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
摘 ?要:時事新聞作為生活中的真實事件,與高中政治理論內容相結合,能夠豐富政治教學內容,實現對政治課堂的延伸,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內容,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所學內容,并且能夠做到學以致用,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鑒于此情況下,本文主要對時事新聞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闡述,重點對時事新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研究。
關鍵詞:時事新聞;高中政治;現狀;應用策略
引言: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時事新聞作為重要的政治資料,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得到了運用,不但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延伸,而且補充了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對于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高中政治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習難度,不利于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政治教師要認識到時事新聞的重要性,并且能夠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實現時事政治與政治教學相結合,打造高效的政治課堂,進而提高政治教學的效果。
一、時事新聞在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時事政治教學雖然有著較大的應用價值。但在諸多因素的制約和限制下,導致政治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具體主要體現在:其一,未能夠有效的聯系:時事新聞有著較大的聯系性,政治教師要認識到其聯系性。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忽視了政治的聯系性,未能夠將相關聯的新聞進行有效的聯系,導致教師對于新聞的講解具有單一化,未能夠做到與其他新聞的結合,導致時事新聞在政治教學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二,未能夠得到有效的運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政治教學模式得到了創新發展。政治作為高考重點考查的科目,教師主要圍繞著高考進行時事新聞的講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答題技巧講解,忽略了時事新聞的有效運用,并且在日常教學當中,很少涉及到時事新聞,只是在高考將近時,才會對學生講解時事新聞,難以發揮時事新聞教學實效性。
二、時事新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積極開展時事新聞探討
政治作為高中教育重要學科,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政治教師要認識到該學科生活化的特征,并且能夠將政治教學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當前教學模式的實施,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生活意識。政治教師要挖掘生活中的時事新聞,并將其滲透到政治教學當中,鼓勵學生對時事新聞作出深入探討,加深學生對時事政治的了解,強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例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公民的道德生活”中,為了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部分內容,可將其這些分內容與時事新聞相結合。例如,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馬旭,作為湖北省軍區武漢第七離職干部修養所離職干部,60歲退休后懸壺濟世,為貧苦百姓義診,人到暮年時,更是將其畢生積蓄1000萬人民幣無償捐獻給家鄉的教育事業,被譽為“第七屆全國模范助人為樂模范”同時也被譽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該時事新聞進行探討,通過時事新聞與政治教學的結合,不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當前的時事,而且還能夠強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政治教師要給予時事新聞高度的重視,充分發揮出時事新聞的作用,不斷豐富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促進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實時關注時事新聞
時事新聞具有時代特征,通過時事新聞在政治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對政治內容進行有效的延伸。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時事新聞與政治的聯系更加緊密。在這種情況下,政治教師要給予時事新聞足夠的重視,并且能夠做到實時關注時事新聞,同時做到對時事新聞的多篇融合分析,確保時事新聞的整體性。根據相關實踐調查研究發現,時事新聞始終處于發展變化的狀態中,政治教師需要對時事新聞進行深入研究,只有保證當前方面的工作,才能夠真正意義實現時事新聞與政治理論知識的結合。尤其網絡時代背景下,先進的網絡技術為政治教學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政治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運用網絡技術搜集時事新聞,查閱新聞,實時掌握時事新聞動態,只有學生實時關注時事新聞,才能夠積累大量的政治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通過時事新聞的有效運用,為政治教學帶來全新的理念。不但豐富了政治教學內容,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在這種情況下,政治教師要認識到時事新聞的重要性,并且根據具體教學要求,將時事新聞與政治教學相結合,增強政治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對政治教學進行主動探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進而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壽玉.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0).
[2]袁忠典.淺談如何在思想政治課堂滲透時事政治教學[J].學周刊,2013(01).
[3]張兆芳.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16).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