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雷
【摘要】隨著新課程實施以來,改變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上課模式,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是培養國家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是需要學校培養具有創新和核心素養的人。對于小學生而言,開展美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人。為此,本文通過圍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并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希望能對當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 核心素養? 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56-02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教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是旨在培養發展學生文化素質過程中,從而促進個性日益完善的教育。教師應從過去單一技能的培養改變為綜合素質的培養。美術教育作為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肩負著以獨特的形式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任務。就當前的小學生來看,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審美意識和思維意識完善的重要階段,因此,美術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所說的美術核心素養主要強調“美術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并不具備良好的做管理以及約束能力,因此,這個階段的美術教學教師應該運用各種方法提高教學課堂的效率,然而情景教學的運用,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情景教學”概念及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常態化應用價值
“情景教學”主要是教師在創設情景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在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下,更好地掌握美術相關的知識。就當前的教學環境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運用是非常普遍的,而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是屬于常態化的運用過程,在常態化形勢下,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美術知識,長期以往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美術素養。
二、小學美術核心素養時期的情景教學
(一)教師應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情景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被逐步地運用到教學課堂當中。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美術特征展示得更加明顯。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當中,主要強調學生對圖像的認知和辨別。因此,在日常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雖然只是簡單的圖片播放,但是對于教學方式而言,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在小學美術課程當中,每一節課都是有相關的圖片進行編排的,但是由于美術課程的時間較少,因此教材的圖片較少,特別是有些圖片的比例小。從一定程度來看,任何美術作品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擴大美術識圖的境界,提高學生讀圖的能力,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積極地構建情景教學。比如,教師在進行《看誰涂得更好看》這一教學內容時,最終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繪畫材料和不同畫面的影響,于此同時,讓學生在實際的繪畫過程當中運用這一概念。為此,在實際的美術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將全班學生進行劃分,每個小組安排不同的任務收集網絡上有代表性的圖片,并且將這些圖片用多媒體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收集圖片,因此,會對圖片保持較高的專注力和注意力,并且尋找圖片當中所使用的繪畫材料。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對繪畫作品添加相應的顏色和材料,從而開展有效的繪畫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背景音樂,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繪畫創作當中。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單單如此,這還有利于課堂教學的豐富化,讓學生置身于繪畫創作的氛圍[1]。
(二)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創設
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敘事情景,從而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在一起,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針對于這一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開課之前播放視頻或者音樂的形式,又或者是讓同學展開相應的游戲,以此讓學生帶入到設定情景當中,如此一來,在這種特定的情景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最終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將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比如說,教師在給學生開展《泥巴真聽話》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敘事情景,教師圍繞著泥塑作品,由此,教師可以將自己當作是泥塑大師,通過網絡搜尋各種泥塑作品的視頻,怎么讓學生觀看相應的視頻,在完成觀看之后,學生對泥塑作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為此,美術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的泥塑作品和內容,在完成講述課程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真正從大自然當中感受到美術作品。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再利用身邊可以用的材料進行泥巴造型的設計,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當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通過合理的指導,讓學生將自己大膽的想法和創意展現出來,在親身體會當中感受美術學習所帶來的快樂體驗。對于學生而言,在這樣的美術學習當中,他們能夠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同時,在這種敘事情景的創設之下,學生才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和美術課程之中。
(三)問題化“激趣教學”
通過創設問題情景的方式,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該更加清晰準確,生動和形象,才能更好地吸引和感染學生,在促進課堂氣氛活躍的過程當中,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比如在進行《會搖的玩具》教學時,就是可以讓學生先欣賞木馬旋轉的圖片,并且給學生提問大家是否坐過旋轉木馬,并且讓學生說出旋轉木馬的特點,在提問的過程當中,學生會聯系生活實際,對這個問題進行總結。最終的總結結果,學生會將搖搖車、不倒翁和蹺蹺板等事物聯系起來,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觀看動畫片《連連看》后,隨后給每個小組發放簡單的玩具,讓學生先進行簡單的拆卸工作,真正地掌握玩具當中所含的搖動原理以及具體的結構。在這樣的情景當中,學生能將生活情景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之下,一步步將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在良好的情景當中學習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教師問題情景的設置和提問的方式是否有趣味性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采用平和、商量以及親切的口吻進行交流[2]。
(四)生活化“情景教學”
在情景教學當中,運用生活化的內容,這是秉持著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將學生與鮮活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和體驗生活,采用畫圖的方式記錄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教師也可以將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真正的展示生活情景,讓學生快樂的接受,快樂的學習。比如,教師在開展剪紙活動過程中,首先,通過創設過春節的情景,每家每戶貼對聯和窗花,然后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新年快樂的歌曲,讓學生在過新年的過程當中,學生的好奇心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但是在創設生活情景的過程當中,需要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聯系在一起,真正的將課堂生活情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生活情景當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并且更好地把握這個時間,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真實情景所帶來的快樂體驗,融入到作畫當中,真正達到有感而畫的目的[3]。
(五)放飛想象,提升藝術素養
在義務教育階段幫助學生樹立夢想是教育的使命和責任。美術獨特的視覺語言特性除了具備提高審美素養的作用外,還具有培育夢想的功能。不管是詩詞還是美術,都會為觀眾帶來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而這種意境正是由作者無窮的想象力所創造出來的。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較為豐富,天馬行空的階段。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他們新奇的想法利用起來,讓學生的童心展現在美術畫作之中,并不斷引導他們,提升其藝術素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童話城堡”這堂課的教學時,便可以采用想象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去討論城堡中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會住著哪些小動物。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游樂園中城堡的圖片,讓學生回想著自己去玩耍的情境。教師則要在一旁予以夸獎,鼓勵他們說出更加新奇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藝術素養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聯想能力還能夠得到增強。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以創新的態度展開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的情感與藝術興趣進行培養,并提升其美術方面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美術課堂當中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也能主動地參與的美術學習當中,從而促進美術教學的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曹如婧.學美術核心素養時期的“情景教學”分析[J].年輕人,2019(34):1.
[2]周文青. 探究小學美術核心素養下的『情景教學』[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2):2.
[3]谷海濤.淺談小學美術核心素養時期的“情景教學”[J].明日,2019(44):1.