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摘要】新課改的進一步推行使得學校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何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關鍵能力和品質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在這一背景之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備受關注.自主學習能力表現為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獨立性等,而小學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主要探析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培養策略
前 言
系統的學校教育對個人的長遠發展來說具有積極的作用,小學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師可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學校不僅給個人的發展和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也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自由且全面的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也是學校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能夠進一步促進數學教學的變革,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
另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促使教師不斷進行教育研究,關注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及個性特點,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及思維模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突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和探究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進一步發展.然而,在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仍然忽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繁重的學習任務抑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弱化了學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后的數學教學方法沒有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教師指導為主的課堂教學占主導地位,學生的自主性還需進一步挖掘.因此教師需要基于數學教學實踐不斷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科學的數學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挖掘趣味數學元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教師應當采用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將深奧的數學道理和知識轉化為形象有趣的數學概念,在激發學生數學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數學學科中的生活元素和趣味元素,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學習,并且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概念,建立數學認知體系.在講解四年級數學“確定位置”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同學們,在學習今天這部分內容之前,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如果這時候學校新來了一位老師,我們如何將班級里的同學介紹給這位老師呢?大家可以自由討論一下,怎樣使這位老師將同學的名字與相應的座位對應起來.”教師創設生活情境,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而進入課堂學習.接著,教師可以請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再將確定位置的方法引入課堂教學:“剛剛同學們都想出了許多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用第幾排、第幾個來介紹全班同學.那么接下來大家可以用這種方式介紹一下自己的同桌嗎?”有的學生說:“我的同桌坐在第三排、第六列.”還有的學生說:“我的同桌坐在第五排、第三列.”在此基礎上,教師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看來大家都已經掌握了表示位置的方法,同樣,我們可以用第幾排、第幾列來確定自己的位置,PPT上面呈現了一些電影票,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根據電影票上的信息一起在方格中找出相應的座位.”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充分思考.可見,在該案例中,教師將抽象的確定位置的概念引入學生的實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趣味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部分內容,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授之以漁,教授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以教師的引導為主,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如何科學地設計數學教學活動且將學習的話語權還給學生成了教師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師應當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應當將自主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方法主要分為預習性自學、指導性自學和鞏固性自學,例如在進行“百分數”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數學教學活動:“同學們,下節課我們將學習百分數,百分數具有什么樣的數學意義呢?接下來就請大家根據微課資源預習并自學這部分內容,下節課我們來一起分享.”微課資源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材料,微課資源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并且對學生的預習性自學提供一定的指導.下節課上課時,教師請學生來分享預習成果.有的學生說:“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量的倍比關系,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就叫作百分數.”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大致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指導性自學:“看來同學們都已經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接下來我們一起做一下黑板上的例題,計算一下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并且區分百分數與分數的概念.”數學的指導性自學指教師根據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通過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化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數學概念和認知.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借助關于百分數的例題引導學生比較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差異.學生可以在做題的過程中發現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對比分析法能夠加深學生對百分數概念的理解.
最后,教師通過布置數學作業引導學生開展鞏固性自學,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學到的百分數知識.鞏固性自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復習,學生能夠在復習的過程中將數學知識系統化、邏輯化.同時,教師要注重作業的布置方法,通過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該案例中,教師以學生的自學成果為基礎設計了課堂活動,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新數學教學方法,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越來越注重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創新型數學課堂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通過將教學目標細化,制訂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案.因此,教師應當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進行教學方法的變革和創新,在提升學生數學學習體驗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游戲教學法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實踐操作.例如,在講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用小數表示百分數及小數的讀法和寫法,有沒有同學愿意來給大家回顧一下小數的讀法呢?”有學生說:“讀小數的時候,我們要先讀整數部分,整數部分要用整數的讀法來讀,再來讀小數點,最后讀小數部分.”讓學生自主回顧小數的讀法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接著教師說:“大家說得沒錯,接下來我們一起玩一個小數接龍的游戲.黑板上有一些不同的方格,現在從我左邊的第一名同學開始,每個人依次用小數和分數表示方格的涂色部分,回答錯誤的同學需要表演一個節目,讓我們看看最后的贏家是誰吧.”
教師將游戲引入小數的學習中,用游戲競賽的方法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活躍數學課堂氛圍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如有的學生說:“這個方格的涂色部分可用50%表示,用小數表示是0.5.”還有的學生說:“這個方格的涂色部分可用75%表示,用小數表示是0.75.”每名學生都獲得了參與數學游戲的機會,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有的學生對小數點之后的零怎么讀不太清楚,教師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這個案例中,教師創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以游戲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融入多樣化的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多樣化的教學觀念體現了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終身發展,教師應當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應用多樣化的教學觀念,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合作學習法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如何將合作學習科學地融入數學課堂中是教師應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探索,進行合作學習,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講解“正比例和反比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正比例和反比例,這部分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數學問題,接下來有這樣一個問題需要大家思考:如何測量校園內某棵樹的高度?大家可以開展小組交流,探討一下操作方案.”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碰撞出數學思維的火花,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答案.有的學生說:“可以利用物體高度和其影長之間的關系來進行測量.”還有的學生說:“時間和地點可能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
在學生對實踐方案進行了討論后,教師說:“接下來同學們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利用物體高度和其影長之間的關系來求得大樹的高,讓我們看看哪個小組能夠最先測量出結果.”教師將合作學習引入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不同時間進行影長測量所獲得的數據是不同的,因此要先用一根竹竿做參照.在展開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記錄活動過程和各項數據,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匯報,從而保證學生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效果.有的小組學生說:“我們先測出一根竹竿的高度和影長,然后測出同一時間大樹的影長,最后求得了大樹的高度.”教師在該案例中應用了多樣化的教學觀念,通過合作學習法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進行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從而主動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
結 語
總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校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數學學科教學是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當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元素和趣味元素,在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教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梁基林.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新思考[J].名師在線,2020(20):30-31.
[2]劉杰.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以小學高年級為例[J].華夏教師,2020(17):13-14.
[3]劉爽.學習過程數據促進小學語文學科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以“三國風云人物之曹操”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0):19-23.
[4]魏彥林.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117-118.
[5]劉春碩.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77.
[6]王永春.小學數學《生本學材》的理論研究與實驗展望(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革命[J].小學數學教育,2019(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