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云
摘?要:教育事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們愈加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但是由于我國幼兒教育工作起步的時間比較晚,這就要求幼兒教師更應該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最好是組織趣味性極強的體育活動,緩解幼兒的焦慮心理。基于此,文章首先簡要介紹體育活動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接著重點從四個方面探討體育活動中增強幼兒水平的有效策略,以此為幼兒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活動;幼兒心理健康;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078-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career,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problem,but becaus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China started late,there is a need for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be more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it is best to organize interesting strong sports activities,reduce childrens anxiety. 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and then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to enhance childrens level of effective strategi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Keywords】Sports activities;Mental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Organizational strategy
當幼兒教育在不斷推進的時候,教師也應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現幼兒是否存在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接著采用體育活動的形式實行優化教學,借助趣味性的體育游戲,為其創建和諧的活動環境,滿足各個層次幼兒的心理需求。同時,在家園合作的基礎上,提高幼兒的社會交際能力,增強他們對周圍人和事物的認同感。
1.體育活動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保證增強幼兒心理健康水平,教師注重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認識到體育活動存在的意義。語言表達能力對幼兒健康成長具有促進作用,教師實行針對性的訓練,保證各個層次的孩子都能有所成長。相關研究也表明:趣味性強的體育活動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教師在闡述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拓寬孩子們的認知范圍,提升他們在活動中的參與度。
(2)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
體育活動某種程度上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作為一種特有的活動形式,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對一些基礎的社會行為有一個清楚的認知。而且從相關調查中也表明,對體育活動更有熱情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大多比較外向,自由穿梭于各個群體。
(3)幫助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
利用趣味性的體育活動,讓幼兒的情緒積極、愉快,讓他們獲得一些更為快樂的情感體驗,消除負面的情緒狀態,間接實現對自我行為的有效控制。喜歡體育活動的孩子們,往往擁有更為強烈的規則意識,體育活動本身就必須依賴規則才能成立,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必須遵循這些規律,方便他們體會到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從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組織體育活動增強幼兒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1)創設環境,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
輕松且有趣的體育活動環境,為幼兒提供更多展示才能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所以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的環境創設都應該秉承著舒適、實用的特點,體現出環境動態化和教育化的特點。一方面,動態化的環境下,將活動方法以主題形式展現出來,幼兒是整個環境的主人,結合自身想法設計活動,保證心理知識滲透的針對性。另一方面,讓整個空間都能進行有效銜接,保證知識和技能之間的平衡性,環境布置的內容隨著體育活動方式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周圍事物的神奇之處。
體育活動中存在著許多基本動作,這些都需要經過反復訓練才能完全掌握,幼兒教師必須深入認識這些動作存在的意義,利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幼兒練習,在訓練中產生積極的情緒。如若基本動作過于單調,教師則需要進行設計多種游戲引導幼兒主動練習,例如,前滾翻的訓練,主要是采用編寫兒歌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當孩子們在消耗能量的時候,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滿足感,及時轉移注意力,釋放不良情緒,這些良好的活動環境促進幼兒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部分幼兒在情感方面的發展不夠成熟,容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對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對他們抱有真誠、善意的期待,根據幼兒的年齡采取對應策略,盡量多用鼓勵的方式指導幼兒主動參與。
(2)家園合作,培養幼兒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隨著各個地區幼兒教育水平的不斷上升,教師也開始愈加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體育活動中增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這是當下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首先,幼兒教師必須認識到家園合作存在的意義,以孩子的共同發展為目標使得家庭成員、幼兒教師和孩子形成一個完善的整體,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而家長則是在親子情感互動的過程中,分享自身的教育經驗,探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于是在分享、質疑的過程中,促進雙方的多向發展。從宏觀層面而言,每個家庭和幼兒園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家園共同體成員通過語言交流、肢體接觸等形式,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保證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教育中,這為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為了防控病毒,幼兒園教學從原本的線下轉向線上,利用信息技術實行遠程指導,完善網絡式的體育活動,鼓勵家長和幼兒主動參與其中。例如,某幼兒園倡導“運動防疫,主動健康”,讓幼兒擁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避免長期處于家中,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感。園長帶領體育組全體教師在線進行微信群會議討論如何高效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努力克服教學場地、器材的限制,結合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兒的特點,優化教案,精選項目,根據練習內容選擇示范運動,努力做好心理健康活動。為了提高居家幼兒鍛煉的科學性,教師主動進入到家長群,鼓勵家長督促孩子練習,錄制相關視頻,發現錯誤動作及時糾正,做好線上的指導工作。幼兒也會在微信群內視頻打卡,教師及時給出相應的評價和指導,并結合隊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調整,為幼兒創建健康、積極的線上教育環境,養成每日鍛煉的良好習慣。
(3)優化指導,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和意志力
體育活動的順利實施,需要教師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雖然孩子們的年齡小,但是在管理的時候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往往不會結合教師的要求去活動。對此,幼兒教師一定要發揮出自身的組織優勢,真正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力。
首先,考慮到幼兒年齡小的特點,而且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所以體育活動中,教師發揮出榜樣優勢,幫助幼兒快速掌握運動技能。以“擊鼓傳花游戲”為例,幼兒在擊鼓的時候也要傳花,當鼓停止的時候,游戲也要立即停止,這是一項考驗反應力的活動。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優化教學,良好的節奏感能夠感染每位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并享受到集體活動所帶來的滿足感。
其次,針對部分膽小的孩子,如何克服他們在運動中的恐懼心理,這是幼兒教師應該主動思考的問題。例如,在助跑活動中,最開始讓幼兒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跨跳,自由嘗試,接著選擇幾位能力強的幼兒做示范。隨后,教師出示寬度不同的木板,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練習,從窄到寬,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幼兒的自信力,讓他們在運動中體驗到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4)體育游戲,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大多是游戲,通過豐富的情境來提高孩子的參與度,而教師在設計游戲形式的時候,必須要綜合考慮到幼兒的個人能力,盡量在個人和團體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逐漸消除心理上的不適感。
例如,在“小狗滾球過隧道”的游戲中,幼兒首先跟隨體育教師做一些游戲前的熱身活動,模仿小狗的動作,接著在練習的時候運球操作,為了保證幼兒在游戲中的安全性,教師要提醒他們不要過快,不然會傷害到同伴。然后將幼兒分為兩個隊伍,相對站立,兩個人為一個小組,雙腳分開,將雙臂搭在對方的肩膀上,這樣就做出了一個簡易的“隧道”。當第一個隊伍的“小狗”將球滾進到隧道以后,第二個隊伍再滾回來,重復前面隊伍的動作,依次進行,直到所有的幼兒都完成。整個活動中,幼兒將自己看作是“小狗”,在拍球的時候,整個興趣也非常高漲,并逐漸意識到自主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他們游戲活動的積極性。部分孩子在第一次嘗試失敗后,對體育游戲產生消極心理,這時候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出優化調整,進行行動、語言方面的鼓勵,幫助幼兒緩解他們心理上的壓力,避免出現心態過于緊張的情況。重復訓練中,幼兒認識到默契的作用,開始主動和小伙伴配合完成任務,這為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創建了有利條件。
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當下,教師結合幼兒的個人特點,創新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增強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幼兒,為其創建寬松、溫馨的游戲情境,借助積極、正面的游戲去發展幼兒動作、語言等方面的能力,在家園合作的基礎上,推動心理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徐華美.探究體育游戲對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9):910
[2]張珂.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體育活動組織教學能力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7(35):170-170
[3]王宗智,王宗宇,李燕萍,等.學校體育活動對兒童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預[J].赤子,2018(36):85
[4]藍小丹.淺談如何提高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7(09):187-188
[5]王姚堯,李慧.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滲透[J].基礎教育研究,2017(1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