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豐
【摘要】新課標背景之下,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符合時代和學生的需要,新課標倡導教師要在教學之中創新方法,在英語課堂之中,要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有效性,才能夠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思維導圖是一種創新的思維方式,具有發散性,能夠整合零散的知識點。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點從抽象變具體,深化小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知識點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思維導圖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思維導圖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思維可視化的策略研究》(編號:FJJKXB20-1239)的研究階段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079-02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簡述
英語閱讀對小學生至關重要,是理解書面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是辨認文字符號的過程。閱讀是理解話語意思的過程,涵蓋廣泛的知識點,并不是簡單的理解字詞。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時代迅速發展,小學英語閱讀課程得到重視。英語閱讀展現了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同時閱讀能力高低會影響到英語水平的高低,在英語閱讀之中能夠提取有用信息,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將文章之中的文化意識有效提取,并且在腦海之中形成信息結構,這是一個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考查了學生分析、整理、歸納、總結等能力,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小學生要展開英語閱讀,就要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要正確使用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之中。再者,小學生處于品德形成階段,要正確引導。英語閱讀之中具有思想品質和正面形象,能夠讓學生端正品德,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當前,大部分學校重視英語閱讀,注重研究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二)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閱讀教學過程阻礙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傳統教學方法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由于語言障礙,教師不能正確處理,學生遇到不能理解的文章和詞語,就會喪失興趣。并且,教師急于求成,用直接翻譯的方式講解重難點,閱讀課成了翻譯課,學生喪失了探索的樂趣,也就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為了達到傳授的目的,強調語調和語音,大部分時間學生都是跟隨著錄音進行跟讀,這種模仿方式較為枯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完成學習,并沒有進行獨立思考,也沒有進行思維加工。教師水平的限制不能對文章進行理解,所以并不能發揮學生的作用,這也是當前英語閱讀課程最大的問題。
2.英語閱讀課傳統模式單一固定
傳統的英語閱讀方式較為固定,針對問題進行閱讀的方式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其中,穿插了教師的片段翻譯。學生被動的回答教師問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由于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回答。因此,閱讀課堂上教師并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沒有展現出引導的作用,僅是在進行“填鴨式”的教學,教學方法僅僅停留在表面字詞的解釋,并沒有對語篇進行分析和解讀。長此以往,學生一知半解,僅有少數人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和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培養。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
20世紀70年代,托尼?巴贊提出了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能夠將發散思維進行整合,在圖片、文字、顏色等方面的知識點整合,形成人腦的整體印象,人類社會從開始就是思維導圖的變式。例如中國象形文字、周易八卦圖等都可以理解為思維導圖。在理解培養上要使用思維導圖,學生要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結構化,構建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就是知識內化的過程。
三、妙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一)英語閱讀課中的教師
在英語閱讀課程之中要彰顯教師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會學生閱讀文本,同時也要在整節課堂之中的貫穿思維導圖,學生將故事文本形成思維導圖的方式,文本內容也就圖片化和清晰化。教師要跳出本文,成為學生的監督者,要觀察是否每個學生都加入到閱讀之中,并且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好反饋,巧妙優化閱讀教學。
(二)英語閱讀課中的學生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思維導圖是學生學習的有效工具,能夠讓學生理解文本,在文本之中感受樂趣。在閱讀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同時學生可以在預習文本和復習文本的過程使用思維導圖,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教學過程之中要利用思維導圖快速閱讀文本,掌握文本內容,增強閱讀效率。在教學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判斷學生的掌握程度。并且,思維導圖能夠映射出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學生理解詞匯的過程,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總而言之,妙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閱讀之中。
(三)教學中采取的措施
在進行思維導圖展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巧妙采取相應的措施。首先,要提高使用思維導圖的次數,才能夠讓學生熟練掌握。要在英語閱讀之中使用思維導圖同時也要在常態對話之中使用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再現和整理,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也要將思維導圖巧妙使用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之中,才能夠促使導圖的運用和理解持續有效。
四、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一)對于理解閱讀語篇具有重要作用
從課程實踐出發,在英語閱讀教學之中,思維導圖具有重要作用。在思維導圖的過程之中學生能夠將知識背景作為整體理解,學生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理解中心思想,對閱讀材料進行概括和歸納,對于文本之中的事實和細節加以掌握,發揮解讀全文的重要作用。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增強英語課堂教學之中的思維導圖的作用,同時增強思維導圖的有效性。因此,要在小學英語閱讀前,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針對不同各階段的學生,形成不同的側重點。側重點的作用就是要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巧用思維導圖能夠增強小學英語課堂之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是學生知識重構的過程
小學英語課堂使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拜托閱讀材料之中的逐字逐句的死記硬背,而是掌握了線索“說”英語,這種“說”也是知識重構的重要過程。思維導圖具有較強的技巧,同時也是教學輔助的工具。如果教師不能掌握思維導圖的作用和優勢,那么就不能發揮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之中使用思維導圖上,教師要深入解讀思維導圖的作用和技巧,才能夠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增強學生的英語素養。當前教學之中的思維導圖,種類較多,不同的思維導圖的優勢和條件也具有差異。例如:在教學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三年級起點)教材三年級上冊的《Module9 Unit1 This is my father》, 教師要構建family tree的內容,可以選取樹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使用思維導圖,要重視有效性。教師要從英語教學的內容出發,要選擇適當的教學形式,才能夠彰顯出思維導圖的作用。再如:在教學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三年級起點)教材三年級下冊的《Module 7 Unit 1 We fly kites in spring.》這課中,要圍繞seasons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借助頭腦風暴型導圖的形式將各個季節的weather和activities進行呈現,學生才能夠理解記憶內容。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思維導圖能夠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將語言知識變為重視語言訓練。提升學生的預感,促使學生形成語言習慣,在英語教學之中形成思維方式。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要讓學生從填充思維導圖開始學習,逐漸繪制思維導圖,要強化小學生的英語素養,就要讓學生形成完整的制度,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首先,要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教師要讓學生對閱讀內容初步掌握,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了解,才能夠形成思維導讀。同時也要避免學生盲目繪制思維導圖,浪費時間和精力的現象出現。例如在上外研版三起教材六年級上冊《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這一課的同時,要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各種動物,教師要設定動物的有那些習性,要讓學生明確思維導圖的思路后進行自主探究,從而理解課文內容,使用思維導圖,從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全面發展。
五、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之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學情出發,形成符合小學生英語思維導圖的教學形式,才能夠達到教學效果。當前,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發展,思維導圖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增強學生對知識和內容的掌握,提高學生的運用水平。在教學實踐過程,教師要使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使學生形成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英語教學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語言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所以,教師要不斷摸索正確的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外語教學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裴光鋼.思維導圖和外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7(2).
[3]白薇.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33(4):51-54.
[4]劉青青.有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基礎教育研究,2015(7):66-68.
[5]劉欣.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11):132.
[6]劉海華.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