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分組不合理、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參與度不高等問題,論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途徑,認為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精心設計教學、開展課堂活動以及多多參與到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去,以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05-0038-02
初中英語學習有別于小學英語以啟蒙、趣味為主,而是開始系統地學習語言,包括口語、詞匯、語法、寫作等語言學習的重點模塊和難點環節。語言學習需要不斷地交流,正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正是實現語言學習交流有效性的創新教學模式。學習小組一般只有幾名組員,學生能有更多參與活動的機會;小組成員之間可以更平等地交流,減少英語交流的自卑感,有助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之中,從而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雖然教師大多能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價值,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仍存在三個突出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不合理
合理分組是開展小組合作的前提。但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不少教師將“座位”作為分組的標準,而忽視了小組成員的英語水平和性格特點等因素,導致小組之間能力差異較大,有的小組的成員性格外向、成績優異,整個小組氣氛活躍,而有的小組的“潛力生”較多,探討和交流開展不順暢。除此之外,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缺乏明確的分工,導致出現很多組員同做一件事情而沒能完成所有任務,或者個別組員包攬所有任務而其他小組成員無所事事等現象,英語合作學習效率低下。
(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很大,很多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很想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但是因為自身英語水平較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其中有一些學生雖然英語成績較好,但是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在合作學習當中常常是被動參與其中。此外,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學生已經習慣了“講座式”的教學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由于缺乏合作技巧,小組合作常常流于形式,長此以往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積極性也逐漸被磨滅。
(三)小組合作中教師參與度不高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重要參與者,在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都不應該缺席,但實際情況卻是教師常常在布置完學習任務之后,就在講臺上翻看教案等待討論結束,任由學生自由發揮。教師“放任不管”,整個討論過程缺乏有效的引導和監督,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不高。教師的參與度不高也會導致教師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有針對性地開展英語教學,進而導致英語課堂效率低下。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合理分組,構建合作基礎
首先,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在進行小組劃分時綜合考慮學生的英語水平、性格特點、表現能力等因素,這樣才能夠保證小組劃分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人數要控制在4~6人,如果人數太少則無法形成良好的合作探討氛圍,如果人數過多則每名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次,小組劃分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一來,英語基礎好的學生能夠幫助、帶動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氛圍。組間同質的原則能夠縮小組間的差距,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通過良性競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
最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合理分配小組角色。在進行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小組內的角色分配,比如分配好小組長、記錄員、匯報者,等等,這樣一來,每一名學生都能有相應的學習任務,能夠借助相應的學習責任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名小組成員都能夠主動參與其中。
(二)精心設計,增強學生合作互動
當代教育強調“授人以漁”,強調學生主動學習。課前預習階段是課堂教學得以高效開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為英語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比如教學“How do I get to the Forbidden City?”這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問路、指路等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在講解這一節課之前,教師精心設計小組預習任務:第一,要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找出“left”“between”“right”等表示方位的詞語;第二,討論回答“How do I get to the Forbidden City?”并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預習,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對英語對話的內容,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三)借助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英語學習對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學生愛學英語、樂學英語,才能很好地融入英語學習當中。英語教師可以運用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任務驅動學生,讓學生結伴合作,在生生相互合作氛圍之下,學生合作、扶持,更容易保持課堂學習的持續性,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感受為主,考慮到游戲現場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游戲結束后還要進行學習效果溝通,多與學生交流,持續改進教學游戲設計,以保持學生長久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理解地圖的描述并根據地圖解釋特定地點的位置,能夠獲取、處理和運用信息,能用英語與他人交流以及解決英語中的現實問題。教師可以設計“基于任務”的教學活動,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查看多媒體中的圖片,并確定文章描述的城市。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在地圖上標記建筑物:“square”“store”“museum”“the National Gallery”“Buckingham Palace”“the Houses of Parliament”“the London Eye”“Big Ben”。看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并進行獎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爭,組員之間更團結了;學生通過競爭能更快、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獲得獎勵的學生收獲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更強了,沒有獲得獎勵的學生力爭下次獲得獎勵,斗志滿滿,整個課堂氣氛融洽,學生學習興趣高漲。
(四)教師加強參與,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缺乏教師的介入容易出現眾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學生的自控能力差,英語學習水平較低,難免會出現精力分散等問題;受合作能力和技巧的限制,學生如果在討論過程當中無人指引,容易陷入思維誤區,偏離課堂學習主題;教師沒有參與到學生合作學習中,無法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
筆者認為,教師適當參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要扮演“觀察者”角色,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學會察言觀色,及時掌握合作學習的動態,以便及時指導學生;第二,教師要扮演“學習顧問”角色,當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問題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給出一些適當建議和指導;第三,教師要扮演“評估者”角色,教學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容忽視,合理恰當的教學評價能夠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學生獲得更強的學習動機,教師應適當運用類似于“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這樣的鼓勵性語言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英語教師還要利用好階段性評價,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又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比如,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競爭意識,將一個月作為周期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總結性評價,根據各小組的表現評選出優秀的前三組并進行獎勵,邀請小組成員分享自己的小組合作學習經驗,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夠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教學過程的變化,也是思維方式的變化。合作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能力。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加強理論修養,與時俱進,深刻理解和把握合作學習的基本特征,從師生兩大主體出發,為學生營造合作氛圍,優化合作形式,創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推動生生合作與師生合作教學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擴大主動思考的空間。只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與教師在英語高效課堂學習中結伴而行、教學相長,讓學生收獲知識、情感、能力,體會英語課堂之魅力,愛上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杜春花.談談如何巧用信息技術打造初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
[2]于艷艷.基于高效課堂的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
[3]賈建琴.初中英語課堂中高效教學的策略[J].品位經典,2020(5)
[4]杜玉祥.基于情境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4)
[5]劉明梅.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中國農村教育,2020(9)
[6]汪艷君.小組合作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8)
[7]吳潔芝.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高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9(7)
[8]后雪霞.小組合作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17)
作者簡介:伍云丹(1979— ),女,湖南耒陽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英語教學。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