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學生重要的教育階段,它對學生學習意識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學中重要的一環,而識字板塊的教學則是基礎前提,是鞏固學習各個學科知識的推力。而由于小學生具有顯著的年齡特點,想要促進他們高效的識字掌握,需要教師根據小學生實際特點開展趣味化教學。下面,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識字趣味化教學進行分析,希望達到促進學生樂識字會識字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興趣激發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059-02
【本文著錄格式】謝淑芬.興趣激發,讓學生樂識字會識字——初探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21,20(04):59-60.
前言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只有掌握良好的漢字儲備,才能夠更好開展語文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因為識字過程需要學生反復記憶和練習,這就導致小學生在識字學習中普遍存在學習興趣的不足,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促進學生樂識字會識字,教師就需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有趣的識字教學策略,基于小學生的天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高質高效的教育目的。
一、小學語文趣味化識字教學優勢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經驗缺乏、好奇心重等特征顯著,因此,使得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無法聚焦自己的注意力去參與到識字活動中,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擾,且喜歡表現自己而不喜歡觀察和思考,這些特點就造成他們在識字學習期間質量與效率并不是很高。趣味化教學具有顯著的教學優勢,尤其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它能借助多樣化、多元化的趣味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識字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并且和傳統識字教學比較,趣味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特點,體現出了生本教學的觀念,對識字教學過程進行優化,促進學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漢字,提高學生識字效率。
同時,趣味化的識字教學還能夠促進學生的識字能力以及漢字運用的能力提升,這對他們后續的學習活動的開展具有積極的幫助作用。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普遍還存在諸多的因素影響著識字教學效果。首先,識字的教學任務量增加了。由于教育體系改革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比較高,這就提高了教學的要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低年級的學生在識字量以及識字能力方面也有著更高的標準,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至少學習10個漢字,且很多漢字的字形以及音義都較為復雜或者難懂,學生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導致漢字記錯的情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采取合理教學方法促進對學生學習專注力的提升。
其次,在識字教學中還普遍存在教學方式的落后性和單一性。教學期間,教師對學生的識字教學主要還是通過讓學生跟讀和反復記憶、練習為主,而對學生通過字典查漢字和運用漢字的能力進行了忽視,且一些教師可能存在課業的壓力,會讓學生通過家庭作業方式實施漢字學習和鞏固,這種手段就導致學生的漢字學習存在教學指導的缺乏,很容易出現識字學習的錯誤或者效率不高。
再次,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識字學習興趣不高現象。因為識字學習的任務比較重,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比較枯燥乏味,這都可能對學生學習熱情造成影響,學習期間很多學生面對大量的生字都會頭疼或者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的效率十分低下;在識字學習中也往往重視字形,而忽視字義,單純為了完成教師所布置作業,這就導致他們對漢字內涵了解的缺乏,不能認識漢字深層含義和魅力。
三、小學語文識字趣味化教學策略
(一)多媒體動畫識字教學,促進學生的漢字理解
隨著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教育體系對現代化技術的建設和應用比較重視,這也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支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趣味化的教學活動,因為多媒體具有直觀化和動態化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以多媒體載體,將漢字的多樣化形式實施呈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在立體化形象中感知并掌握漢字的字音字形特點。比如,在部編版的象形記憶教學中,對“魚、鳥、馬”等動物詞語的學習,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把此類動物形象和不同時期漢字的表達向學生進行直觀化的呈現,讓學生看到古人是怎樣從真實事物中進行漢字的抽離,促進學生由表及里對此類漢字進行理解;在聯想識字教學中,對于“火”加“一”就是將火蓋“滅”了,“木”加個“木”變多了就成了“林”,再加個“木”更多了就成了“森”,此類漢字的過程都可以通過漢字現象實施趣味動畫的編排,對學生進行展示,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調動他們的學習情緒。
(二)設計識字教學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都喜歡游戲活動,因而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小學識字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實現優質高效地學習,最終踐行“寓教于樂”的理念。而從實踐出發,我們可以發現在識字教學中,可以使用的游戲教學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圖像游戲、字謎游戲等。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或是電子白板功能,構造出相應的“漢字食物地圖”,將青菜、蘿卜、昆蟲和竹筍等食物以及青蛙、兔子、馬和熊貓等動物隨機分布在圖譜中。然后讓學生讀出不同動物和食物的名稱,讓其學會一一對應,如此通過這種圖像游戲就能夠活躍學生思維,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的字謎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在對“日”與“目”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日”字為基礎,編寫字謎“四周密閉不透風,卻有一橫臥當中”,讓學生開動思維猜。如此學生就會積極思考,調動思維,在他們對此字謎理解后,教師就可以引導他們對“目”進行字謎編寫,“四周密閉不透風,卻有兩橫臥當中”,這樣就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促進他們對漢字的掌握。
(三)尋找漢字規律,體驗識字的快樂
漢字的數量盡管比較多,小學語文漢字學習任務量也得到了增加,但很多漢字的結構都是具有規律性的,在識字教學中來引導學生對漢字規律進行尋找,就能夠促進學生對漢字的掌握,感知識字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學會意字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規律突出的漢字,針對性教學:“人”加“人”為“從”和“從”加“人”為“眾”、“問”減“口”=“門”和“觀”減“又”為“見”等,能夠幫助學生對會意字結構的特點認識;對形近字和音近字進行教學中,“日”與“目”、“木”與“禾”、“她”和“他”、“己”與“已”等,此類字能夠通過比較促進學生對它們的深層認識與掌握,還能夠編一些順口溜促進掌握,對于“己”與“已”就可以編寫出“門兒全開是己,半開就是已”等;對形聲字進行教學中,可以對形聲字的形旁表意功能實施分析,“江”“河”“湖”“海”和“跑”“跳”“躍”等形聲字,可借助三點水和足字偏旁所具有表意的功能。為了區分這些漢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偏旁部首,找出其共同點“氵”“”,然后發現三點水旁的字是從“水”衍生的,而足字旁的字則是與腳息息相關。如此學生既能正確區分這些部首特征,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漢字。
(四)使用兒歌和順口溜,提高識字趣味性
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兒歌和順口溜說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對兒歌和順口溜都比較喜歡背讀,且哼唱兒歌也是孩子天性表現,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的這一特性,積極使用一些兒歌和順口溜融合到識字教學中,提高識字趣味性,由此深化小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在進行一些口字旁類的漢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它們進行兒歌的編寫,對“葉”“問”“召”和“哈”等字教學就編寫出“十字添口樹葉飄,門字添口問聲好,刀字添口發號召,合字添口哈哈笑”,此類兒歌簡單易懂,促進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拆字的順口溜編寫,來促進學生對漢字的趣味化理解,對“彎”字可以編寫出“一點一橫長,兩柱頂著梁,旁邊各一點,弓字下面藏”,對“高”字可以編寫出“一點一橫長,一口頂著梁,大口張開嘴,小口里面藏”等,此類順口溜不僅能讓學生朗朗上口,而且還通俗易懂,有利于學生的掌握。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具有顯著的學習特點,而趣味化識字教學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則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促進學生樂識字會識字,就需要教師正視識字教學現狀,并積極采取有效的策略實現趣味化的教學效果,這不僅是提升學生識字學習效果的必要途徑,也能有效活化語文學科的教學路徑,真正將識字活動變得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余仁芳.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和閱讀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3).
[2]馬玉巧.趣味課堂,高效識字——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神州(上旬刊),2019(8).
[3]孫欽華.談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8).
[4]王璇.談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5]劉曉媛.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漫談[J].新課程(教研版),2019(8).
[6]李霞.淺談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53).
作者簡介:謝淑芬,女,1980年生,福建寧德人,大專,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