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根
【摘 要】 現如今我國高中學校教育體系中已經非常的重視德育教育的發展,高中學校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了“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同時重視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問題。對于高中體育學科進行了重新的定義,更加完善了體育學科的教學核心體系,體育品德也隨之成為了一門重要的學科。在體育品德的教學浪潮中,高中體育學科明確了體育德育的目標,同時也增強了高中體育教材中對于德育知識的重視,有效地幫助高中學校提升高中生體育德育水平。
【關鍵詞】 立德樹人? 高中體育? 健康課程
前言:
高中教育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良好的學校教育能夠為國家、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全能型人才。在高中教學過程中,體育學科有著尤為關鍵的重要意義。現如今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這一教學理念順應了時代的變革,結合了當下教育背景,有效地推動了學校德育的發展腳步。想要更好地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高體育學科的德育教學水平,不僅需要正確的理論教育指導,同時還需要全體教師的實際行動。本文就“立德樹人”視角下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德育教育進行研討探究。
一、德育教育對于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性
在新頒布的有關于高中課程標準中,把“立德育人的根本教育任務”明確為高中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今的高中體育學科正在逐漸的改革,重新定位教學價值,重視了德育教育對于高中體育課程的重要性。近年來的教育過程中,德育教育的地位飛速提升。
我國現今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德育教育一直被列為首位,但仍然有一些應試教育的中小學學校,為了提升學校的升學率問題,對于德育教學的根本任務沒有全面的貫徹。在普通高中的教學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學科中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立德樹人”是體育學科的重要基本任務,是如今教育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對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必須開展基礎教育,全面地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將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全面落實。體育課程標準教學中重視德育教育對于現金教育的意義非凡,使得學校可以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地發揮德育教育作用,提高了高中體育學科的教學質量,幫助到高中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的體育品德。
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體育品德現狀
1.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育教學標準中,首先提出要把學生的身體健康當做主要重點的教育指導思想,在2017年版同時在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基礎上,增加了育德的教育教學任務,將立德樹人作思想列為重點。如今的教學需要全面貫徹先進的教育方針,學生的身心健康要注重良好的培養,同時對于學生的體育品德培養的教學任務任務也要重點落實。由此可見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學中,德育教育擁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2.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
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內容主要以運動技能與能力、身體健康等幾項教育板塊為主體,在德育教育的學科重要性上并沒有特別的突出體現。但是在2017年版的課程內容完善后,教學主要內容分為體能教育、健康教育、運動技能教育三個教學板塊。對于體育品德的教學理念,三個教學板塊都有著非常詳細的論述與體現。在體能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理念,提出了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在健康教育中提出了學生要加強個人的環境適應力和新社交能力,正確培養良好的個人道德品質,提升個人修養,在未來社會中處理好競爭與合作關系。在運動技能提升教育中,針對于不用的運動項目,要求學生在不同的項目發揮良好的體育品德。例如在籃球的運動技能上,要積極培養學生勇往直前,刻苦訓練的體育精和認真遵守體育規則的體育道德。除此之外還有學生間的團結協作能力提升,同學間互相尊重、公平競爭的意識培養。
三、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德育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師給予自己的評價都是極其重視的,教師對學生合理的點評,對于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體育評價不僅能體現出學生的體育成績,同時還能關注到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發展狀況。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合理地激發學生特有潛力。同時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體育評價,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更好地提高個人認知能力。由此可見,在體育學科中合理應用德育評價,能夠有效地為體育品德的教育提供便利基礎,在幫助學生強健身體的同時,還能幫助到學生發揮自己獨特的潛力,幫助學生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和堅持不懈、不畏困難等的良好品德。
結語:
現如今我國的教育教學中,不斷的改革創新與完善指導,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立德樹人”的視角下,普通高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融入德育教育里面的意義非凡。不僅要提升學生自身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等方面,同時對于學生的團結協作、堅持不懈、公平競爭等體育品德的提升也需要全體教師的高度重視,時刻牢記“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理念,把實際行動落實到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當中,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品德。
參考文獻
[1] 任雙全.基于立德樹人的體育與健康教材德育內容特征[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5):102-104.
[2] 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