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兒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在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當中,都已經廣泛運用到了大數據。同時,在現代化的背景下,不管哪個行業都離不開大數據,都需要以大數據為支撐,推動本行業的發展與進步,所以在當下,大數據已經成為促進一個行業發展的關鍵。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分析和研究了大數據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的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以期能夠對高中數學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大數據;高中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
高中是學生一生當中所處于的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因為他們面臨著高考這個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考試,所以學業壓力非常大。在小學和初中時期,學生學習的知識都相對基礎和簡單,但是進入高中以后,學生為了應對高考,所以就要學習難度更大,程度更深的知識,如果在這個時期,教師能夠對科學的方法進行運用,就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從而有效推動學生的學習。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方式仍然陳舊落后,特別是在大數據已經廣泛運用的今天,在高中數學教中,幾乎還沒有應用到大數據。所以,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一、大數據時代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存問題
(一)教學方式趨于傳統
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仍然采用著幾十年前的教學方式,灌輸式教學、題海戰術等依舊在廣泛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在以前的教學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當下的教學中,就不能發揮很好的作用。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這些教學方式不好用么,顯然不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以及教育觀念的發展與更新,學生生活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的變化,特別是隨著大數據的飛速發展,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會獲取大量的豐富多彩的信息和內容,這就使他們的思維極其活躍,思想極其豐富。同時,因為學生自幼就對網絡十分熟悉,所以他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識,在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造成教學方式越來越傳統,越來越落后。
(二)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不僅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連考試的內容和結構都與以往大不相同。在以往的考試中,重點考的都是課本的知識和內容,學生只要學會和吃透課本上的知識和例題,就能夠輕而易舉地易舉地取得好成績,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就會讓學生重點關注課本內容,同時進行大量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實施,相較于以往,題型變動非常大,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題目越來越多,而想解決這類問題,學生除了要熟悉知識點外,還要有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思維,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解答出這類問題。如果學生還是像以往一樣,只是吃透課本內容,再進行大量的練習,就想取得好成績,已經越來越難。
(三)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對于高中生而言,因為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所以他們能夠明白好好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學生的學習就會越來越機械,學習的興趣也會喪失,無法帶著興趣開展學習。這樣,就很難提升學習的效果,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同時在高中階段,學生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學生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只是在教師的監督下,上課聽課,下課完成作業,那么學生就很難提升學習效率,很難真正學會知識。而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在自主學習時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因此,教師就要對大數據進行充分的利用,發揮大數據在數學教學方面的價值和作用。
二、大數據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智慧課堂建設策略
(一)利用大數據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進入大數據時代以后,教師對大數據的特點進行利用,可以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比如,教師在對立體幾何的知識進行教學時,因為很多知識和定理需要記憶和背誦,同時幾何的變化學生也要理解,這樣學習的難度就很大。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對立體幾何的構造進行拆解,然后為學生進行直觀地展示,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比較容易,也能更清楚明白地掌握住知識。同時,在立體幾何中還有許多重難點知識,學生不容易學習和理解,這樣教師就可以將這些內容錄制成微課,然后學生就可以利用微課,隨時隨地對這些知識進行反復學習,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利用大數據創新教學內容
學習數學并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一些數學知識,同時也是要讓學生學會數學知識后,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和學習當中,這樣學生才算是真正學懂了數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讓學生學會吃透課本的知識,學生是很難獲取應用知識的能力。所以,教師就要利用大數據,在網絡上搜集和整理一些新穎的教學內容,然后根據教學要求,對其進行轉化和創新,然后將其運用到數學教學中,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還可以學到創新的內容,有效地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增強了數學知識水平。
(三)利用大數據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在課下只能通過做作業或者做練習的形式,鞏固知識和自主學習,很有機會理解知識的真正內涵,遇到問題后也無法及時與教師和同學討論。不過,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開發和創造出了許多電子學習工具,如直播平臺、社交平臺等,利用這些工具,學生和教師就能夠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師生之間也能夠進行學習資料的共享。通過這樣的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學習的效率,也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利用大數據歸納整理數學知識結構圖
在高中數學中,數學知識不僅數量多、復雜,而且抽象性和邏輯性也很強,學生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如果無法搭建起來,那么學生在學習時就會出現混亂的情況。所以在學習時,學生就要歸納和整理數學知識,對知識的前后聯系進行貫通,從而使自身的知識結構更加完整,提升學習的效果。而利用大數據,則可以很好地達到構建知識結構的目的。通過大數據,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知識的結構圖歸納整理出來,為學生直觀展示各個單元知識的結構和聯系,這樣學生對知識就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在學習時就不會感到迷茫,而是更加清楚明白,學生只有清楚明白的了解到了數學知識的聯系和結構,才能做到有效運用知識,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
三、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下,知識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非常容易獲得想要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在大數據的幫助下,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地提升,從而推動學生學習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趙夏婷.大數據背景下高中數學精準教學中的數據分析探究[J].新課程,2021(49):159.
[2]陳鵬.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分析[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四屆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1:365-369.DOI:10.26914/c.cnkihy.2021.044535.
[3]吳兵英.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J].名師在線,2021(30):93-94.
[4]孫敏.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融合路徑[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0):22-23.
207550118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