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蘭
摘 要:高職院校是為國家輸送復合型人才的主陣地,汽修專業也是近些年十分受學生歡迎的專業之一,但是很多學生在畢業后專業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不符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標準。通識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也是現階段大學辦學的基礎理念。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提供給學生的可以在不同專業人群中通行的知識和價值觀。將通識教育理念融入高職汽修專業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高職汽修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本文就此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通識教育;高職院校;汽修專業;職業能力培養
引言:
高職院校是專業的職業教育機構,其學術的分類專業性較強,學生所學知識也具有較大的專業性和局限性,知識割裂現象非常明顯,這也就是古語常說的:“隔行如隔山”,甚至在同行業的不同環節也需要專業的人才,這樣的教育在新時期的信息化、多元化社會發展背景下已經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求。通識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的,將通識教育融入高職教育,其主要目的也是也為幫助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對不同學科都有一定的認知,能對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高效培養,進而提升實踐效率和質量。
1高職汽修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1.1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對職業定位不明確
目前市場中對汽車維修人員的分類主要分為基礎維修工人、維修技師和專業維修專家。而基礎維修工人很多都是中專畢業的學生,這個級別的員工薪資基礎也比較低,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在畢業后放棄所學知識轉投它行。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大眾、企業甚至是學生對高職汽修專業的理解都不全面,學生在選擇汽修專業的時候一部分是因為興趣愛好,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為了學得一門技術來生存。大部分的人都看不到汽修專業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也使得學生、企業等人群對高職汽修專業沒有明確的職業定位。[1]
1.2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全面
高職教育肩負的人才培養責任是非常沉重的,因為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要符合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這不僅是對國家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眼下的高職汽修專業對通識教育沒有深層次的探究和應用,學生學習的重點還是放在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上,系統文化課程的學習得不到學生和部分教師的重視。而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所學知識大多局限于書本上,學生沒有專門的實踐基地和平臺,使得很多學生在畢業后大多情況下都只是“紙上談兵”,動手操作能力較弱。
1.3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師資和物質條件有待改善
汽修專業的開設時間并不長,而面對市場對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高職汽修專業的師資隊伍人數缺乏、水平也有待提升。在專業建設上資金投入也需要加持,學生的實習設備短缺,硬件設施有待完善,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職汽修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培養。
2通識教育對高職汽修專業學生發展的意義
第一,通識教育可以助力高職院校更好的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通識教育提倡高職汽修專業教師以學生的更好就業為基礎來設定教學目標,這樣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就會更貼近市場,更符合行業的發展需求,也就能準確為汽修行業輸送所需人才。[2]汽修專業教學在緊跟行業發展腳步的同時也要求學生扎實專業理論基礎,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第二,通識教育可以大限度的凸顯高職汽修專業教育的公平性,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教師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長處和不足,然后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平衡發展。
3通識教育視閥下高職汽修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策略
3.1完善高職汽修專業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首先,高職汽修專業的教學應以行業發展趨勢為導向,教師要及時了解社會對汽修行業的需求,以及汽修行業階段性的變化規律,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更合理、科學,這也是為了加強課程對學生就業的助力和指導。[3]高職汽修課程開課前期,院校和教師要對市場進行調差,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其次,通識課程的進修形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有兩種,一種是學生入學的前兩年進行通識知識學習,第三年在進修汽修專業。另一種是學生入學就選擇專業,將通識課程學習放在專業課程之外學習。這兩種方法對于高職汽修專業學生來說各有好處,學校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和學校現狀來自行選擇。另外,教師要將信息技術、數學、英語、人文、社會等課程納入通識教育板塊中,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就業方向和實際學情來進行相應的知識選修,引導學生朝著多元化、個性化發展。
3.2優化高職汽修專業實踐課程
高職汽修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實踐能力也是衡量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標準,所以在通識教育融合過程中優化實踐課程教學,改善學生的實踐訓練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校內實踐場地的建設,給予汽修專業更多的資金投入,讓學生可以將所學專業知識在實踐操作中融匯貫通,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高職院校要重視汽修專業的校企合作教學。讓企業明白專業人才的價值,明確汽修專業對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與企業商定多元化合作教學模式。汽修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的是汽車雖不是快消品,但是汽車的更新換代速度是非常快的,院校不可能給學生提供各種類型的實踐模式,所以校企聯合教學是非常必要的,企業可以給學生同更豐富的實踐資源和平臺。所以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邀請行業內的資深專家來校內進行授課或者實踐指導,院校也可以定期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實踐訓練,這些都是能實現學生與社會有效對接的方法,也符合通識教育中提倡擴展學生知識層面和深度的要求。[4]
3.3加強對高職汽修專業的師資團隊建設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生學習和就業的引路人,所以教師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對高職汽修專業的教學質量是有直接影響的。因此在通識教育視閥下,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為高職汽修專業的教學效率和長遠發展提供保障。院校內部要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培訓內容包含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和職業責任感、通識教育的重要性等,必須讓教師明確通識教育開展的意義和目的,讓教師可以端正自身的態度積極配合學校教學模式的革新。時代在發展,汽車行業在更新,汽修專業自然也就需要滿足市場發展需要,只有教師先進步提升了,才能開展高效汽修教學,進而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高效培養。
4結語
總而言之,將通識教育理念融入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就業適應力,強化學生職業能力。通識教育沒有標準的職業體系規劃,它是面對所有人的教育,所以教師在融合通識教育的時候,要對高職汽修專業的教學內容進行開發和創新,完善教育體系,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和教師還要加強校企合作的落實,增加對汽修專業的實訓投資建設,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更寬闊的實踐平臺,同時完善對教師的培訓,強化師資隊伍的力量,進而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何躍,余雅潔.我國通識教育研究的特征歸納與趨勢分析--基于文獻計量分析視角[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9-08-25:1-7.
[2]胡培瑜.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汽修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汽車,2018(09):47-48.
[3]顧月琴,張紅峰.基于通識教育視閾的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4(3):44—48.
[4]伍嬌嬌.基于市場準入的高職教育項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7,(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