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惠霞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水平,需要從創新教學方法方面加強重視,并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優化教學,如此才能實現高質量教學的目標。主要從理論層面首先就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現狀以及實施價值加以闡述,然后就活動實施措施詳細探究,希望從理論層面研究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為實際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
初中地理課程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素養的課程,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素質,就需要創新教學的模式,能夠把握地理課程教學中的重點,以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如此,才能真正為實現既定教學目標起到促進作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利于學生地理知識的高效學習,通過將角色扮演教學活動模式加以創新應用,有助于改善地理教學現狀。
一、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現狀及實施價值
1.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現狀
從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開展的現狀來看,由于受學生以及教師因素影響,其中存在的問題是比較突出的,從以下兩個層面就其問題加以闡述。
(1)學生層面
為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將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方式加以靈活運用比較重要。而從實際教學的現狀能發現,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①學生對角色扮演的認識比較片面,影響了角色扮演活動開展的質量[1]。②學生在參與角色扮演教學活動方面的積極性不高,被動參與的狀況下必然會影響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③學生學習方式沒有結合實際學習需求及時改變,在課堂中主體地位沒有鮮明突出。這些層面的問題都會影響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
(2)教師層面
在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層面的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如:①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方法的應用單調性,沒有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優化角色扮演活動,從而造成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無法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主動性。②教師對實施角色扮演活動的主動性不高。教師對于角色扮演活動教學方式的價值以及應用流程沒有全面的認識了解,這必然會影響活動開展的效果[2]。③教師自身對于角色扮演活動的實施目標不明確,沒有針對性地設計角色扮演活動。這些方面都影響了教學活動開展的質量效果。
2.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實施價值
為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注重從教學方法的創新方面加強重視,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為學生綜合學習素養提升起到積極作用,以下幾點活動實施價值有著鮮明體現。
(1)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采用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方式,能為提升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質量起到促進作用。初中學生的獨立性強,自我表現力強,所以教師在地理課堂中將角色扮演活動模式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結合地理問題進行討論,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這對學生可持續學習發展有著積極意義[3]。
(2)充分發揮教材素材作用
教師在地理課程教學中為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發揮角色扮演活動教學模式的優勢,將地理教材中的素材加以合理運用,讓學生能夠對教材中的素材加深認識,這對提高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熟知度以及促進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有著積極意義,有助于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二、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實施措施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方式,要注重相應措施的科學落實。
1.注重按照科學性要求
為保障地理教學中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教師就要嚴格按照科學化實施要求,如從情景性的要求方面加強重視[4]。角色扮演教學活動要在情景活動的基礎上開展,才能真正提升地理課程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能力。再者,要注重從參與性要求方面加強重視,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參與是基礎條件,只有讓學生沉浸在角色活動當中,才有助于調動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探究動力,促進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地理問題,提高學生在地理課堂中學習的質量水平。
2.注重情境的科學創設
教師在對地理課程教學角色扮演教學活動落實,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加以實施,激發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下深入探究地理知識,為學生可持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在角色活動情境的創設前,結合地理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針對性的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導向吸引學生探究知識的注意力,將地理課程中的知識點和問題情境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思考。
例如,學習到“西亞”的內容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這樣的情境,結合西亞的地理位置以及石油資源、水資源、宗教文化為審判對象,讓學生扮演審判長以及陪審員和審判對象,通過審判大會的活動情境方式,促進學生對這一課知識能夠有更多的認識,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能有角色體驗的切實感受,學習的態度也會端正,如就西亞地理位置,該對應的學生找地圖以及材料,并找到這一地區容易發生動蕩的原因。
3.注重聚焦學生迷惑扮演角色
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為能調動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可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角色扮演教學活動中去,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探究分析的主動性[5]。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中難免會遇到困惑,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學習困惑的基礎上,通過角色扮演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突破問題。教師通過有效結合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角色扮演活動的主題內容,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地理知識。從這一基礎工作方面得以強化,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課程教學中為學生講述“地球的運動——公轉”的知識點中,應當是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但是生活當中的感受是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看著像是太陽圍繞著地球進行轉動。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理解這一知識點時會存在一些困惑。教師這時候就可以通過為學生設計角色扮演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扮演太陽以及地球的角色,并進行實際演示,這樣就能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認知,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
4.積極辯論促進角色扮演活動開展
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創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辯論的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學生創設話題,讓學生在辯論活動中扮演正、反方角色,調動學生參與辯論活動的積極性。地理角色扮演情境活動的開展形式多樣,正式辯論活動開展中教師通過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正方和反方,學生在辯論活動中扮演不同角色進行辯論,這樣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理解和思考地理問題,這對提升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有著積極作用[6]。
例如,地理課程教學中在為學生講述南方和北方地區地理環境內容中,教師可為學生設置相應的辯論題目,如生活在北方好還是南方好,讓學生展開辯論,通過學生扮演正反辯方角色,學生參與積極性也比較高。學生在角色的參與過程中搜集相應的素材資料,這一過程中能夠深化學生對北方地區以及南方地區的地理知識的學習印象,強化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習的效果。再如對于再生資源和非再生資源的知識點學習中,教師可為學生設置“礦產資源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的辯題,讓學生扮演角色進行辯論,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地理教學當中,為能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將新的教學方法加以科學運用,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實施,學生在實際地理知識的學習中能夠轉變學習的思路,改變學習的方法,這對提高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有著積極作用,也為實現地理教學目標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熊平.新媒體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報業,2019(10):111-112.
[2]高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9):465.
[3]錢春紅.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地理素養[J].亞太教育,2019(32):87.
[4]趙金貴.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學科的有效整合[J].信息化建設,2019(6):213.
[5]劉洪.小組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8):195-199.
[6]葉宜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促進學生實踐與創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6):194-196.
注:本文系2020年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教學活動的應用研究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BY[2020]G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