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潔
摘要:新課標改革中明確指出,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一定要將學生的實際道德水平與德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運用現代媒體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班級管理環境,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
關鍵詞: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中實施道德教育的首要執行者,在德育教育中,不管對學生的學習還是生活都起著十分重要的助益作用。班主任一定要加大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育力度,在提高學生專業文化知識水平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德育、美德教育強度,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建立良好道德行為規范的重要性。下文針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意義、現狀及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的改進策略做出簡單闡述,希望對廣大小學班主任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一、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1.1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將班級管理模式與道德教育內容有機結合,在開展德育工作的同時,加強學生的道德觀念,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行為意識。
不僅能讓班主任強化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德育需求,開展豐富的道德教育內容,完善學生的品格修養。
還能使學生在班主任的潛移默化影響之下,有效約束、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舉止,增強自身辨別十分曲直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為未來的職業教育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礎。
1.2有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小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本班的道德管理工作,建立濃厚的德育氛圍。讓學生班級氛圍熏染中,主動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建立團結友愛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
不僅能使班主任充分運用媒體信息優勢構建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還能在道德教育過程中有效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使其形成良好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思維模式,進而能夠正確地抵制來自社會各界的不良思想影響,提升自身的精神層次[1]。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分析
2.1道德教育過于形式化
目前,小學德育工作中,多數班主任受應試教育影響,不能結合學生的真實品德形態開展有利管理,致使班級中總是出現幾名經常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一直習慣性犯著同樣的錯誤;而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較為陳舊、單一,往往采用傳統固化的管理模式不肯更新,導致學生屢教不改,德育教育過于形式化。
班主任應積極地改進班級管理模式,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準則約束自身的班級行為,提高學習效率。
2.2班主任德育工作缺乏創新、設計性、
由于部分小學班主任德育意識較為淡薄,沒有自上而下開展有利的道德教育管理措施,還沉浸在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模式中,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學生的行為舉止進行評判和教訓,導致學生逐漸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建立諸多不良的行為意識。
班主任應盡早察覺到這一現象,并運用恰當的道德教育方式來消除隔閡,讓學生在良好的班風熏陶下形成健康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意識。加強自身的班級管理道德教育實施方法,為后續的德育工作開展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
三、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的改進策略
3.1運用多媒體加強學生的道德情感教育
小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應摒棄傳統的德育管理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道德成長需求,與時俱進,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濃厚的德育氛圍和良好的道德教育環境,讓學生在和諧、舒適的氛圍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品質素養。
例如,班主任可結合多媒體多元化的情境設置,結合電子課件展示深入滲透道德教育重要內容,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情感指導,適時導入一些生活中道德情感類的教育素材,召開德教育主題班會等,讓學生圍繞教學主題展開討論;班主任在此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耐心,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內心愿望,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正確的指導和關懷,使學生在整體的班級氛圍中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素質[2]。
3.2運用網絡技術拓展道德教育平臺,實現家校共育
小學班主任要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不斷更新、優化自身的班級管理模式,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拓展道德教育平臺,結合時下即時通訊軟件QQ、微信等手段實現家校共育。
首先,班主任應運用網絡教育平臺培訓、講座等形式積累、吸取更豐富的德育班級管理方法,改進管理策略,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一個具有高品質修養的人,正確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方向。
其次,通過QQ、微信、微博、MSN等軟件與學生、家長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構建良好的家校共育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德育素材和道德文本推送讓家長了解對小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從而使班主任與家長在學生的德育道德教育觀念上達成一致,雙方通過平臺互動可隨時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質發展變化。
再次,結合平臺滲透內容、借助傳統故事,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以便推動小學德育事業的長遠發展。例如,在班級后墻的學習園地中融入“孔融讓梨”的傳統故事文本內容,再在板報區域運用美術、書法等跨學科的書畫形式,讓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切身感受孔融謙讓他人的高尚品質,進而使學生養成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道德素養[3]。
結語:
總之,道德教育發展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結合時代的教育需求,科學地優化自身的班級管理模式;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改變傳統的德育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道德情況,改進道德教育方法,使學生在濃厚的德育班級氛圍下形成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念和道德素養,早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張建祥.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8,2(25):115-117.
[2]朱穎穎.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探索[J].考試周刊,2017,2(67):99-102.
[3]羅雪婷.道亦有道,德者居之——試論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J].考試(教研版),2016,11(3):88-90.
(鄒平市高新小學?山東?濱州?25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