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韋月平 劉利 李曉紅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混合式教學成為必然趨勢,能夠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網絡信息化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以此形成新型的教學方式,并對植物學課程教學產生重要影響。本文主要以植物學為例,對混合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指出具體效果,為植物學課程教學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形成性評價;植物學;構建
1引言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已經在多個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植物學教學改革提供了有效契機。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實施形成性評價能夠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動態化監控,進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教學信息進行及時反饋,便于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進和完善。本文對基于混合式教學的植物學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體系及其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根據植物學課程教學相關情況,從評價原則、評價維度及內容、評價方法、評價標準等方面出發,制定出完善的形成性教學評價體系,并對其實施及效果進行分析,進而為形成性評價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借鑒,以有效提升各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
2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的構建
混合式教學的出現對高校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產生了較大的顛覆性,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對于提升植物學課程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重要步驟。
2.1評價原則
為有效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嚴謹科學態度、熟練動手能力等目標,充分明確構建植物學課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評價原則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要充分重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關注學生在科研態度、交流合作、獨立思考及創新思維等方面能力的養成。同時,要實現全程性,堅持以混合式教學為基礎,將形成性評價內容貫穿到植物學課程學習的全過程,要求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各個環節進行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最后進行教師評價,進而實現對植物學課程學習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另外,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必須要充分服務于教學過程的改進,通過對評價結果進行及時的反饋,可以使得學生能夠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改進,以此提升學習效果。
2.2評價維度及內容
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評價維度包括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具體評價內容如下:
首先,知識與技能。該維度的形成性評價內容包括植物學專業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實踐能力以及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等。第二,過程與方法。主要包括植物學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實踐操作技術等,這一內容是決定學習成績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該部分內容包括植物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團隊協作能力、課堂紀律、職業價值理念等。
2.3評價方法
在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所采用的評價方法主要可以劃分為三種,分別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學生自評是指學生針其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進行自我評價。而學生互評則是學生之間對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評價,在學生自評和互評過程中,學生都是植物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而不再僅僅是被評價者。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過程和環節對其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及時的反饋,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在植物學學習方面更加積極上進。
2.4評價標準
在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所實施的評價標準主要是根據植物學課程相關要求、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目標、實驗課程要求、注意事項等,明確學生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并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態度、習慣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3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的實施與效果
在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實施需要從多個方面出發,以確保形成性評價體系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首先,可以對植物學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題的設計要充分符合植物學課程的基本特點和要求,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填寫問卷,并做好問卷的回收和結果分析。同時,還可以財務植物學授課教師座談的方式,教師對植物學教學相關情況的掌握度較深,因此能夠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果進行客觀正確的評價。最后,在經過問卷調查和教師座談兩個環節之后,要對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進而在此基礎上撰寫植物學課程教學形成性評價報告,以便于對教學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
從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的實施效果來看。首先,能夠有效提升學習效果。通過混合式教學形成性評價能夠對提升教育教學效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充分彰顯學生在植物學學習和形成性評價過程中的積極性,進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效果,也有助于順利推進植物學教育教學改革。同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通過形成性評價的實施,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存在的不足,進而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對植物學課程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高效。另外,可以有效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通過形成性評價體系,使得植物學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進一步拉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便于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改進,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對植物學教育教學過程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4總結
混合式教學有效迎合了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而在此基礎上構建完善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可以使得植物學課程教學效果得以大大提升,并為高校各學科的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鑒。而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涉及到諸多層面的內容,需要明確具體的原則、維度及內容、方法、標準等,進而可以在此基礎上形成完善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實現對植物學教學的改革創新,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陸璐,張晶,肖順華,洪素麗.“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形成性評價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20(01):282-283.
[2]陳兆霓.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藥理學形成性評價體系改革探索[J].教師,2021(05):101-102.
項目:2021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優質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項目:基于跨校修讀學分課程《植物學》的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校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二級學院混合式教學的形成性評價構建與實施--以農學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