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素材應用于初三歷史教學中,能夠有效突破教材局限、豐富教學趣味、降低學習難度、強化教學實踐,從多個方面促進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值得教師深入研究和廣泛實踐。其中通過準確把握課外素材選擇與運用原則、運用鄉土歷史素材、運用歷史多媒體教學素材、活用奇聞軼事信息、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等方法,能夠實現課外素材在初三歷史教學中的靈活、合理運用,進而為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初三;歷史教學;課外素材;實效性
歷史教材是初三歷史教學的核心基礎,但是在教材之外還應當嘗試更多課外素材,在適當延伸拓展教學內容的同時,為教學目標的合理調整、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提供動力,進而打造更加符合初三學生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課外素材運用意識,并要在教學實踐中大量搜集與合理運用各種素材,嘗試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從多個方面實現教學創新,打破教學桎梏,基于新課程改革與以生為本理念打造更高水平的優質歷史課堂。
一、 課外素材應用于初三歷史課程的教學價值
(一)突破教材局限
長期以來,初三歷史教學都是圍繞教材而展開,局限性較強,相應的教學水平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而合理應用課外素材,則能促使歷史教學突破教材局限,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和探究歷史,讓學生能夠在教材之外了解和感受歷史的重要性,同時促使學生以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看待教材中相對而言較為死板的歷史內容??梢哉f在合理運用課外素材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從教學目標、內容、方式等各個層面突破教材局限,以更為創新、有效的方式展開教學,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二)豐富教學趣味
歷史教學需要具有趣味性。歷史內容雖然足夠有趣,但是歷史教材內容對初三學生而言則往往顯得較為單調、枯燥和死板,難以激發學生興趣,嚴重影響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而在靈活運用課外素材的情況下,教師能夠從內容、形式等方面展現趣味性素材,從而豐富教學趣味,激發學生興趣和歷史學習、探索主動性,并為學生提供更具趣味性的學習體驗,促進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三)降低學習難度
初中歷史內容跨度極大,廣泛包含古今中外世界范圍內的大量歷史知識,對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往往會出現學生僅對部分感興趣的歷史內容學習效果較佳的情況,嚴重影響實際教學效果。而在靈活運用各種課外素材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全面激發學生對歷史內容的興趣,更能以更為生動、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歷史知識,重現歷史事件,幫助學生打破對歷史知識的刻板印象,以學生更易接受、理解方式降低學習難度。
(四)強化教學實踐
對不少初三學生而言,歷史之所以難以學好的一大原因在于歷史教學缺乏實踐性,導致他們只能機械性地對歷史知識進行重復記憶,實際學習效率較低,經常會出現學習新的歷史知識后就將之前的舊知識忘得差不多的情況。而通過應用課堂素材,教師能夠嘗試構建各種課堂、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親身感受重要歷史事件,讓學生能夠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模式下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學習,鞏固學生歷史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歷史教學實踐能夠引導學生穿越時空,感受不同時空背景下的歷史事件,進而起到培養學生科學歷史觀念、深厚歷史情感的作用,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全面提高。
二、 活用課外素材并提升初三歷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準確把握課外素材的選擇與運用原則
要想在初三歷史教學中活用課外素材,教師應當準確把握相應的素材選擇與運用原則,從而指導教學工作有序化、規范化、高效化開展,最大限度發揮課外素材對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作用。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則是素材選取真實化。歷史學習之所以令學生感到困難,一大原因便在于學生缺乏完整的知識體系和豐富的生活閱歷支撐,對理論化的歷史知識理解較為困難,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虛擬感,難以真實體會歷史事件中的各種情感。與之對應,教師在選擇和運用課外素材時應當盡量選擇真實化的素材,避免大量選擇虛擬化素材而導致學生情感體驗過于膚淺,嚴重影響實際教學效果。其次,需要遵循的是精品化。課外素材雖然能夠讓歷史教學更加豐富化、趣味化,也能促進教學質量及效率提升,但教師必須準確意識到歷史教學應當以教材為基礎,課外素材更多地發揮輔助功能,決不能“喧賓奪主”,否則不但會影響課外素材作用的正常發揮,還會對正常教學秩序造成影響。例如在進行《古代埃及》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量使用古埃及金字塔主題視頻、古埃及神話體系PPT等課外素材的話,雖然能夠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但也會顯得過于臃腫,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推進。最后,需要遵循的是趣味化原則。初三歷史教學中課外素材的選用往往是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這種補充不僅僅體現在內容上,還體現在形式、趣味性等方面。教材內容主要是由文字與圖片兩種形式呈現,教師便可以大量選用視頻、音頻等形式的課外素材;教材知識點往往較為理論化,生動性、趣味性不足,教師在選用課外素材時則可以大量應用趣味化素材,尤其要考慮學生興趣愛好,堅持將課外素材的知識性、趣味性與思想性進行有機結合,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
(二)運用鄉土歷史素材提高教學實效性
鄉土歷史素材由于本身獨特性,往往是初三歷史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的課外素材。鄉土歷史素材與學生成長的鄉土環境息息相關,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熟悉感,更能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歷史情感,對改善教學效果的作用極為明顯。教師在運用鄉土歷史素材時應當掌握正確方法,既要立足于教材并采取巧妙方式聯系鄉土歷史素材,更要充分發揮鄉土歷史素材優勢深化教學,強化教學中的熟悉感,激發學生鄉土情懷并以此作為歷史情感培養的重要基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與感受歷史。
例如在教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雖然這部分內容是世界歷史,但中國作為二戰的重要參戰國,整個國土都經歷過二戰的洗禮,相應的鄉土歷史素材并不缺乏。教師可以提前收集和準備大量的鄉土歷史素材,包括二戰老兵回憶訪談、地方抗戰英雄事跡等,以這些素材作為教學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幫助學生由小見大地理解二戰對整個世界帶來的影響與破壞,同時以鄉土情懷為基礎加強對學生抗戰情懷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和平理念。
(三)基于歷史多媒體教學素材全面優化教學
歷史多媒體教學素材能夠借助多媒體優勢,帶給學生更為具體、生動、趣味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以更加簡單有效的方式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顯著改善教學效果。教師在應用課外素材展開教學時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以更加趣味化的形式展現歷史內容,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的興趣與主動性。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各種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打破時空限制,仿佛親身參與到一個個歷史事件中。這樣學生既能充分感受歷史事件,擺脫現代觀念的影響而正確認知歷史事件的發展與意義,強化相應的歷史情感;也能基于現代科學歷史觀對歷史事件進行正確看待,有助于促使學生形成理性的歷史思維。換言之,基于多媒體創設生動情境的教學模式兼顧理性化與感性化,能夠帶領學生更加深切地感受歷史,同時引導學生以辯證眼光看待歷史,避免歷史教學的單一化、死板化,有助于教學效果的顯著改善。
例如在教學《古代日本》相關內容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大量歷史教學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圖像信息、影像資料等,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習俗等各個方面展現了古代日本相關歷史內容,并基于這些多媒體資料構建各種生動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古代日本的真實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
(四)活用奇聞軼事信息構建更加生動的歷史課堂
奇聞軼事對學生而言具有高度的新鮮感,很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開闊學生視野,更能平添歷史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教師構建生動歷史課堂的重要素材。教師在搜集課外素材時可以對一些奇聞軼事信息加以關注,考量這些信息運用于課堂教學的可行性,既可以選擇一些相對而言很少人了解的冷知識作為教學素材,也可以選擇一些難以判定真實性的歷史信息作為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教學素材。不管是哪種信息,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興趣,進而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歷史進行思考與探索,促使學生了解到與教材截然不同的歷史內容。
例如在教學《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的文字與圖片等方式,向學生展示了公元74年,古羅馬國王韋斯巴西安為了解決國庫空虛問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共付費廁所。這則教材上沒有的奇聞軼事,讓歷史教學變得十分生動有趣,立馬吸引了學生注意力,為構建高效率的歷史課堂奠定了重要基礎。
(五)鼓勵學生基于課外素材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教師在運用課外素材時不僅要向學生展示素材,更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基于課外素材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最大限度地挖掘與發揮課外素材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搜集、整理、研究、分享課外素材,并在此過程中進行自主合作學習,能夠在順利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全面提高自身歷史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羅斯福新政》相關內容時,教師向學生提供了大量可搜集課外素材的渠道,包括參考資料、互聯網、圖書館等,并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鼓勵各個小組科學合作,合理分工,共同搜集、整理、研究和運用各種課外素材展開合作學習,而教師則在此過程中發揮指導和點撥作用,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歷史學習。
三、 結束語
綜上可知,活用課外素材能夠為初三歷史教學的全方位創新提供有力支持,是新課改背景下值得教師多加嘗試與應用的重要教學方式。在實際運用課外素材時,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課外素材選擇及運用理念,遵循科學原則,采取合理方法,結合新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選用各種不同類型的素材并基于不同方式展開教學,促進教學效果顯著改善。
參考文獻:
[1]吳剛.淺談利用影視素材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J].讀書文摘,2016(19):87.
[2]孟春容.素材性影視資源引人初中歷史教學的探索[J].讀天下(綜合),2017(8):101.
[3]施永麗.素材性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7(31):81.
[4]魏玲霞.淺談部編本初中歷史教學細節素材的運用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249.
[5]鄭孟肖.歷史教學生活化理念下的現實生活素材開發[J].文理導航,2016(3):187.
[6]梁文.淺談趣味性教學素材在高三歷史一輪復習中的作用[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1):103.
作者簡介:
趙雙陽,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