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頒布了新的教學政策之后,傳統的講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高效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有效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指引他們,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文章主要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淺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應用
一、 引言
這些年國家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頒發了新的教學政策。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促使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將思維導圖應用到不同的教學領域中,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增強語文綜合素質。
二、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導圖,通過對關鍵詞的深入挖掘,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使他們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提升自身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尤其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由于文章內容較長,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難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思路,在閱讀結束之后經常會出現不知道文章梗概的情況。然而思維導圖可以有效解決學生這一問題,它具有知識可視化的特征,能夠將復雜的文章以結構圖的形式呈現出來,促使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明確文章的結構脈絡,分析文章的中心大意,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思維導圖是按照人腦的思維方式進行繪制,它是由一個點引發出無數的分支,比如我國的漢字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當學生學習帶有草字頭的漢字時,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對漢字的結構、包含的意思、使用的途徑進行充分分析,使得他們在解決每一個分支的過程中,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利用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進行深入探索。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還助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主動學習能力。
(三)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整體認知
思維導圖能夠將特定領域的知識以塊狀的形式,將各個節點展示出來,直觀地表達出不同節點之間的層次以及因果關系,促使學生在深入分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在頭腦中建立完善、具體的知識結構體系,增強學生對這個領域的整體認知,加深他們對這部分知識點的印象,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三、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用于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
以往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會在課堂結束時,給學生布置下節課的預習任務,內容基本上是給學生指定相應的預習范圍,讓他們通過課前預習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這樣的方式對那些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夠清晰地分析出自身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從而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課。然而對于那些態度不端正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不能以良好的態度投入到預習中來,經常以完成任務的心理進行,降低了課前預習的質量。為了促使班級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預習方式,給他們制定課前預習模板,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白課前預習的方式,還能讓他們根據教師制定的思維導圖模板,加深自身對文章的理解,提高課前預習的效率。
例如,在講到《爬天都峰》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多媒體將中心大意、人物、故事情節、重難點以及疑點進行羅列,讓學生將預習的任務記錄在筆記本上,然后讓他們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根據教師羅列的這些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在筆記本上進行復述,要求每個同學復述的內容不能完全一致,在課前由課代表收集起來上交給教師。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前預習質量,還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復述內容,分析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結合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制定相應的講課目標,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二)運用于識字學習,增加學生的儲備量
過去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中的字詞時,通常采用朗讀和手寫的方式進行記憶,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會降低他們字詞推理能力。針對這樣的現狀,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思維導圖的引導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增加他們的文字儲備量。漢字中有大量同偏旁的文字,部分學生在記憶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思維混亂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些同偏旁的文字適當集中起來,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他們。
例如,初中必須掌握的語文識字里面涉及“搬”,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詢問學生,提手旁的組成結構是什么?提手旁組成的漢字通常帶有什么含義?這時就會有學生回答,提手旁一般是左右和左中右的組成結構,組成的漢字通常與動作有關。當學生回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他們分成不同的隊伍,在分隊的過程中將語文基礎好的學生和語文基礎一般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這樣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其他同學分析問題的思維,提高思維導圖教學的有效性。當教師將學生分好隊伍之后,可以在課堂上采用知識競賽的方式,讓他們將自己能想到的提手旁漢字寫到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羅列這個漢字代表著什么意思,讓課代表將每個分隊的學生回答次數、正確情況進行記錄。在比賽結束之后,教師應及時對回答次數最多、正確率最高的學生進行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語言課堂的教學內容,還有助于提高思維導圖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增加自身的漢字儲備量。
(三)運用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對于語文課程來說,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能力,就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身的分析能力和邏輯能力,這樣在做題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出題人意思。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技能,促使學生在考試和做題的過程中,面對不同的文章時具有自己的解題思維。
例如,在講到《頤和園》時,這篇文章總共有六個段落,文章結構是典型的總分總形式,第二段到第五段分別從長廊、佛香閣、萬壽山等不同角度介紹了頤和園的壯闊景象,各個語段結構基本相似,因此教師在采用思維導圖的講課方式時,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給每個隊伍分布不同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在互動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探索其他同學的學習方式和邏輯思維,提升他們的閱讀水平。教師可以將文章以段落的形式分布給每個隊伍,讓他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找出最能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用簡練的話語對這個句子進行總結,然后讓他們以這個句子為基礎,通過發散性思維尋找這些句子之間的縱向與橫向關系,按照因果關系和內在邏輯的方式制作一個閱讀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師指定的思維導圖模式逐步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探索,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閱讀分析能力,還能提高思維導學教學的質量。當學生合作學習完畢之后,教師可以讓不同的隊伍在課堂上輪番將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講解自己這樣做的原因,加深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因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他們在講解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重要節點遺漏的情況,教師可以讓這個隊伍中的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在他們補充完畢之后,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這個段落的中心大意以及不同句子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自身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增強他們的閱讀綜合素養。
(四)運用于習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過去教師在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中,通常是在寫作課上給學生講解寫作技巧以及寫作框架,然后給他們分享相關的經典作文,讓學生通過模仿寫作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這樣的上課方式雖然能夠確保作文教學順利進行,但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生搬硬套的情況,沒有自己的寫作風格,導致寫出來的文章可讀性比較低。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從寫作主題入手,讓他們圍繞主題搜集素材、拓展內容,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會降低偏題的情況,還能提升作文的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在作文課堂上給學生指定一個寫作主題,如“我的課余生活”,然后讓學生分析這個題目的主題是什么?讓他們將自己看到的課余生活素材在筆記本上進行羅列,并要求他們當堂通過不同的修辭手法描寫自己的課余生活。因為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弱,他們在搜集自己的課余生活素材時,容易出現記流水賬的形式,這是很多小學生寫作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問題。因此教師在學生搜集素材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對課余生活中具體的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將他們的細節動作、表情以及這個行為帶來的影響進行詳細描述,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當學生描寫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挑選不同語文基礎的學生進行發言,對于那些語文基礎優秀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比較強,教師可以通過他們的寫作思路入手,在班級上進行點評,促使其他同學在教師的點評中,拓展自身的寫作思維;對于那些語文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從他們的語言組織入手,幫助學生認識自身在寫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講解的方式,提升他們對這個主題作文的認知,不斷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時,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語文基礎,結合課本中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到不同的教學環節中來,采用多樣的方式提升思維導圖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促使教師順利完成新課改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柴新萍,馬玉祥.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9):242-243.
[2]崔紅萍,白樹學.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29-30.
[3]陳慧員.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177.
[4]高斯濤,陳容.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綜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16(11),83-86.
作者簡介:
楊曉鳳,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中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