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仁
摘 要:創新思維是影響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元素,擁有創新思維則會擁有與眾不同的思路。小學數學學習是奠定學生創新思維的啟蒙時期,而數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探究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育;創新思維
小學階段是學生正式系統性學習數學知識培育創新思維的重要階段,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個人成長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過于重視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該及時更改這種教學觀念,在課堂中開展多種思維活動,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緊迫性
1.社會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正大力倡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可見創新思維在我國發展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創新觀念是從小培育的,不是短時間內養成的。小學時期是學生創新思維形成的初步階段,而數學又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學科,因此教師有必要轉換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創新思維的培育安排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日后的社會發展奠定良好的創新思維基礎。
2.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不高
在目前的小學教師隊伍中,一些教師深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學生開展死板的教學。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他們就布置大量的練習和知識背誦任務給學生,這對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漸漸產生厭學心理。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更嚴重的話,會讓學生害怕上數學課。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漸漸發現自己的潛能,重拾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融入創新思維,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知識學習,以及最終的課堂效果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那么教師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讓教學課堂起到培育學生創新思維的作用呢?接下來有幾點建議:
1.創設故事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創設故事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后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培養其創新思維。例如,教師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課時,可以給學生講一個獵人與兔子的故事,一天兔子在森林中尋找食物不小心被一個獵人抓走了,但是小兔子趁獵人睡著的時候溜了出來,小兔子按原路返回跑了大概1.2千米的路程就抵達了安全地帶,已知小兔子被抓地到獵人家的距離是1.4千米,那么同學們你們可以幫老師算算小兔子距離被抓地有多遠嗎?通過這樣的故事情境創設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教師所提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大膽地展開想象,活躍自身的思維,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做鋪墊。
2.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分析,提高思維邏輯性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問題分析,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能力,通過體驗式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分析中,教師也要將數學知識從局部到整體進行設計,注重提問由簡到難使問題具有層次感。另外,教師的問題設計要貼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的問題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思考。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分、秒”這部分內容時,課堂教學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建立關于時、分、秒的觀念,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在課前可先對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分鐘大概有多久嗎?這時學生就會進行思考。接下來教師開展課堂知識點的教學,在學生對時、分、秒有初步了解之后,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形式來解決“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及“分與秒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探討結束后,教師邀請學生分享小組心得。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探索,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3.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有著好奇心,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戲的手段開展教學,促進學生在游戲學習中激發創新思維。例如,以“圖形與幾何”章節教學為例,提高學生對于物體和圖形的抽象認識,總結物體和圖形的數學規律是這一章節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應充分結合教學目標設置教學游戲,通過七巧板拼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游戲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持有不同種類的七巧板進行探究,發掘知識,激發創新思維。
總之,目前一些教師還未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依舊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開展教學課堂,這樣不利于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取得進步。教師應當積極改變觀念,將創新思維培育觀念融入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鄭紹玉.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課程教育研究,2020(24):13-14.
[2]崔萬輝.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2020(1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