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要】 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速的時代背景下,傳統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單向灌輸知識的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嚴重阻礙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模式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而項目教學的運用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參與自主探究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 初中化學? 項目式教學? 策略
項目式教學法是一種在勞動教育和合作教育思想理論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這與項目式教學法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初中化學課堂上,采用項目式教學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探究意識,還能營造更加濃厚的學習氛圍,實現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有效推動初中化學教學朝著既定的方向發展。
一、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
對于化學這門學科來說,初中學習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開始和基礎階段,特別是某些化學實驗,更是初中學生了解化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對同學們在把握老師所教授的內容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初中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過程當中,能否較為順暢和高效的向學生講解有關知識,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內容,這也是影響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初中化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大多以課本理論教學為主,實踐實驗方面教學的時間較少,學生不能真正能接觸到一些經過實驗才能觀察到的化學現象以及注意事項,所以對化學知識仍有一些迷茫。并且依靠理論和實驗分開教學的方式,也使得學生實踐和理論不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驗的過程當中,也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本來不充足的實驗時間變得更加低效。
二、項目式學習模式的意義
項目式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有效地集中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應對老師所傳授的課堂內容,也能更高效地充分利用老師傳授和實驗的時間,讓學生和老師之間形成有效的互動關系,將理論和實驗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更加充足的自我操作和自主學習的時間。鍛煉了學生的個人實踐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充分地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注意事項和實驗結果,從而讓課堂更加高效。同時通過這樣一種項目式學習的辦法,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更能讓學生將自己在任務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問題更加深入地向老師進行請教,將問題闡述得更加清晰明了。這種模式也可以讓老師的教學經歷不僅僅只專注于教學傳授的整個過程,也能觀察到學生進行每項任務時的反應,更加能增強互動效果,增強教師對學生日常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研究,也能便于老師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把握好課堂的教學速度。
三、劃分實驗學習小組,科學實現項目教學目標
項目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但這也離不開團隊協作。在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把實驗教學法運用到課堂上,并準確地劃分實驗學習小組,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其中突出學生的自我價值,增強學生學好化學課程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習初中化學知點“二氧化碳的制取”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小組合作可以有效克服個體學習的弊端,也能在合作中暴露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方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向。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實驗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實驗項目的實踐操作,并歸納整理實驗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實驗規律,做好嚴謹地實驗記錄。接下來,教師要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完成實驗設計,制定項目計劃,讓小組成員進行分工,并且交流討論具體的實驗步驟。最后,要求每個小組完成實驗報告,探討用雞蛋殼和醋酸反應、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等方法完成這一學習項目。這樣一來,學生在合作中不僅能掌握二氧化碳制取的方法,也有效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顯了課堂教學效果。
四、匯報課堂學習收獲,增強項目教學的啟發性
匯報學習成果也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對項目的目的、流程、結果的討論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反思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項目教學發對學生的啟發性。比如,在學習初中化學課程《溶液的濃度》時,當學生完成實驗項目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討論學習過程,展示學習結果。首先,教師可以用:“各小組也開展了溶液濃度實驗的學習,接下來就談一談大家對彼此的設計方案、流程和結果有什么不同意見?”來調動課堂的氛圍,讓每個學生都進入思考狀態。這時候,一部分學生就會提出:“第一小組在完成乙醇溶于水實驗時,可以先給乙醇加點顏色,這樣能夠更明顯地觀察到濃度變化過程。”等類似的建議,幫助其他小組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項目匯報中找到學生對知識點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有效突出教學的針對性,讓學生在良性競爭中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也有效幫助教師在這一環節實現科學的教學評價,推動課堂教學的持續發展。
總之,采取項目式學習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之間增強互動,同時也增強實驗的實踐性。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更加深入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來,和老師之間有一種良性的對換關系。讓教師能夠更加清楚地明白學生在進行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也能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老師所要講授的內容。因此,采取項目式學習的辦法,可以讓學生鍛煉出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楚地熟悉和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度。項目式教育法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的運用與傳統教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效突出了教學的針對性,也能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教學的方向。而教師也要考慮教學實際調整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在科學的引導下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胡順發.基于項目的學習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2):54-56.
[2] 楊為凱.基于融合式教學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研究[D].考試周刊,2015(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