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游邦
[摘? ?要]人文素養的培養關系著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高中班主任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培養學生良好修養和高尚情操的同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高中;班主任;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5?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09-0082-02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農村高中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也發生了新的變革。鑒于以往應試教育偏重學科教學的弊端,當前的高中教育在提升學生學業能力水平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養。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息息相關。班主任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要注重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通過有效的教育方式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從而為學生成長為新型的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奠定基礎。本文主要對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高中班主任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以期促進農村高中班主任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推動農村教育工作的持續深入發展。
一、農村高中班主任教育工作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研究
農村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學生居多,班主任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較多,更應該時刻把他們放在心上,給予特殊關愛。班主任工作在提高農村中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十分重要,班主任可以說是農村中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工作的藝術性,就在于善于調動青少年的主觀能動性,善于發揮其主體作用,進而進行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是潛移默化的。班主任應在遵循教育學、心理學原理的基礎上,在準確把握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抓準教育契機,運用教育技巧,堅持巧妙疏導,生動活潑地開展德育工作。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重要階段。鑒于農村高中的實際,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育方面的工作開展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農村高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實施德育教育、班級教育管理、開設人文素養等方面的專題講座來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育。人文素養關乎著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農村高中受教育思想和教育條件的約束,在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失。在當前新課改的大教育背景下,如何將對高中生的人文素養培育落到實處,是眾多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教育難題。長期的教育研究發現,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人文行為、人文精神等方面的人文素養培育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針對當前農村高中的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現狀,班主任可以結合自身的教育工作實際,努力引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關注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前提下,創新教學思路,以更加合理和新穎的教學方式開展班主任工作。
二、農村高中班主任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引路人。在農村高中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既要發揮良好的榜樣示范作用,又要通過增加實踐活動的教育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和當前的教學資源條件,可以通過德育教育等形式來加大對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工作力度,也可以利用其他有效的教育舉措來開展學生人文素養培育工作。
1.提升自身素質,以身作則,引領學生人文素養提升
高中階段的學生仍有著明顯的向師性,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高中生雖然可能對家長的教導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但是在面對班主任的教育時,多數學生都能夠做到認真聆聽,并愿意遵照班主任的教導去做。因而,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教育工作時,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班主任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在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方面有所建樹。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可以從人文知識、人文行為和人文精神等方面著手。在新課改的大教育環境下,農村高中的教育資源也在逐步完善,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條件進行自主學習,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養。
2.增加實踐教育活動,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發展
高中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學業知識增長方面,班主任要注重增加實踐教育活動,確保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農村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通常不是很豐富,學生的眼界和視野還不夠廣。教師要通過增加實踐教育活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獲得成長的動力,并提升相關的人文素養。實踐教育活動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班主任要充分捕捉一切班級教育管理的時機,在改變傳統教育手法的同時,將學生的視野轉向更為廣闊的天地,使教育方式更加多樣化。
3.結合學科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離不開學科教學的鋪墊和基礎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科知識學習能力,在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農村高中班主任通常同時擔負語文或其他學科教學工作。以語文學科教學為例,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使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從創新精神、誠信品質、感恩情懷等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應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彰顯人文關懷,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把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為一種課程目標。
4.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實現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當今時代,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推動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核心動力。“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精髓是以人為先,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圍繞學生的個體特點,通過引領和鼓勵學生,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優勢力量,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綜合素質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例如,成績較差的學生通常不愿意引起教師的關注,內心比較脆弱和自卑,會逐漸喪失學習自信心,不僅成績會越來越下滑,而且很容易因受到內心情緒的干擾而自暴自棄,甚至發展到經常曠課、逃學的地步。這種現象在農村中學尤為常見。針對此類狀況,教師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表揚和鼓勵的教育手段,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并不斷發現自身的長處,努力捕捉自身的閃光點,使學生逐步養成永不言棄、自強不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實施養成教育,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結束語
新課改背景下的農村高中教育工作要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重點。農村高中班主任要注重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質,以身作則,引領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通過增加實踐教育活動,也能夠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發展。另外,結合學科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是重要的舉措之一。總之,農村高中班主任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 鄭寒.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1):76-77.
[2]? 單小燕.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的探析[J].中華少年,2016(20):238.
[3]? 胡利雄. 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人文素養[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 (9):147.
[4]? 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