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芳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對于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這就要求對學生進行“智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培養。因為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和學科內容等,使得其成為了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學科。本文將圍繞著小學語文高年級德育教育滲透途徑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德育;德育教育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發展,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越來越引起教育界的關注。小學階段學生所具有的獨特的特點,使得小學階段成為德育教育的絕佳時機。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缺乏足夠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他們又處于一個十分渴望自由的階段。因此,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的行為守則,教師必須要在教學活動之外融入德育教育,尤其是小學語文這門課程,更適合德育教育的滲透。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啟蒙的黃金時期,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教育、鼓勵、批評等方式,引導學生,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世界觀。并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使用正確的方式去達到自己的目標。目前,隨著互聯網的而普及和應用,信息爆炸。網絡上各種價值取向相互碰撞,令人眼花繚亂。而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容易被一些網絡上的異端邪說所迷惑。
例如:前兩年在網絡上特別流行的“佛系”生活,許多學生并沒有理解其內在含義,只是基于表面去追求所謂的“佛系”,認為這就是不用努力、不用學習,為自己的懶惰、懈怠找到合適的理由,認為我只是過了一種“佛系”的生活,這樣會使青少年在應該奮斗的時候虛度年華。教師在發現個別同學的思想出現問題時,就要警覺應對??梢赃x擇召開班會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疏導,及時糾正學生的思想問題,讓學生明白人生真正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三觀。
2、對學生進行精神激勵
鼓勵式的教育方式逐漸成為當今教育方式的主流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有時,教師給予學生的肯定,會改變一個學生的性格,進而會改變學生的一生??v觀歷史的長河,激勵的作用都不可小覷。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的潛能和干勁會被完全的釋放出來,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在教育理念中融入德育思想,通過建立獎懲機制來激勵學生的主動創造性。使得學生向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水平。
同時,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對于學生的生活問題、情感需求給予幫助,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文關懷。其次,教師要善于發現班級中的好人好事,對于做好事的學生給與一定的表彰和獎勵,引導學生形成“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思想觀念,并且發揮榜樣的作用,給班級的其他學生做一個帶頭作用。這樣具有科學性的獎懲機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
3、塑造學生人格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塑造自己的人格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這期間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將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教師要充分貫徹“德育”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的一大特點就是善于模仿,尤其是喜歡模仿長時間相處的成年人。因此,教師、家長的言行對于學生的德育培養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德育教育滲透的具體措施
1、實踐教育
開展“德育”教育不能單純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應該落實到實踐,通過實踐教育來加深學生對于思想道德的深層認識。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切合實際的、緊繞社會熱點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上通過多種形式,例如:小品、相聲、詩朗誦等多種形式,來對學生滲透德育。并且,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時間中落實思想道德的培養,比如:給父母洗一次腳、幫父母打掃衛生等等。這都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打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學生。
2、教師以身作則
當代對于老師的要求是“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春風化雨”,這就代表了老師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們學習的良好榜樣,在為學生教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尤其是中小學階段,學生對于老師有一種天然的崇拜感,所以老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來收都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甚至可能會改變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以及其他教師都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在“潤物細無聲”中實現對于學生的教化作用。
3、教師與學生家長共同努力
除了學校之外,家庭也是對于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場合。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家長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如果教師的德育工作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的話,德育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因此,教師要加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及時溝通學生的動態。如今市面上流動的雜志、報刊、以及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容易對學生未成形的價值觀形成沖擊和顛覆,所以老師和家長要一起關注孩子的動態和思想狀態,引導學生抵御那些錯誤文化的侵襲,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培養。通過實踐教育、教師以身作則感染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加強溝通等方式,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想。
參考文獻:
[1]周淑蓉.語潤吾“生”——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C]..教育理論研究(第五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75.
[2]李振燕.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德育滲透淺析[N].白銀日報,2017-11-04(003).
[3]常紅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式分析[J].亞太教育,2019(03):64.
12715007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