和引領。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采取賞識策略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對于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來說,任務繁重,管理難度極大,而如果班主任能夠有效的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靈活地運用心理策略和德育教育,有效的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借助于賞識策略的開展,能夠更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潤物細無聲”地提高學生個人品德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能更有效地落實班級管理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有利于充分挖掘并發揮學生的潛能。
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先天稟賦都基本相同,但他們最后的成就都會大相徑庭。這說明我們老師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賞,不能對教育進行一刀切,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的任何一個特長都要肯定,幫助發展。而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抹殺學生能力的閃光點。學會欣賞,并正確引導,使學生多種多樣的才能,天資得到充分的發展與展示
3、有利于強化德育教育效果。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如果適當的滲透一些關于民族精神、道德情操、高尚品質等內容,將會對學生的心里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引導學生的道德素養的發展。同時,借助于賞識策略,能夠更有效的強化德育滲透教育效果,讓學生能夠在更加有效的德語滲透教育中,增強個人的基本素養,提高個人的道德水準。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賞識策略方案探究
1、適當放大學生的優點,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提高德育效果。
對于學生而言,賞識并非是要有一說一,也并非是要必須先遵循客觀現實,也可以適當放大或者模糊一些元素,對于學生的一些進步或者優秀表現,教師可以適當的放大,大可夸張一點,甚至虛假一點也無所謂,利用學生的自我認知還不夠清晰的特征,適當的放大學生的優點,利用表揚、認可、鼓勵等,強化學生的認知反饋,讓學生在教師稍微夸大的評價反饋中,產生積極的強化動機,進而推動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有一個著名的例子,一個小孩被算命預言未來將會成為他所在的城市的市長,若干年后,長大后的小孩果然成為了市長。適當夸大的評價反饋和賞識,其實也是一種正向的激勵,采取積極心理暗示的方式,讓學生產生一種我可以、我能行、我還可以更好的心理認知,進而促使學生不斷努力向前,保持不斷向前的動力,進而獲得更大的成長。如一名學生主動在課后擦黑板,教師就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這一優秀表現,并適當的強化引導,在班級內大力宣傳,滲透該品德的榜樣教育內容,使其逐漸產生繼續保持和“做得更好”的心理動機,促進學生的道德素質在鼓勵和表揚中,不斷強化,形成優秀的個人品質。
2、以賞識策略,給予學生自信心,促進德育教育的落實。
有一個關于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客人拜訪杜魯門的母親,客人對杜魯門的母親夸贊了他的兒子,認為杜魯門的母親會為這個兒子自豪。但是,杜魯門的母親告訴他,他也為另一個在地里挖土豆的兒子自豪。一個是總統,一個是農夫,母親卻并沒有歧視做農夫的兒子,但為兩個兒子都感到自豪。杜魯門的弟弟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我為哥哥感到驕傲……也為自己感到驕傲……”這種自信是由內而外的。而這種自信,讓杜魯門的弟弟在面臨巨大的地位、財富差距前,才能表現得從容又讓人敬佩,而這一切,都源他的母親的賞識。
可見,賞識對于一個人的影響,以及對于他的思想、意識、情感、心態等的影響。賞識教育,其實也是一種心態教育,正向的賞識,能夠給予學生以自信、自豪的感受,使學生認可自己,敢于接受自己,大膽相信自己,并堅信自己能夠成功。只有如此的心態,才會促使其不斷地進步。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客觀分析,以一個客觀的尺子,給學生多一份自信,給予學生強大的前進動力,為學生的自信成長奠基。例如,在學生的作文教學中,如果有的學生字跡比較凌亂,但是,整體文章構思非常新穎。班主任就可以適當地突出其優點,并以優帶劣。在激勵學生的同時,讓學生擁有強大的自信心,然后適當指出學生的可完善之處,如此,能夠更有效的發揮賞識教育的優勢,促進學生的正向成長。
3、適時冷卻,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保證健康發展。
教育的目標,是育人,所謂“教書育人”,“教書”在前,為基礎,為前提,而“育人”,則是最終的目標。賞識教育也是對學生的一種積極的鼓勵,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確實有著非常積極地作用。但是,賞識教育必須要把握好一個“度”,要把握好賞識的尺度,不能太過于夸張,讓學生感覺過于虛偽,也不能太簡單,失去了賞識教育策略的作用。
初中學生由于青春期的問題,加上自我認知還未完全成熟起來,導致若長期浸淫在教師的表揚中,就會漸漸迷失自我,對自己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者過于自傲自負,導致在人際交往、學習等方面出現問題。如有的學生因為經常被教師表揚,而漸漸被其他學生孤立,造成心理問題,這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對此,班主任在日常的賞識教育策略運用的時候,需要在班級中合理的把握好尺度,明確賞識的原則,所謂“對事不對人”,也是一種策略,即表揚某事,而不直接表揚某人,從某人做了某事的這一案例中,滲透德育教育,利用賞識策略,在班級內開展德育教育宣傳,如此,就能夠避免出現負面效應。尤其是對于一些在班主任的賞識攻勢之下自我認知逐漸飄飄然的學生,教師也需要對其采取一些調節措施,如暫時冷卻,結合先賢的孫子兵法策略,用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的方式,讓這些學生產生危機感了失落感,刺激其內心,使其迸發出潛能,”繼而發揮出潛力,不斷前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班級教育工作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德育的作用,并充分發揮賞識教育的策略,在德育滲透教育中,利用賞識教育,從正面角度滲透德育內涵,可能就是你的一句話,就能給學生的成長道路點亮一盞明燈,使其有了奮斗的目標乃至動力,改變他的一生,你也將成為他銘記感激一輩子的好老師。
參考文獻:
[1]周玉蓉.成功教育從賞識與信任開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與探討[J].散文選刊:中旬刊,2019(5):1.
[2]鄒雅妮.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08):223,228.
[3]鐘柳媚.以賞識和信任為切入點,做好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5):2.
[4]周莉.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空——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淺談[C]//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19.
[5]沈麗芳.亮點工程,點亮心靈——賞識教育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與實踐[J].教師,2019(1):2.
216650170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