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境電商作為對外貿易的一種新形式,行業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造成人才培養與供需脫節。通過調研跨境電商企業和招聘網站,以人才需求和崗位分布為基礎,研究構建以設計、運營、銷售、貿易服務、供應鏈管理、企業管理和跨文化溝通七大類技能為核心的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職業技能體系,以此為基礎提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職業技能體系;營銷;培養策略
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國際貿易新業態,是將傳統國際貿易加以網絡化、電子化,以電子技術和物流為主要手段,以商務為核心,把傳統的銷售、購物渠道移到網上,打破國家與地區有形無形的壁壘,因其能減少中間環節,節約成本等優勢,在全世界范圍內迅猛發展。自貿試驗區(FTZ)(以下簡稱自貿區)簡單理解它就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轄區內劃出特定區域,準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2020年9月24日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廣州片區正式揭牌,另外,2018年7月廣州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綜試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下,廣州跨境電商連年快速增長且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更是迎來爆發式增長,拉動了廣州對跨境電商人才的急切需求,為地方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帶來了機遇。2020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自貿區擴容方案,自貿試驗區由原來的18個擴容至21個,自貿區的政策優勢、投資自由化和貿易便利化,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繁榮的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人才需求,但由于跨境電商是貿易領域的新興事物,學術界關于人才培養問題的研究時間大都集中在最近幾年,研究比較零散,缺乏整體性。從企業崗位需求的角度出發,研究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職業技能體系,能夠幫助高校、行業、企業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時做到有的放矢,更好的培養與行業發展相匹配的人才,解決人才供需矛盾。
1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職業技能體系
1.1跨境電商人才崗位分布
通過對跨境電商企業和招聘網站信息的收集和調研,發現每個企業在崗位設置上會有不同,但是崗位的基本職能類似,主要包含運營、設計、營銷、客服、其他等五大類。
1.1.1運營類崗位
運營類崗位主要負責相關跨境平臺的操作和推廣。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能夠熟練操作主流跨境平臺,如AMA-ZON、速賣通、EBAY等。因為目前很多跨境企業同時經營多個平臺,運營人員要熟知各平臺的共性和區別。同時運營人員還必須具有信息收集和推廣能力,使用1688、店查查、Google、Twitter等國內外網站和媒體軟件搜集客戶特點、貨源信息和分析平臺數據,幫助企業開發客戶和進行產品精準定位。
1.1.2設計類崗位
這類崗位主要負責產品拍攝、美工、圖片處理、文案編輯和視頻剪輯等。相較于運營類崗位,設計類崗位具有更高的技能性要求,從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Photoshop、Adobe Premiere、Dreamweaver等專業軟件工具,還要熟悉主流跨境電商平臺的裝修技巧,挖掘產品賣點,通過對產品文案、圖片和店鋪風格的設計,讓產品能更好的得到呈現,被客戶接受。在特定促銷活動期間,能夠策劃和設計符合活動風格的產品主圖、促銷海報或專題頁面。
1.1.3營銷類崗位
區別于傳統外貿企業的營銷類崗位,跨境電商企業主要是線上營銷,要求從業人員熟練掌握搜索引擎優化SEO和SEM技巧,通過對產品標題、關鍵詞和詳情頁的優化,讓產品搜索排名和熱度上升,熟練掌握付費搜索引擎營銷的各類優化方法。在各類活動和大促期間,能統籌策劃活動整理方案。
1.1.4客服類崗位
客服是跨境電商十分重視的一個環節,會直接關系到店鋪流量、搜索轉化率、產品銷量和回購率等。從業人員必須能夠掌握主流跨境平臺的客服操作流程,還需要擁有一定的外語基礎,可以幫助客戶進行售前、售中和售后咨詢,例如:售前的產品性能介紹、產品各類標準解釋、發貨規則等;售中的發貨、物流和訂單跟進等;售后的投訴、糾紛處理等。
1.1.5其他類崗位
跨境電商除了線上平臺相關環節外,還包含了物流、管理和跨文化溝通等環節。它們會提供快遞、倉儲、財務、人力資源、報關報檢、結匯退稅等崗位。由于跨境電商的特殊性,這些崗位的職能與傳統外貿中的有一定區別。例如:報關報檢,傳統外貿一般是批量貨物的通關處理,但是跨境電商往往會涉及零售商品的通關處。
1.2跨境電商人才七大類核心職業技能
基于上述的崗位調研情況分析,可以把跨境電商人才核心職業技能分為7大類,分別是設計類技能、運營類技能、銷售類技能、貿易服務類技能、供應鏈管理類技能、企業管理類技能、跨文化溝通類技能。本文對每大類技能涉及的具體核心技能都進行了細化和明晰,以此來構成跨境電商人才核心技能體系。
2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策略
2.1構建合理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從人才核心技能體系中可以看出,跨境電商是一門交叉性學科,人才的培養要注重綜合素質,企業需要大量復合型的人才,原有高等院校的課程體系已經不適應,必須以人才核心技能體系為基準,改革課程體系。
將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素養分為職業能力素養和專業技能素養兩部分。職業能力素養主要包含自我學習、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創新創造、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通過設置通識類課程,如:思想政治、職業發展、就業指導、文化基礎和公共選修,來進行培養,提升學生的基礎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素養的培養則按照七大類核心職業技能的要求,通過設置專業基礎課、核心課和拓展課來教授。在一些具有特色地區產業的區域,學校還可以通過產教融合等方式開設地區產業相關課程,來助力地區經濟發展,增強學生就業力。
2.2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實踐能力
跨境電商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傳統教育的理論灌輸教學很難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必須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利用企業真實環境、真實案例進行技能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可以通過建立實訓基地、合建產業學院、設立訂單班等多種形式,讓校企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結,解決人才培養供需錯位問題,培養行業和企業需要的跨境電商人才。
2.3注重師資培養,完善在職培訓體系
目前多數學校的跨境電商學科教師存在著“理論強、實踐弱”的問題,而且由于跨境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知識更新淘汰速度快,教師掌握的實踐知識很難跟上行業發展速度。這就導致,學校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過程中,很難符合行業發展需求。因此必須注重師資培養,一方面,學校可以把企業中具有豐富經驗的一線工作人員引進來,作為技能導師教授學生實踐課程,解決師資問題;另一方面,學校要鼓勵教師經常深入企業進行頂崗實踐,融入企業,學習一線技能知識,提升教學針對性。
3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的職業教育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
從長遠看,廣州片區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的順利發展,離不開本土人才資源的開發,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院校在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上的優勢,能為廣州片區自貿區健康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保證。
3.1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育基地
在廣州片區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及要求還會持續擴大和提升,僅依靠政府、企業、行業、高校任何一方的力量都難以破解跨境電商人才緊缺的難題,因此可以通過政行企校等多方參與,建立適合廣州片區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發展的跨境電商人才訂制化培養的產教融合聯盟,構建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形成初、中、高多層次跨境電商人才梯隊。政行企校共同努力整合多方資源,通過提升軟硬件設施加強基地基礎建設;通過引入跨境電商企業開展生產性實習實訓運營服務,深化基地校企協同育人;通過加大跨境電商相關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增強基地師資力量;通過支持學生在跨境電商領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加強基地人才孵化;通過組織舉辦跨境電商人才供需雙選會等措施,使基地能為廣州跨境電商產業培養和輸出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緩解廣州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人才缺口,將更多的人才、企業引入廣州、留在廣州。
3.2借鑒“1+X”證書制度實施課證雙行
為了響應《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國職業教育院校大力推廣“1+X”證書制度,1+X證書制度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既能推進職業教育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變革,也有益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創新創業、就業等能力。將1+X證書制度引入職業教育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中,做好專業教學標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實習實訓標準等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間的有效對接,優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將“X”證書技能培訓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實現課證崗有效融合統一。如引入目前四批中已有的跨境電商B2C、B2B數據運營、跨境電子商務多平臺運營等X證書、將他們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引入課程教學中,學生既完成學習任務,又能拿到X證書。
3.3組建高水平專兼職師資隊伍
利用廣州片區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發展機遇,鼓勵專任教師深入廣州跨境電商企業掛職鍛煉,積累真實教學案例與實踐經驗;引入廣州跨境電商企業兼職教師,運用真實平臺教學彌補虛擬軟件的不足;同時建立長效培訓考核機制,不斷地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理念進行更新,熟悉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使教師能緊跟行業發展,掌握最新的跨境電商平臺交易規則和技術;選派教師參加各類跨境電商技能培訓班、1+X證書師資培訓班等提高實操能力;將專業帶頭人或骨干教師著重培養成為與培養復合型人才相匹配的復合型師資;引入“全國跨境電子商務技能競賽”等競賽構建教賽融合、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等措施打造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專兼職師資隊伍。
3.4構建跨境電商專業群
要培養具有全面知識結構的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需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院校在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上的優勢,抓住廣州片區自貿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機遇,突破專業的界限,整合相關專業及資源,構建跨境電商專業群,以跨境電商專業為核心專業,國貿、物流、電商、商英等專業集群,設置跨境電商核心課程模塊,其他相關課程為輔助模塊或選修模塊,發揮各專業優勢,承擔相應課程模塊,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發揮專業群的集群效應,為廣州片區自貿區、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培養輸出跨境電商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廣州地區經濟發展。
4總結
在和學校合作培養新人才的同時,跨境電商企業還需要重視現有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提升,要完善在職培訓體系,根據行業和企業發展趨勢,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成長培訓。讓員工可以了解行業最新理論、知識和技能,不斷的提升充電,為企業發展提供人力保障和支持。
參考文獻
[1]陳長英浙江省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養路徑研究[J].商貿人才,2015(1):184-187.
[2]王瓊新形勢下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93-98.
[3]朱橋艷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跨境電商高端人才培養[J]河北職業教育,2019(6):97-100.
[4]吳婷婷產業集群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能力組織模型研究一以東陽縫配行業為例[J]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71-76.
作者簡介:林悅,(1990.08-),女,本科,職稱:講師,研究方向: 廣州跨境電商企業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