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蘭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在處于青春期,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都會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教授給學生更多的健康知識,讓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健康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等等,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積極融入進去,這樣所開展的效果能夠更好,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下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識。基于此,本文對初中生物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健康知識;培養策略
引文:
目前,在初中生物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深入地感受到健康對于人體的重要性,并且幫助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需要把生物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結合到一起,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生物知識對于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讓學生終身受用。
一、教師需要采取教學輔具,給學生進行形象的講解
教師為了讓教學課程變得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教師需要把生物學的一些知識內容通過視頻和文字的形式給學生在大屏幕中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然后把生物知識點和生活中的一些健康常識進行有效地結合。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跟上教師的教學思維,此外,多媒體設備不但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對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人體對外界的感知》課程的時候,本節課程的知識點所涉及到一個人體的感官——眼睛,教師需要在課前制作好教學課件,把人體眼球的構造用樹狀圖的方式給學生展示出來。眼睛由眼球壁和內容物所組成的,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內膜,而內容物則包括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眼睛內膜中的視網膜中包含很多對光線比較敏感的細胞,它們可以感受到光的刺激,晶狀體則就像是雙凸透鏡,可以折射光線。
教師在講述完研究的構造和成像的原理之后,需要采取表格的方法,把初中學生的各個年齡段近視率情況展示給學生。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年齡在13到16周歲的初中生,眼睛近視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并且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這個數字也在跟著增長。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把保護視力的重要性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回答,比如“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同學們應該怎么保護眼睛呢?”這時候有的學生會回答“在看書的時候一定要端正姿勢,不能夠駝背,觀看時間也不能太長。”還有的學生會回答“在玩電腦和看電視的時候,時間不能太長”等等。等到學生們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進行一些補充,并且給學生講述近視眼對人的危害,讓學生對眼睛的保護要重視起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但掌握了視覺器官的知識點,還能夠加深學生保護眼睛的意識,對學生的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教師需要給學生展示一些實物,讓學生對健康充分崇尚
有些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生物學的概念還是不夠清晰,對健康的認知程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一些實物給學生進行展示,給學生仔細講解生物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可以進行深入地學習,并且能夠有效地消化知識點。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探究,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健康意識的認識。
例如:在給學生講授《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把近些年來人們高度重視的轉基因食品作為課程的著手點,因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學生很少能夠接觸到這一類的話題,有些學生可能知道轉基因食品,但是卻不明白什么是轉基因食品,對轉基因食品的概念是比較模糊和陌生的。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先講述一些轉基因的概念是什么,“轉基因技術就是通過人工合成制定序列的DNA片段,把DNA片段植入到特定的物體之中,和它本身的基因組織進行重組,然后從重組體中進行數代的人工選育,從而可以得到穩定表現特定的遺傳性狀個體”。這種技術能夠研發出新的品種,但是這種技術自身具備不確定因素,如果把這個技術使用到食品之中,那會很容易引發安全問題。當教師在講解完之后,把課前所準備的一些轉基因食用油和非轉基因的食用油給同學們展示出來,再讓學生近距離對這兩種食用油進行觀察,查看這兩種油存在的一些區別,然后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少食用或者是不食用轉基因食品,一定要食用非轉基因的食品和綠色食品。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日常飲食結構,給學生們制定一個小組討論的問題,“同學們,你們仔細想一想,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該怎樣做到營養均衡和合理膳食呢?”。這時候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等待同學們討論結束后,教師需要讓每個小組都發表一下討論的結果,有的小組同學可能會回答“平時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和肉等”,還有的小組可能會回答“平時需要少食用一些熱量比較高的食品,比如油炸食品、奶油、碳酸飲料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于食物的營養成分可以有了一些基礎的認識,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對食品進行有效的區分,這樣學生就可以重新看待健康的概念,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養成一個合理膳食的好習慣。
結語:
在初中生物學科中,所包含的健康知識較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傳授健康知識,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把生物學知識和健康知識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能夠掌握生物知識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自身的健康得到有效地保障。
參考文獻
[1]如何解決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尹娟.理科考試研究2017年18期.
[2]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成效[J].魏學江.學周刊2018年22期.
[3]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研究[J].沈敏芳.求知導刊2017年09期.
[4]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張麗華.新課程導學2017年32期.
[5]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李堃.學周刊2018年03期.
[6]案例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陳紅芹.理科考試研究2018年04期.
(貴州省赫章縣興發鄉初級中學?貴州?畢節?5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