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盼盼
摘 要:隨著立德樹人理念的深入推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更要積極引入數學文化,以此推動學生數學素養全面提升。而數學文化在課堂中如何實現有效滲透,是需要教師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文章從小學數學文化內涵分析入手,淺談小學數學文化融入的基本原則及提升小學數學文化滲透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文化;滲透
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培養和數學啟蒙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要能夠立足于學生的長遠性發展,增強對數學文化的滲透,以更好的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數學文化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小學生熱愛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一、 數學文化概念分析
數學文化是一個非常豐富的概念,它既包括廣義的數學知識,同時又包括數學觀念、數學認知、動態數學發展等多個層面。小學階段教師對學生開展數學文化滲透,要構成一個有機動態的系統,將數學文化的滲透與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方法,體會數學精神,進行數學應用,發展數學思維,進而使學生在數學審美、創新精神等多個方面獲得有效提升。
二、 小學數學課本中數學文化內容基本分類
(一)數學精神
數學精神是數學文化的精髓,也是數學文化中最為深刻的部分。小學數學課本中對于數學精神的設計有多個方面。數學精神隱藏在了多個板塊之中,結合綜合實踐、數學廣角、探索發現、知識階梯等多個部分,教師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數學精神的滲透。另外,
通過講一些數學家的小故事,做數學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循序對學生進行數學精神的滲透,使他們具備基本的數學理性精神和數學創新意識,結合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領會數學精神的豐富內涵。
(二)數學史
數學史包含數學發展過程中涵蓋的大量數學知識及推動數學本身進一步向前發展的豐富知識體系。數學史作為數學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多角度融入數學史的相關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見聞。你知道嗎?數學家的故事,資料補充等多個模塊都蘊含了豐富的數學史知識。像分數的表示方法,小數點的發明,圓周率的歷史,常用的計數工具等。
數學史與數學思想是相互融合的兩個部分,在數學課本中有多種呈現方式,如傳統的雞兔同籠問題、珠算、算籌計數等,都屬于數學史的相關知識,一些課外閱讀素材,如《數學家小故事》《布巴的五指計數》都可以像語文素材一樣,供學生閱讀和欣賞,讓學生了解豐富的數學史知識。
(三)數學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屬于意識層面的數學文化,從小學階段開始,教師就要樹立良好的數學思想滲透意識,循序使小學生掌握歸納、概括、聯想、對比、辯證、方程思想、函數觀念等,進而為學生高階數學學習奠定有效基礎。
1. 集合思想
從一年級開始,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滲透集合的思想,如自然數與整數,單數與偶數,這些都可以按照不同的規則將它們劃分到不同集合里邊。在集合部分還涉及了交集的概念,如有的數既是3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
2. 符號化思想
數學符號本身就是數學語言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數學文化中包含了多方面的符號思想,基本的如+、-、×、÷,另外還有面積公式、周長公式、體積公式等都屬于數學符號的相關知識。
3. 劃歸思想
劃歸思想是數學問題解決中常用的思想,從小學階段開始就要培養學生運用化歸思想來解決數學問題。如在進行數學計算時,我們可以把一些不規則圖形進行割補,將其轉化為長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這就是劃歸思想的一個體現。
另外,還有極限思想。比如循環小數就是非常典型的極限思想,再比如求多邊形的面積時當邊數足夠多就趨向于圓,這也是極限思想。此外小學數學中還有對應思想、函數思想等多方面的知識,這也屬于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機滲透,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文化認知。
(四)數學美
數學美是數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美的滲透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數學文化有一個形象的認知,同時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美包含了多個方面。
1. 簡潔美
數學的簡潔美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數字就是數學簡潔美的一個很好的體現,數學的數字書寫起來非常得簡潔,而且在基數統計等多個方面都有廣泛應用,另外,很多數學符號也具有簡潔的特征,如乘法的結合律,如果用文字來表示就非常的復雜,而如果用數學公式來體現簡潔、直觀,而且意向的傳遞非常精準。
2. 對稱美
數學的對稱美更包含了多個方面的知識,首先,圖形的對稱就是數學美最佳直觀的體現,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都是非常常見的對稱圖形,另外,數學的平移、旋轉也是數學美思想的一個有效體現,另外,在很多數學公式中,如a+b=b+a也是數學美的一個良好體現。
3. 奇異美
奇異美也是數學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數學的奇異美表現在很多方面,如計算過程中11×11=121;111×111=12321。另外,數學的奇異美還表現在多個方面,如三角形的穩定之美、平行四邊形的形變之美等,都屬于數學奇異美的組成部分。
三、 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滲透的基本原則
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的滲透是一個緩慢而深入的過程,在數學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一些基本原則,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提升數學文化滲透的效果。
(一)連續性原則
數學文化的滲透涵蓋的面非常廣,因此在數學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堅持連續性原則,持續不斷對學生開展滲透,并盡可能多的涵蓋多個方面,從而更好的使學生樹立數學文化的學習和傳承意識,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提升數學文化滲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