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蘭
摘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教師必須肩負起的教育責任。寫作不僅可以充分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學生在口語交際和閱讀方面取得的成果都能夠通過寫作體現出來,而且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寫作的反饋,去影響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語文能力水平。所以,廣大小學語文教師一直都將寫作作為重中之重來對待,一直在強調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優化教學質量。本文以小學高年級階段為切入點,從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現狀及其優化途徑兩個主要方面展開論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寫作教學
在多年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研究和實踐中,教師普遍發現高年級是學生寫作能力實現階段性進步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生的字詞知識儲備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程度,口語聽說能力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再加上閱讀量的積累,都使得他們已經有機會完成一篇較為完整的作文。事實證明,有些高年級學生也的確已經可以寫出不錯的作文。而且,此時還是小學與初中之間的銜接期,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應對初中階段更高寫作要求的準備。但如何達到優秀的教學成果,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工作,需要大家的探索實踐。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現狀
從整體來看,因為我國一直處于教育教學改革之中,從來沒有放松過對教育事業的關注,所以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質量是在穩步提升的。在各種評比競賽中經常能夠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就是這種成就的鮮明佐證。他們不是什么“偶然現象”,而是師生共同艱苦努力下的必然。不過,整體向好的形勢不能代表其中完全沒有問題。正如時代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一樣,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工作要與時俱進,不斷優化,去解決新舊各種問題,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的期望。
目前,現狀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主要方面:要求太多太細和評價形式陳舊。前者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得學生時常要在自己不熟悉和不感興趣的領域進行寫作。對于相對成熟一些的高年級小學生來說,在沒有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寫作也會嚴重傷害到其寫作熱情,讓他們不能認真完成,達不到很好的鍛煉效果。后者則使得學生只能通過分數來判斷自己的寫作水平,至于自己在達到這個分數的過程中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則基本得不到反映,讓學生覺得不夠公平公正,同樣會影響到他們的寫作積極性。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優化途徑
(一)適當放開寫作要求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的時候,起到的應該是指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所以,教師不能對學生要求過多,反之,則是應該給自己的教學活動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為了使得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有靈感,有思路,有內容,應該注意將寫作主題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其次,小學生并不缺少表達愿望,他們的口中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教師應該保護他們寶貴的表達愿望,允許學生在主題之下盡情地發揮。第三,不對學生要求過多,不代表不要求學生,所以教師要合理地制定一些標準,讓學生的作文不至于變成長篇大論的流水賬。
例如,在寫“‘漫畫老師”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任意一位他們覺得自己比較熟悉、喜愛和親近的老師,而教師則負責通過各種簡單的提問,勾起學生與這些老師之間的美好回憶,讓學生在之后寫作的時候不至于無從下筆。另外,教師也要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允許學生使用一些夸張或比喻的寫法,不過不能完全去想象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字數可以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浮動,不能過少或超出。過少則可能寫不出老師的特點,過多則會變成漫無邊際的字詞堆砌。以上就是比較合適的寫作要求,可以較好地保證學生的參與。
(二)注意創新評價形式
教師對學生寫作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這一點在上文描述現狀的時候已經說明過了。而且,教師也要依靠對學生寫作的評價,去判斷學生優勢和不足,今后才能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所以,教師評價的原則應該是客觀、公正、準確,有很強的實際指導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過去單純的以分數的方式去評價學生的作文就不合適了,在不少學生的眼中是不夠的客觀公正的,對教師來說則不能準確且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現狀及成長需求。教師應該注意對評價形式的創新。
例如,在完成“寫讀后感”這一寫作任務后,教師要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去評價學生。包括他們在作文中透露出來的閱讀對象,閱讀感受,成長收獲,乃至下一步的閱讀計劃等,這些都應該作為評價的一部分。因為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寫出的讀后感。如果一名學生寫出的讀后感看起來似乎體現著非常豐富的閱讀感受,仔細分辨發現其實跟閱讀對象的實際主題和內涵差距過大的話,既說明學生其實并沒有認真閱讀,同時也代表他們完成的這篇讀后感是沒有說服力的。要是對此要給出明確的描述性的評價,而不是只給出一個分數。
(三)教學方法推陳出新
寫作要求的放開和評價形式的創新,都使得教師必須也在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因為如果在寫作要求放開的情況下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注意各種各樣的寫作細節,那么放開要求的積極意義就會消失殆盡,學生還沒有進入到寫作狀態就已經會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重重束縛。另一方面,不更新教學方法,學生就不能準確把握怎樣得到比較好的寫作評價,成長進步的途徑在學生的眼中就會變得模糊起來,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必須因應新的情況,抓好教學方法的更新完善。
例如,在進行“我的朋友容容”的寫作練習之前,教師應該提前一段時間,先告訴學生過段時間要完成一個人物描寫的作文并組織一次寫作比賽,獲勝的同學可以得到精美的獎品。然后提醒大家,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確定好寫作的對象,這個對象必須是自己真實存在的朋友,其他不做限制。另外還可以做好日常的記錄,包括相處中那些開心的回憶,或者發生過的爭吵,都可以記錄下來,作為寫作素材的儲備。當教學進度來到這一練習的時候,再讓學生寫作,展開競賽。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時間調動自身能力去準備一篇不錯的作文。
總的來說,為了在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上取得突破,解決一些仍然存在的實際問題,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激發出學生對于寫作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能夠自覺地去鍛煉寫作技巧,體會到完成一篇優秀作文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馬正富.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9(12):105.
[2]梁志依.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實施建議[J].文學教育(上),2019(10):100-101.
[3]段盛玉.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指導方法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15):24.
(江蘇省常州市湖塘橋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